旗下微信矩阵:

当热钱流入中药

在一众医药股中,有一个板块似乎总能幸免于难。在创新药股价被企业消息和政策环境搅动得天翻地覆时,中药板块似乎“风景这边独好”。
2022-10-27 11:03 · 微信公众号:深蓝观  李昀 方澍晨   
   

最近,医药股像坐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但不变的是,公募资金对生物医药的持仓,在今年不断突破着下限。其中,创新药板块又是重灾区。

在一众医药股中,有一个板块似乎总能幸免于难。在创新药股价被企业消息和政策环境搅动得天翻地覆时,中药板块似乎“风景这边独好”。

在前几日大跌的时候,中药股保持坚挺;今天开盘,中药股依旧领涨。汉森、华森、方盛、龙津等中药个股纷纷冲高。最近十日,中药板块主力净流入2.34亿元,远远跑赢其他医药股。

跌的时候不大跌,涨的时候又最欢——这可能是形容中药股的*表达。过去的创新药牛市,中药股是保底项;而现在,当资本在创新药领域感到难熬时,中药股似乎又成了下一个重仓宝地。

为什么是中药?

二级市场一年内数次暴涨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对中药的支持,已传导到了一级市场:除了传统的投资方(政府基金、中药龙头企业)之外,社会资本也开始介入中药新药研发。

只是中药也同样面临着仿制药、me-too药一样的集采时代的到来。以往的中药龙头往往可以用几个大品种养活一个企业,而这种躺在大品种上赚钱的日子不再,中药企业的创新压力并不比化药、生物药企业小:只有不停地下蛋,才能让篮子里不止一个鸡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甚至决定资本的选择。

未来,决定中药企业市场想象空间的也许不再是行业龙头,而是整体的政策导向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界关注。而中药创新的发展,以及企业尝试突破“一招鲜”盈利模式的努力,是否能够承载起政策和资本的双重聚焦,仍属未知。

01、社会资本的初步洗牌期

过去一些年,中药新药研发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基金和一些大的中药企业。

例如,上海市科委每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的生物医药科技专项,除了供生物、化学新药研发、医疗器械与装备开发者申请外,也提供给中药新药研究者,每项资金通常为几十万元。

“政府的支持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引导性方向。”一位中药新药研发者说,“虽然就每一个项目来说,政府的资金也许并不是特别多,但它是导向性的。”

接下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政府基金投入中药。目前,已有“国家队”顶流牵头的中医药基金,总规模高达300亿元:那是去年8月,国开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联合广东两家政府基金而设立。

而这两年,上述研发者发现,社会资本也开始有意愿投入中药研发了:在相关政策持续利好的情况下,考虑到中药新药研发成本比化药和生物药低很多,通常只要数百万,一些投资人开始有兴趣“做一些尝试”。

一名长期关注中药股的投资人也注意到,今年一些中药企业股东数量下降,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了这个此前长期不被医药领域专业投资人士看好的赛道。

投入中药的社会资本,刚刚进入初步的洗牌期。“有一些机构同时进入片仔癀、同仁堂、云南白药、三九。未来机构投资可能会越来越关注这个板块。”这位投资人表示。

政策支持的影响,已传导到了一级市场。

02、政策推动的市场

长期以来,中药板块的股价浮动都是世外散仙一样的存在。

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十几年来一路披荆斩棘,面临着几座大山:研发、出海、集采、商业化。而其中大多数屏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是中药企业要考虑的问题:有着绝密级的配方工艺,有着中国人用药习惯的大盘子托底,有着自主提价权,却没有 biotech那样充斥着“后浪危机”和“风口焦虑”的竞争环境。

一直以来,中药所依托的消费品属性和炒家市场,让它聚集起一批游资,行情逻辑一直游离在中国创新药改革起起落落的主线之外。片仔癀、云南白药等一众药茅稳坐资本山端,关注重心基本在调价、卖货、炒股上。

不过,就整个市场而言,在这个化药、生物药突飞猛进、多种疾病治疗需求得到较好满足的时代,中药占据的是相对而言较小的空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药股在相对沉默。

而这两年,情况开始大有不同。从今年二级市场中药股的几次暴涨,可以清楚地看到政策推动的影响。

今年年初的中药概念股暴涨中,数只个股均大涨超过50%。提振主要来自于那段时间的出台的支持性政策: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DRG付费,在已实行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中医院和中药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中药饮片加成仍保持了长期以来不变的比例(25%)。

此外,那次大涨,也有首次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的因素。2021年年末, 湖北、河北、山西等地组成的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采开标,大部分药品价格降幅在30%-50%之间,平均降幅仅为42%。

4月初的中药板块突涨,和一则官方新闻有关: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的报告。这则新闻表示,此次会议评估了中国专家组提供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循证评价报告,与未给予中药的患者相比,服用该药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更短。

2022年6月末,中药板块涨幅再次数日高居行业榜首。异动之下,依旧是政策的风吹草动。6月29日,药促会官网称:药促会多位专家加入国家药监局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期,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部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置中医医师”。

显然,政策层面对未来中医药产业的网络建设,正在不同层级上同步渗透。

03、中药的国采时代来临

上个月,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成立,分为16个采购组,具体涉及复方斑蝥、复方血栓通、冠心宁、华蟾素等42款口服药或者注射剂。

这意味着,中药的国采时代来临了。

按照前两批中成药省际联盟集采的经验来看,中成药带量采购设置了评分制度:其中,技术评价分共40分值,且包含5个维度(医疗机构认可度、企业供应能力、创新能力、信用评价、产品质量安全),价格竞争分共60分值。

而在化药集采中,价格因素明显不及中成药。以《长三角(沪浙皖)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为例,对于国家集采参与竞价企业大于等于3家的品种,价格分值为40分,综合评价总分值为200分。

化药新药研发成本高,PE值也水涨船高;而中药板块的市盈率远远低于生物医药板块的平均值。资本的兴趣不足加上集采的价格竞争,让中药企业在研发环节必须能省则省;而医院的中药加成、DRGs的豁免,也给了这些企业一定的市场优势和价格空间——政策、资本、企业发展模式,三者在此达到了微妙的默契。

但国采的到来,也打破了传统中药企业的某些舒适区。

*品种是中药企业的饭碗,一种药就可以养活一个企业。化药新药企业则不同,“在路上”的在研药品往往有30至50款——这将导致:在未来,即使中药企业不用承担新药企业的研发难度和成本,其产品结构也必须向新药企业学习。

比如,接骨七厘胶囊*品种的嘉应制药,其2021年接骨七厘片/胶囊贡献营收4亿元,为全年总营收5.75亿元的约70%之多——很难想象这样的*产品降价进入国采后,将对长期重度依赖它的企业产生怎样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中药企业的创新压力并不比创新药企业来得小:只有不停地下蛋,才能让篮子里不止一个鸡蛋。

04、新的空间在哪里?

配方颗粒,几年来一直是中药市场的一大热点。不过,很可能,它离集采也不远了。

医保研究者仲崇明认为,未来几年,中药配方颗粒可能迎来较快发展,因为它将中药的使用变得“现代化”,为中医部门的服务效率和医保管用高效支付提供了新想象。

他表示,2022年8月3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医保中药配方颗粒统一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这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体系已链入医保业务信息编码,这对充分推广使用、适时落地集采,都有直接、根本的支持。

仲崇明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后期会全面推开集采,理由包括:“一是信息基础好,已受医保业务信息编码覆盖;二是起点又新又高,在规范、便捷使用上有优势;三是属于体系产品的创新,可能从中成药集采享受到‘腾笼换鸟’的市场份额;四是振兴中医药的典型扶持领域,在医保支付、消费医疗方面都有光明前景。”

在一位中药新药研发者看来,配方颗粒经过多年发展,已是较为成熟的市场,很难再切出新的蛋糕给新入局者了。

上述中药研发者认为,下一步这一领域新的发展空间,可能是“针对现有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新药”。其中主要在传统的中医领域,如治疗骨伤、皮肤病,以及儿科、妇科,还有抗肿瘤的辅助用药。

“现代药物的化疗或生物制品的抗肿瘤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中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了。”他表示,“但中药在抗肿瘤过程中还可以做辅助用药,比如缓解化疗的副作用、升高白细胞等。”

上述研发者提到,中药新药领域,无论是申请临床研究,还是申请上市的数量,这两三年都要比前几年大为增长。“而且我们觉得未来几年这势头还会保持,甚至获批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他说。

这一波中药新药研发热度,始于两年前发布的新注册管理办法。

2020年下半年,国家药监局先后发布了《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改革中药注册分类,构建“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

“三结合”,是指将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按照新的审评体系,如果一种药之前有使用经验且已“获得临床认可”,就可以豁免很多临床前研究。

那以后,业界对院内制剂、经典名方等,都有更多的关注。近两年,有不少投资人请这位研发者的团队帮忙筛选院内制剂,希望能够介入到后续开发。

一些地方政府对中药新药研发,也给予了巨大支持。

比如河北省对新获得中药4类、5类新药证书,给予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补助。安徽亳州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中药研发,按研发费用的50%予以扶持,单个品种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扶持。

不过,在当下整个医药领域里,中药占比必然比化药、生物药等要小得多。即使从大趋势的角度来说,也仍然如此。

中药行业和创新药行业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各自沿着“医药大国”和“医药强国”的逻辑独立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药将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以强烈的消费品属性游离在中国医药变革的故事之外。

尽管两者之间绝非对立关系,但是中国的审批资源——患者、临床、医生、医保、资本都相对固定。如果行业的整体预期让全部的资源向某一个赛道聚集,那么,造成的泡沫,以及弥补其他赛道因为缺少关注而停滞的沉没成本,往往需要的更多——在中国现代医药工业体系初现雏形的当下,中药领域未来可能出现的泡沫,恰恰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更值得警惕的是,而在资金总量固定的大盘子下,资金往一个领域过分集中,而急需资金输血的创新药的未来,是否会经过更漫长和艰难的挣扎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蓝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