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网红车企亏了42亿

大浪淘沙后还在坚持的车企,都有某些过人之处。尽管不论是蔚小理还是哪吒都各有各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
2023-01-13 08:04 · 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祥燎   
   

2019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豪取50亿票房,爆火全国。

作为一部电影,它不会想到它居然还能拯救一个车企品牌。

影片上映的前一年,哪吒汽车正式诞生。

之所以叫哪吒,有个重要原因是穷,没钱打广告,于是叫“哪吒”蹭热度。

但是这名字太孩子气,加上*车的销量不佳,团队决定弃用“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让他们改变了主意。

接下来,哪吒汽车不仅没改名,还把“我命由我不由天”变成了slogan,沿用至今。连会议室都叫做姜子牙、敖丙、李靖……

三年后,哪吒汽车似乎真的做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2022年,哪吒汽车累计销量152073辆,同比增长118%。

这是个蔚小理都从未做出过的成绩,哪吒汽车成为了*个年销量突破15万辆的新势力品牌。

可是有两件事很尴尬。

*,估值不断下滑。2022年7月,估值250亿元,如今仅剩107亿,不到半年缩水超百亿元,不到蔚来市值的1/10。

第二,相比蔚小理,哪吒汽车在生活中的存在感太弱,有媒体甚至质疑销量造假。

一个宣传哪吒汽车销量的视频下的网友评论

明明已经干成了一方霸主,却还是被人当做小弟对待。

今年*黑马,

过去只是个“又穷又low”的小透明

很长一段时间,哪吒在业内都是个小透明,甚至被认为是“PPT玩家”。

关键在于搞不到钱。

蔚来的李斌曾说没有200亿不要造车,后来又把门槛提升到400亿。去年3月,小米官宣造车,首期投资就是100亿元,预计10年内投资金额100亿美元。

哪吒寒碜多了,至今只融资了不到200亿。

没钱又想打出名堂的哪吒,闹出不少骚操作。

最著名的一次是吴亦凡出事后,其市场负责人提议请他做代言人,在群里赢得了阵阵马屁声。

2019年,哪吒还因在国旗上印广告,被国家相关部门点名警告。

的确是出名了,但品牌形象也顿时变low。

比起没钱搞宣传,没钱的*挑战是活下去。

李斌曾表示,自己从不主动找投资人,很多投资人是自己找上门的。以及,他搞定马化腾,用了1个小时,搞定刘强东只用了15分钟。

人比人气死人,哪吒求爷爷告奶奶地找投资,也鲜有人搭理。

创立初期,哪吒的每轮融资都困难重重,公司曾不得不裁员求生。“那时候,我们不是三个月死掉,而是一个月可能就死掉了。”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说。

2021年前,张勇和团队见了不下200个投资人,也仅仅拿到几十亿融资。

所以当李斌被说是2019年最惨的人时,张勇在一个饭局上对李斌调侃:“蔚来很惨,好歹也有名气,我们一路惨过来没人知道。”

都是新势力,哪吒为何如此不受待见?

这还要从哪吒自身上找原因。

哪吒是合众新能源汽车旗下的产品品牌,后者成立于2014年,和蔚小理算是同期成立的新势力。

当时,没有造车资质的蔚来、小鹏都选择了代工,赶紧把车造出来,拿下了先发优势。

合众则是向国家审批,直到2017年才拿到造车资质。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难免被追风口的投资人选择性忽视。

此外,哪吒的创始人方运舟和联合创始人张勇都是传统车企出身,在吸引投资方面有很大“劣势”。

貌似中年李荣浩的张勇表示,他和很多投资人谈过,投资人认为哪吒缺乏互联网基因。

更关键的是,由于不熟悉资本运作,他们只能求助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因此政府占股比例远高于创始团队。这种股权结构让一些投资人避之不及,认为核心管理层与公司利益绑定不深,很难共进退、谈未来。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汽车领域的哪吒并不热血,日常皆是憋屈。

高喊“为人民造车”,人民却不太想买单

“哪吒不做富人的玩具,只做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在*粉丝节上,张勇如是说。

科技平权和为人民造车,一直是哪吒很喜欢喊的理念。

说白了,就是“低价+农村包围城市”

例如,2018年11月,哪吒的*产品N01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价格不到8万。两年后推出的哪吒V,价格甚至比哪吒N01还低,5.99万的起售价比同级别的油车还便宜,直接让做同级别产品的友商无路可走。

“开特斯拉、蔚小理的人,都可以称一声尊贵的车主,哪吒不贵,我们都不好意思用‘尊贵’两字来称呼车主。”一家哪吒汽车销售门店的负责人还曾向记者发出这样奇怪的感叹。

同时,哪吒在下沉市场广开经销店,全国门店超400家,覆盖200多座城市,地级市的覆盖率超过了60%。

靠着“低价+农村包围城市”这手在中国屡试不爽的套路,哪吒逆天改命。

但是销量节节攀升的哪吒,至今仍不被许多人看好,估值半年缩水超百亿就是实证。

最关键的点在于,哪吒究竟卖给了谁?人民真的买单吗?

出身北汽的张勇,曾开创To B对公销售的玩法,带领北汽新能源实现年销10万辆的突破,被投资人誉为“在10万左右的价位,国内最懂怎么卖车的4、5个人之一。”

这个玩法也被他复制到了哪吒上。

*量产车哪吒NO1,还没交付就获得了5万订单,主要卖给了网约车公司;到了第二款量产车哪吒U,不仅卖给网约车公司,还卖给地方政府。车刚上市一个月,哪吒还在桐乡市政府广场,举行了一个公务用车交车仪式。

抱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大腿,哪吒的交付量得以暴增。

只是这种打法撑起的销量,总是被人诟病。

原因很简单,To G大多是关系驱动,比如桐乡政府就是哪吒早期的金主,很难证明企业竞争力。而且,这种订单很难持续。

相比之下,做好C端市场才能保证销量稳定,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

所以现在宣传销量时,哪吒很喜欢宣传个人用户占比。

但是哪吒宣传的个人用户占比,却被外界怀疑“数据注水”

一个有力“证明”是交付量与上险量数据差异太大。

比如去年10月,哪吒交付18016辆,而10月哪吒的上险量仅有9832辆,对比官方公布的交付量相差了8184辆。

上险量是指车辆售出之后消费者购买交通强制险的数量,更能体现车企在C端的真实销售情况。

这不禁让一些人猜测,其个人用户占比有水分,人民对哪吒或许并不那么买单。

超高性价比的哪吒,人民为何不想买?

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说过,15万以下造不出智能车。

对于此种言论,哪吒的大金主,也就是周鸿祎直接隔空硬怼:“你做不出来,不等于汽车行业做不出来,不要小看了中国公司科技创新的能力。”

毕竟哪吒宣称的是“十万元,也能造出智能好车”。

可惜一心为人民着想的哪吒,也和其他新势力一样不断亏损。

2020和2021的两年时间,哪吒净亏损超42亿元。

相比蔚小理,这样的亏损不算多,但是对于一直抠抠搜搜过日子的哪吒,*是压力山大。

归根结底,原因在于:它卖得还不够爆。

虽然2022年哪吒创纪录地卖了15万辆,但是别忘了,它主打的是低价车型。

张勇自己对销量也不满意,坦言:“和蔚来他们比,我的目标市场比他大好几倍,所以哪吒虽然在月度销量上跟他们持平,但是我认为他做得比我好,只有我超过他两倍三倍的销量的时候,我们才算跟他一样优秀。”

而且去年12月,哪吒的单月销量为7795辆,环比暴跌48%,连续两个月销量环比下滑,更是暴击。

哪吒对人民的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

但是人民对它不那么感兴趣,理由也很充分。

虽然哪吒卖得便宜,但是初期它打出名堂,靠的是和网约车、出租车公司以及政府合作,因此一度沦为了网约车的代名词。

谁也不想被认为买了一辆网约车。

另外,哪吒没有一个显著的竞争力。

蔚来有高端服务,小鹏有智能、科技,但哪吒只有性价比,也是最容易被复制的竞争力。

比如3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一辆只赚90元,但是自从它引爆市场后,奇瑞、长城、长安等车企也都依样画葫芦地跟上,现在连这90元都越来越难赚了。

与此同时,哪吒打性价比,也意味着很难有太大的技术优势。

比如自动驾驶方面,哪吒直到2021年7月才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比同行晚了不止一年两年。

更尴尬的是,2020年初,哪吒向科创板提交了上市申报,但科创板在对哪吒进行企业科技含量审查之后,认为哪吒不具备科创板上市资格,不予通过。

背后原因还是没钱。2021年,蔚小理的研发投入在30亿元-50亿元之间,接近哪吒全年的总收入,令它望尘莫及。


只要是新能源汽车,未来肯定还是要拼智能化。

而没钱还想搞研发的哪吒,连内部员工都在质疑,“还没学会走就想跑”。

结语:

过去8年,造车是*风口。仅在2018-2020年,就有近200家新势力成立。

如今还活着的新势力,掰着手指加脚趾就能数得过来。

大浪淘沙后还在坚持的车企,都有某些过人之处。尽管不论是蔚小理还是哪吒都各有各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

能活到今天,它们都有靠谱的一面。

张勇说:“新能源汽车赛道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赛跑。”

以及,“不管是什么模式,首先得聚焦用户、把产品服务做好。我们首先提供的是产品,不是智能驾驶的功能,不是换电服务,也不是系统,提供的就是产品。”

不画饼不吹牛,摆正位置,即使暂时被视为“又穷又low”,胜负也犹未可知。

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为人民造车”就不会是一厢情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