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云计算迎来中场战役,大模型揭开企业另一重焦虑

当前企业多布局在多云环境中,如何在算力、存储等基础设施和应用规模化和多元化的同时,实现更高效、安全的管理?
2023-05-19 10:36 · 微信公众号:钛媒体  钛媒体ToB深水区   
   

2023年最火的风口莫过于大模型。

随着在一年一度的谷歌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发布了对标GPT-4的大模型“PaLM 2”,三大国际云巨头在大模型的战场上再一次齐聚。

这被认为是在已经开启混战模式的大模型赛道又加上了一把火。而在国内,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个月从百度的文心一言开始,中国企业陆续发布的大模型已经超过10个。

大模型的火爆一时间让云计算也重新升温。

云计算灵活、可扩展的弹性调度能力,成为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的必要基础设施。而大模型不仅激发了对云计算资源需求,也改变了云计算的技术架构体系以及产品布局,激发了更多服务客户业务场景的可能性,被视为提振云计算市场的一剂良方。

然而,在企业用户成功部署大模型、赋能业务之前,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当前企业多布局在多云环境中,如何在算力、存储等基础设施和应用规模化和多元化的同时,实现更高效、安全的管理?构建统一的“云底座”,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用户当下关注的核心。

因此,大模型的出现,无疑加剧了企业用户对于混合多云需求的建立。

在这样背景下,本身有着混合云部署实践经历,并因其庞大、复杂的业务产业应用体系场景和IT基础设施催生了混合多云管理需求的京东云,近日,在武汉城市峰会也提出,多云多芯多活的数字基础设施助力大模型向产业纵深。

1、企业只想要“一朵云”

数智化转型是途径,但真正的目的还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如果将企业内外部、上下游协同运作比作一条供应链,那么每个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不尽相同,但是目的和目标是一致的,目的是通过数字化打通企业运作的每一环节。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数据需要有序且安全的流通,另一方面各种基于云服务产生的功能模块需要不断部署到位。

多云部署的价值和优势就被凸显出来。

从应用层面来看,多云模式可以避免企业用户的技术栈与单一云厂商深度绑定,同时可以减少单个服务商响应速度慢、受重视程度低对运维带来的影响。从业务发展层面来看,伴随业务场景和丰富度不断增加,需要对分散多元、不同生态场景的系统做整合并实现无缝对接,多云架构可以屏蔽不同基础设施的差异,为业务创新提供基础。从采购层面来看,多云可以让企业不丧失议价权,不绑定资源消耗量。此外,混合多云模式在政策层面更安全,有助于满足监管合规、反垄断、数据安全、国际关系的需要。

因此,多云部署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共识,也是企业发展的自然选择。

有报告显示,高达85%的企业使用两个或多个云平台,还有25%的企业至少使用五个云平台。

但与此同时,企业使用多云部署也会产生新问题——无论是在业务的架构、安全、降本增效,还是管理和人才等组织层面,采用多云都会带来很多操作和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毕竟,多个云甚至含有私有云的管理,比仅仅使用一家云服务的管理要复杂得多,久而久之与原本采用多云部署提高对各家技术优势的使用效率初衷相左。

此时,企业更希望有一个趁手的工具。

京东云解决方案高级总监张志君表示,企业用云模式正向“统一云”形态转变。混合多云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用云体验,让企业用户可以从“一朵云”视角灵活使用多朵云。“就像使用水电煤一样随取随用,不必纠结于资源的源头。”

基于京东自身实践,以及对产业客户需求的理解,京东云认为,多云多芯多活的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而能持续支持好产业深度数字化的下一代基础设施,必须具备四个特征:融合开放、高效协同、*性价比、安全可控。

2、构建产业的云底座

对于混合多云的需求,京东早就注意到了。

2008年,京东内部各个部门纷纷开始做自己的云,但对于集团管理来说多云并立反而会产生内耗,直到云原生的出现,京东开始基于云原生架构来整合全部的云系统。

这意味着京东遇到过现在大部分企业使用混合多云的难题,而且也是在实际应用中找到的解决方法。

2016年京东云的出现,开始让京东混合云的使用达到成熟期。一开始京东主要还是在公有云、私有云做到同栈,而接下来随着业务扩张,京东在海外需要接入海外的云服务,业务要跑在不同的云上面,这让京东云认识到,必须要适配多云,要有真正的混合多云管理系统,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积木化IT架构的业务实践。

云原生的标准化给混合多云管理提供了解题思路,作为全球容器化最彻底的云计算平台之一,京东云自2018年建成全球*规模的Docker集群、Kubernetes集群,以及最复杂的Vitess集群之一。最终,基于混合多云数字基础设施,他们自研了一个有效的工具,支撑起了京东更复杂场景,更高效技术实践和更深度数实融合。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应运而生。

在京东看来,真正的混合多云不是简单的接入与集合一些云资源,应该是从业务视角去优化,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不管底层硬件多么繁杂,这朵统一的云面对应用能提供一致的服务。

首先是屏蔽底层各类差异,提供多云一致的操控体验;其次是通过数据统一管理和有效共享,解决数据烟囱问题;第三是横向打通各业务应用,实现应用跨平台统一分发和运维管理。

云舰脱胎于京东自身复杂业务场景,基于企业级的云原生内核及全面云原生架构,京东云运行着全球*的容器集群,借助阿基米德智能调度系统,京东云云舰能够完成超千万核资源秒级调度,实现超大规模异构基础设施资源的敏捷调度,可以让混合多云的系统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有效管理。整个系统在服务京东内部业务过程中,最终做到CPU平均使用率提升2倍,每年能为京东节省数亿元IT成本。

另外,为了配合“云舰”的管理能力,京东云自主研发的统一存储平台“云海”,基于存算分离技术,可以做到单集群千万级IOPS输出,延迟低至百微秒。开创性的分布式存储架构设计,使性能指标接近本地磁盘,可为客户节省基础设施成本超30%。

“云舰”在京东内部的诞生历程,也折射出当下企业的用云需求。从技术角度来说,所有企业客户都希望有简单易用、性能强、价格低的基础设施,但是从商业维度来讲,大部分IT厂商都希望客户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家产品和服务,从IaaS到SaaS,从自研到生态,把客户牢牢地锁定在自己的舒适圈。

京东云希望打出不一样的牌,混合多云成为撒手锏。也只有京东等厂商如此之大的应用体量,才能催生出“云舰”这样的操作系统,并在极为严苛的需求下持续历练打磨,而且京东有意愿做投入,满足客户的混合多云需求,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据了解,目前“云舰”对内全面支持京东零售、物流、金融、健康、工业等多元化业态场景,对外广泛服务于达达、爱回收、北汽集团、苏州农商行、国家电投、中化能源、陕煤集团等产业客户。通过输出更高效的数智供应链能力,助力企业降本提效,截至目前,“云舰”已为超30家大型国央企构建统一的数字底座,支撑各种场景的产业数字化。

3、在转折点上走对方向

云计算行至中场,什么是致胜关键?

从企业侧来说,当前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的重大成本开支项。通过技术降本真正带来*性价比,向数字化要利润,已经成为产业的重要命题。

如果说以混合多云实现降本是向下降低用云门槛,那么大模型便是向上提升用云效率。

帮助企业快速搭建适合自己大模型的数字基础设施,被视为中国云厂商破局的关键。一方面产业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不同,不用非常庞大的数据,只需要企业所在行业和企业自身数据培训即可,可以大大降低平台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数据安全,大模型一定是混合部署,这会大大降低云平台维护大模型的硬件和能耗支出。

在这一点上,率先推出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和数据储存体系“云海”的京东云,已经占得先机。

京东云的混合多云管理新思路,是让整个IT从管理资产变向管理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在整个云舰体系上,京东云坚持生态开放,是行业*从IaaS到SaaS全面开放的云厂商。

目前,基于云舰全面开放16大类应用市场产品,并利用全自研可控、基于同一存储引擎底座构建的,可在一个存储集群里同时提供 “块、对象、文件、大数据、并行文件” 五种存储产品的云海系统,京东云能把上层的业务能力逐步沉淀下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如此也解决了CIO们关心的成本和效益问题。

“让IT部门变成一个经营中心,甚至是一个利润中心,这是京东云在支持京东集团内部的同时也对外做大规模的商业云服务过程中形成的非常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能力。”张志君介绍,京东云以多云资源提供给业务方,向行业云、产业云的方向演进。

在每一代技术产业的发展史上,*发明或者占据先机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关键在于是否在技术产业的转折点上走对方向。

技术和商业共同塑造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混合多云大概率就是云计算行至中场的转折点。而京东云,已经成为先行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