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大众救小鹏,小鹏扶大众

当前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发力智能化以提高产品销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整车毛利率,但相较于新势力车企而言,传统车企布局智能化本就先天不足。
2023-07-31 14:29 · 微信公众号:DoNews  曹双涛   
   

大众入股小鹏的消息最终落地了。

7月26日晚间,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和小鹏汽车签署长期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双方协议内容来看,后续大众和小鹏汽车将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的电动车型。

据悉,这两款车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瞄准市场为我国中型车市场,二是未来这两款车型将补充个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三是上市时间初步确定在2026年。

为深化双方合作,后续大众汽车将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每股ADS代表两股A类普通股) 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合计向小鹏汽车投资7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股份发行将取决于惯例交割先决条件的达成,包括适用的监管审批。该消息一经发布后,小鹏股价也上涨至21.83美元/股,创下今年以来最高股价。

图源:雪球

同时,大众汽车另一品牌奥迪也和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后续双方集团通过共同开发,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那么大众为何要选择投资小鹏呢?车企互相抱团取暖的背后,后续国内新能源汽车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竞争格局呢?

01 销量下滑、现金流短期倒逼小鹏汽车主动变革

进入到2023年以来,小鹏汽车交付量持续承压。从6月份交付量来看,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为8620辆,虽和5月份的7505辆相比,有一定上涨。但若是广汽埃安、哪吒、理想等其他新势力单月万台以上的交付量相比,小鹏汽车这一交付量实则是在垫底。

而从2023年上半年累计销量来看,小鹏汽车较去年同期下跌39%至41435辆,这一下跌速度是整个造车新势力中下跌幅度*的车企。

图源:信达证券

事实上,小鹏汽车销量下跌的原因在于:*,虽说小鹏汽车在对外宣传中多次强调自己是一家科研创新企业,并且其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在新势力车企中能力较强。但这种能力却未能反哺到自身产品上,小鹏汽车发布的几款车型不仅是阉割智驾的丐版型号,而且定价跨度更是极大,从15万到50万不等。

虽说小鹏是哪个价格带的市场都想要,但这也意味着哪个价格带小鹏汽车都要和其他车型进行竞争。

然而,当友商选择降价保市场份额时候,行业竞争加剧时,小鹏汽车的优势自然就被淡化。以特斯拉为例,虽然因多次降价导致今年二季度特斯拉毛利率跌至18%。但即使如此,马斯克仍指出,若整体经济环境不稳定,特斯拉还会继续降价。显然,持续降价的特斯拉后续必然会持续冲击小鹏汽车销量。

其次,定位不清晰的小鹏,在产品的策略上颇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走性价比路线,和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具有一定差距;做营销,又做不过理想和蔚来。

理想CEO李想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经常使用夸张的词语,如理想关注的是BBA的盘子,友商仨瓜俩枣的销量没啥可干的。这些言论的背后,本质上还是自家产品增加热度。同时,同时,最近的理想汽车起诉山东临沂理想汽车贴膜店,更是让理想汽车“火”了一把。

图源:微博

最后,动力电池故障、电动机异响、驱动电机故障、充电故障等一系列售前售后问题,让小鹏汽车的投诉量一直相对较高,这无须之中也劝退了不少想要购置小鹏汽车的消费者。

图源:车质网

面对上述问题,小鹏也把未来的希望押注在最新发布的小鹏G6上。虽说按照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易寒的说法来看,小鹏G6开启预售72小时,订单量达到2.5万辆,截至6月28日,订单量突破3.5万辆,其中40%的订单来自门店,60%的订单来自线上。

但若结合理想汽车官微发布的数据来看,7月1日到7月23日,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也才在0.61万辆,即使考虑到距离7月份结束还有一周时间,但即使按照周销量2000台来计算,保守估计,小鹏汽车7月份销量也在8000多辆,这和6月份小鹏汽车销量相比,整体变化并不大。

图源:理想官微

若理想的这份数据实属,小鹏G6对于小鹏短期内的销量提高有限。事实上,此前就有网友透露,自己所预订的小鹏G6需要等1—2个月才能完成交付。

但坦白来说,如此长的交付时间,消费者是否愿意等下去呢?一旦友商将价格下探,并且交付周期缩短,不排除有不少小鹏G6车主退款,进而造成客户持续流失的情况。

事实上,交付周期被拉长的背后,侧面也在说明小鹏的产能不足。不仅如此,今年2月份前小鹏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加入奇瑞汽车,出任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而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本就跟人走。高管的离职,后续是否会对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构成冲击,这里仍值得观察。

但小鹏不管是要补齐产能、营销短板,或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深耕,均对小鹏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资金要求。但问题是,当前小鹏汽车的现金流严重不足。

据小鹏汽车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净现金流失58亿,目前现金储备降低到247亿元。

图源:小鹏汽车财报

虽然对于现金流的减少,小鹏汽车在财报中解释道,主要是由于该季度应付账款减少30亿。但问题是247亿元的现金储备下,到底能够帮助小鹏汽车支撑多久呢?尤其是类似于自动驾驶、大量充电桩的建设,本就是重资金项目。

更重要的是,小鹏汽车的股东正在陆续减持套现离场。2022年9月,小鹏汽车股东花旗减持小鹏汽车港股56.37万股;今年6月,小摩减持小鹏670.3915万股,每股作价40.3065港元,总金额约为2.7亿港元。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7894.59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5.71%。

若后续其他股东也跟随花旗、小摩的步伐进行减持的话,这必然会让本就现金流短期的小鹏雪上加霜。因此,引入大量外部资本活下来,是摆在当前小鹏汽车目前最为现实的问题。

02 大众为何看上小鹏?

摆在小鹏汽车面前固然有很多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鹏汽车也的确了积累的一定的技术能力。

在懂车帝的夏测活动中,在极限测试中,小鹏P7i 610Max性能版在该测试环节中获得了6项*、2项第二和2项第三的成绩。另一方面在续航测试的表现中,小鹏P7i却非常镇定,它以74.4%的高达续航达成率排在所有车型的第4名,轿车类的第1名。

事实上,小鹏汽车的这些能力,正是大众汽车所欠缺的,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会说:与本土伙伴的合作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我们正在加速拓展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同时为下一步的创新变革做好准备。与小鹏汽车的携手,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的原因所在。

按照大众集团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48%至32.16万辆,在总交付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6%增长至7.4%。其中,大众ID.4(含ID.5)和大众ID.3是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分别为10.12万辆和4.98万辆。

分地区来看,欧洲市场成了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销售的主力市场,上半年交付量增长了68%,达到21.71万辆,占到了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总销量的68%。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增长率为76%,达到2.98万辆。但在中国市场上,大众汽车集团的交付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至6.24万辆,仅占到大众汽车纯电动车销量的19%。

较低的交付量也让大众汽车倍感焦虑,一方面虽然大众汽车在我国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完整的经销商网络体系。但在新能源下乡、车企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下,后续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将加速。

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城柳州范本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20年,柳州市乘用车电动化率分别为19.9%、24.7%和28.8%,2021年1-9月份,乘用车电动化率上升至31.6%。在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排名前30的城市中,柳州市以97.95%的占比高居全国榜首。

显然,若后续国内多个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柳州市这一水平,这也必然冲击大众汽车燃油车的销量,以及现有的经销商网络体系。

另一方面,伴随着当前新能源行业竞争的加剧,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发力智能化以提高产品销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整车毛利率,这也决定了智能化将会后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

但相较于新势力车企而言,传统车企布局智能化本就先天不足。

据悉,北汽和华为进行技术上的深入合作;长城汽车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搭载的为毫末智行的智能驾驶方案。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大众汽车选择投资小鹏,实则也是“以小博大”。

毕竟若是大众自己做智能驾驶方案,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以及后续OTA系统的持续升级,这对大众汽车来说也是一笔不高的费用支持。

而且随着后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加速,其必然会出现和两轮电动车那样,下游换购意愿不足,行业逐步进入到稳定增长阶段。压力之下,也决定了留给大众汽车布局智能化的时间不多了。

事实上,大众集团投资小鹏汽车,也能实现优势互补。

一方面,作为老牌车企的大众集团,其产线能力毋庸置疑,并且大众仍在加速生产能力的步伐。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北美分公司计划在2027年之前在北美至少投资71亿美元(约合451.73亿元人民币)建立和升级电动汽车配套生产线,其中包括新建一座动力电池工厂,以及对大众墨西哥普埃布拉和西劳工厂进行大规模升级。

另一方面,大众在全球有着成熟的销售体系,这也是当前小鹏汽车所欠缺的。若是大众和小鹏汽车后续合作的两款新车销售火爆的话,这对打开小鹏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也有着重要意义。

03 从竞争到抱团取暖,厂商之间逐渐融合

需要说明的是,大众集团投资小鹏汽车或许只是开端而已,后续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的逐渐融合将愈发成为趋势。因为当一个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红利退散,下游需求减少时,厂商之间通过优势互补,抱团取暖才能够在市场的不确定中找寻确定性,提高自身的反脆弱性。

但仍需要说明的是,虽说此次大众集团为小鹏汽车注资7亿美元,但这并不代表小鹏汽车就能高枕无忧。

一方面,小鹏汽车的*不稳定因素还是来自何小鹏本人。以飞行汽车为例,当时很多人都在劝诫何小鹏不要轻易做飞行汽车,但何小鹏不听,并且真的去做飞行汽车。

但在政策监管、民众接受程度、飞行过程中的路线设计、成本难以被降低等一系列现实因素下,飞行汽车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有很长时间,这也决定了小鹏汽车此前在飞行汽车上的投入更是难以被收回。因此在和大众汽车合作后,何小鹏本人能否真正地坚守主业,放弃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这将是双方合作得以延伸的关键。

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出于供应链安全角度考虑,往往会选择和多家供应商合作。

一旦小鹏汽车整体的技术能力落后于其他厂商,或是在推进整个项目的进程中不及大众汽车的预期,这在引发大众不满的同时,又是否会遭到大众的减持呢?因此,小鹏汽车如何向大众汽车持续证明自身能力的差异化,这不仅仅双方合作得以持久的关键,也是帮助小鹏汽车走出至暗时刻的解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