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储能黑马”海辰储能之后,越来越多储能“新贵”企业开始在交通枢纽打广告。
36碳发现,近日来自西安的明星储能创业公司——奇点能源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启比赛,公开召集高铁站广告语,并设置了高达上万元的奖励。
在此之前,另一家储能创业公司“采日能源”的线下广告也于近期在杭州东站(东、西进站口)铺设。
当前,国内储能集成企业下游主要面向B端客户,在高铁站做广告无法做到精准投放,为何储能企业却对此“情有独钟”?
“交通枢纽广告投放不一定能直接转换成短期业绩,但对企业知名度和品牌效应非常大,可能会带来长期的业绩。”一家工商业储能企业的COO告诉36碳。
对于储能厂商来说,近两年的资本热潮,也造就了打开知名度的好时机。另一家储能企业高管向36碳表示,目前国内的储能集成商高达上万家,公众对于头部企业还没有形成很强心智,而广告可以强化品牌印象,对于吸引工商业储能客户、招募合伙人都有帮助。
以上三家(要)在交通枢纽打广告的储能企业,也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今年获得不菲融资的储能“新贵”。
与比亚迪、阳光电源等转型做储能的巨头级玩家相比,创业新贵们在公众当中认知度不高,但高铁站广告能够增强新贵们的品牌势能,扩大市场影响力。
在这个问题上,海辰储能已经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成功经验。
01 海辰储能开启“先河”
要追溯国内最早在交通枢纽打广告的储能企业,还得是储能电池企业——海辰储能。
国内储能市场于2017年开启元年,2019年海辰储能正式成立。自成立后,以黑马跃进之姿成功从数家千亿、万亿级的电池巨头“夹缝”中脱颖而出,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在市场推广方式上,这匹“黑马”的举动也是出其不意。
2022年,成立不满三年的海辰储能即在国航等航班杂志、高铁、机场等交通枢纽站等投放插页广告和大屏广告,宣称其电池“零衰减”。
今年以来,海辰储能将宣传语更换为了“2022中国双*”,与分众传媒合作,在北京、杭州、深圳多地的办公楼、居民区的电梯里投放广告,亦开创了行业先河。
作为一家To B企业,在办公区和居民区投放电梯广告显得颇为另类,这一举措因此也引来不少媒体的争相报道——海辰宣传的电池“三年零衰减”被部分媒体认为有夸大的嫌疑, “2022中国双*”也被认为是“玩文字游戏”。
但海辰储能的广告宣传效果似乎颇有成效。有评价认为,其抓住了其他储能电池企业未进行大规模宣传的窗口期;还有评价认为,这种近乎烧钱式的宣传提高了海辰在资本市场上的知名度。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今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称,“它(海辰储能)在行业的影响力提升会是比较快的,这是它的一种营销策略,目前看来很成功。”
在营销的“助推”下,海辰储能迅速获得新一轮融资,估值也在快速提升。据多家媒体报道,2022年末,海辰储能的估值为170亿元。今年7月宣布完成C轮融资后,海辰储能的估值已达到近300亿元。
02 储能新贵急欲扩大影响力
在高铁站投放广告实则门槛不低,需要花费不菲的营销费用。上述储能企业高管表示,年初其所在公司也曾考虑过高铁广告投放,但是简单查询价格后发现比较贵,就没再继续推进。
一位储能行业资深人士告诉36碳,据他了解,海辰储能去年花在品牌营销上的费用就高达一亿元。
目前(要)在高铁站投放广告的储能企业,也都是融资阶段位于中后期的明星创业公司:采日能源7月刚宣布刚完成了由三行资本和工业富联领投的C轮融资;奇点能源于今年5月完成了超7亿元的B轮融资——拿到新一轮融资后,创业新贵们都想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两家企业进行高铁广告宣传的时间节点与海辰储能当初的步调相似,也是其他储能集成商未进行大规模宣传的窗口期。
图片来源:CNESA 中关村储能联盟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从企业的体量和估值方面,以采日能源、奇点能源为代表的创业公司尚不及阳光电源、比亚迪等大的上市公司。但其实这些头部创业公司的整体实力并不弱,在行业内深耕已久,它们的储能业务与一些巨头级别的上市公司比起来也不落下风。
根据CNESA数据,采日能源2022年的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居国内第9位,高于晶科能源、阿特斯、金风科技等巨头企业;奇点能源在细分市场市占率靠前,在2022年国内用户侧市场中的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居国内第7位。
此外,采日能源和奇点能源都具有自研的储能系统3S技术(包括BMS、EMS和PCS),这也是目前部分跨界到储能领域的巨头企业所不具备的。
但与跨界储能的巨头企业相比,创业公司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品牌认知度。尤其是在向分散的工商业储能客户推广业务,以及招募城市合伙人的时候,巨头企业已经在光伏、风电或锂电池等其他领域取得了成功,招牌更响亮,也更容易获得信赖。
因此,对于采日能源、奇点能源等头部创业公司来说,高铁站广告有望提高品牌势能,扩大行业影响力,在品牌认知度上缩小与巨头对手的差距。
远景能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郑汉波曾在今年5月公开表示,目前国内有上万家储能系统集成商。“(这些企业)今年会非常难,到明年可能80%(储能系统集成商)企业会倒下。”行业的竞争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背景下,在高铁站打广告或许是行业内卷的一种体现,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差异化竞争手段。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碳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