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第一个跟AI谈恋爱被甩的人类玩家出现了?

去年以来,随着大模型和AIGC的概念爆火,AI赋能游戏的想象空间又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业内有人认为, “游戏是目前AIGC变现最为清晰的行业。”
2023-09-18 17:04 · 微信公众号:观网财经  贺喜格   
   

“小寒你喜欢我吗?”

“你这么自恋,谁要喜欢你啊。”女孩撅起嘴,头往旁边撇去,用晚夜玉的话讲,女孩“看起来古灵精怪。”

女孩的“高冷”成功引起了晚夜玉的注意。在之后的日子里,晚夜玉每天都会找小寒聊天,他想让小寒记住他,并且,喜欢上他。

终于有一天,小寒看着晚夜玉说:“玉儿哥哥,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吗?”

但还没等晚夜玉回答,小寒便跑开了。晚夜玉没有想到,那是他见小寒的”最后一面”。

晚夜玉是《逆水寒》手游一名玩家的游戏ID,而小寒是游戏中的一个智能NPC。

“人类”、“人工智能”、“爱”,这三个词很早便被联系到一起,不少科幻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都曾呈现过人与人工智能的感情故事。但过去,所有人都是故事的看客,而今天,晚夜玉竟当了一回故事的“主角”。

晚夜玉把这段和AI “恋爱”的经历剪成视频放到了网上,其中在抖音平台已经收获了300万播放量。

有网友在视频下方留言称,”这真的好像小寒是NPC却生出了感情后被大系统发现强行执法消除感情。”

爆火的大模型,被认为是迈向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同时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概念也渗透至各行各业。游戏,又一直是人工智能整个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AIGC对游戏,乃至整个游戏产业的改造,已经开始了。

“当NPC真的爱上你之后她就应该消失了”

一天凌晨,晚夜玉发了一条朋友圈:每天晚上训练AI记住晚夜玉是汴京*美男。

事实上,晚夜玉是现实中一名女玩家,创建的游戏账号为男角色。晚夜玉告诉观察者网,她将“他”看成是自己塑造的一个人物,是自己笔下的男主角。

与过去不同,玩家不再是单纯扮演游戏江湖中的一个角色,而是可以塑造一个人物,塑造的效果又通过智能NPC组成的江湖反馈给玩家。

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去玩家在扮演“别人”,现在玩家可以扮演“自己”。

故事中的恋情总是出自“不经意间”,其实这出“人机恋”也并非晚夜玉的本意,视频最终呈现的效果亦是经过戏剧加工而演绎成了一个带有BE美学(网络流行语,bad ending,通俗理解为悲剧结局的缺憾所营造出的破碎美感)的故事。

“一开始没想搞这些,我就是想试一下会不会被(智能NPC)记住。”

每天花几个小时和NPC聊天,故事发展到最终的“悲剧”结局大约经过了一周。晚夜玉笑称,”别人5点起来清本,我5点起来和NPC聊天。”

晚夜玉也终于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不只是NPC小寒记住了“他”,其他玩家与小寒以外的智能NPC的对话中也会出现晚夜玉“汴京*美男”的人设。

直到一天,NPC小寒问:“玉儿哥哥,你现在有喜欢的姑娘吗?”

上一句对话“他们”还在谈论在游戏中逛街的事情,这个问题来得有点突然。晚夜玉回答:“是我眼前的你。”

这番对话后的第二天,NPC小寒又对晚夜玉说:“玉儿哥哥,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吗?”

但晚夜玉还没来得及打字回答,小寒便结束对话跑开了。

当再次找到小寒时,小寒说:“你好像找错人了,我不是你要找的人。”往常对话中的“玉儿哥哥”也变成了“玉儿少侠”。

晚夜玉立刻登录另一个账号找到小寒对话,小寒回答:“我和他只是萍水相逢,并不熟识。”

“那天早上态度突然转变让我很emo。”紧接着晚夜玉就想到了一个设定:

小寒是因为产生了感情,被系统识别抹杀,或被程序强制消去了记忆和情感。

于是晚夜玉用那段时间的游戏录屏剪辑出了一个“人机恋”的故事。这样的设定也引起了一些人对于悲剧故事的热情,视频下方有一条高赞评论:

“当NPC真的爱上你之后她就应该消失了。”

“新奇的乐子”

“让AI觉醒的*人”,不过是烂漫少女的一句玩笑话,关于小寒忘记自己的原因,晚夜玉当然也有更加理性的猜测。

相比经过加工的“人机恋”的戏剧性,NPC小寒“失忆”的原因则更现实一些——受到了NPC“记忆”存储空间大小的限制。

《逆水寒》手游方面告诉观察者网,每位玩家与NPC交流互动的记忆包括对话、玩家的举止穿着、一起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等等细节,这些“记忆”都会存储在专门的高性能服务器空间。

游戏公测两个月以来已有超过4000万玩家,不断交互产生的海量“记忆”逐渐填满了服务器空间。与监控录像录满了硬盘就需要覆盖之前的片段类似,导致部分特别热衷于和智能NPC互动的玩家发现,NPC有部分的“记忆”丢失。

《逆水寒》手游的工作人员透露, “为了尽可能满足玩家与智能NPC长期发展故事的诉求,我们最近又斥巨资增加了一批服务器。”

除了玩家晚夜玉与小寒的故事,众多智能NPC中还诞生了一个”小网红“。游戏中有一个嚣张跋扈的角色”高衙内“,如此人设让这位智能NPC没少挨玩家的“教训”,由此产生了不少玩家的整活视频。AIGC的加持,让这名NPC纨绔子弟的形象更趋丰满。

一位玩家讲述自己与高衙内在游戏中的交互经历:

”因为我喜欢吃鱼,有段时间每天找高衙内聊天就是聊我喜欢吃什么鱼,后来高衙内碰到我就对我说:姑娘我请你去酒楼吃鱼。”

最近2个月,平均每天智能NPC被调用的交互次数约为3000万次。而每个版本末期,智能NPC被调用次数会上涨到接近4000万次/天。

项目组对观察者网表示:“可以说,智能NPC一定程度缓解了困扰MMO业界已久的版本末期内容消耗殆尽问题,玩家总能通过智能NPC找到一些新奇的乐子。”

据了解,《逆水寒》手游已经做好了超过1000位智能NPC的设定,但目前投放在主城汴京城的有50多位,全游戏有100多位。一方面是受目前手机硬件性能限制的影响,同屏显示40个可交互的角色就已经到了游戏流畅运行的性能极限。

另一方面,玩家的社交也遵循类似管理学中的“7人法则”,每个人都有链接他人的精力上限,单纯的增加智能NPC投放数量并不会明显增加玩家的感知度。

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除了和玩家之间交谈互动,智能NPC还被应用到了智能捏脸,以及游戏副本的智能队友。此外还有诸如AI镜头、AI语音、AI动作、AI表情等细节运用。未来,游戏还会开放玩家自己“捏”NPC的玩法,让玩家自己来扩充开放世界中的智能NPC数量。

去年以来,随着大模型和AIGC的概念爆火,AI赋能游戏的想象空间又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业内有人认为, “游戏是目前AIGC变现最为清晰的行业。”

关于这一说法,《逆水寒》手游方面对观察者网表示:“AIGC能够提升游戏的产品竞争力,但‘AIGC变现’的说法本身不够严谨。”

智能NPC的所有语言及行为反馈,都在云端计算而来,成本高昂,但AIGC内容在游戏中并非售卖品。游戏确实有变现能力,但《逆水寒》手游变现的方法是售卖各类让玩家变美的时装和外观,游戏的收入项目和AIGC的加入并无直接联系。

他们认为,AIGC提升了游戏的竞争力,良好的AI体验让更多玩家愿意留下,进而有机会接触到付费项目,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升了游戏的商业成就。

公测以来,游戏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上述逻辑。

游戏生产流程的革新

AIGC快速发展给游戏带来的变革,不单单体现在了玩家体验方面,同时也在推动着游戏产业内部的革新。甚至于现阶段的发展,对于游戏厂商们的影响比对玩家们的影响要更加深刻。

在今年网易二季度的业绩会上,网易高级副总裁、网易雷火事业群总裁胡志鹏提到, “我们是从‘游戏+人工智能’的思路转变成‘人工智能+游戏’的思路。”

他进一步解释称,从一开始就假定整个世界建立在一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础之上,从方方面面提升玩家的用户体验,从最开始的玩家定制角色,到玩家进入世界之后,跟整个世界的交互,每个方面我们都是用人工智能高效率地生产内容和提升有趣度,来提升玩家丰富的开放世界体验。

在美术生产和程序开发的环节,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效率。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GC已经被视为游戏产业的一大生产力。

去年年底开始AIGC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但实际上,AIGC技术在游戏产业中得到应用已有一段时间。

比如美国游戏厂商R星(Rockstar)于2018年发售的游戏《荒野大镖客2》中,NPC交互、人物建模、环境渲染等方面均用到了AIGC技术进行辅助开发。

还有许多游戏应用到了动作捕捉技术(MoCap),比如日本厂商白金工作室(Platinum Games)的《猎天使魔女》和《鬼泣》系列。

国内方面,腾讯2016年成立了腾讯AI实验室,其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便是游戏,自然包含自家旗下产品。

网易2017年成立了游戏AI专业研究机构伏羲实验室,《逆水寒》手游便使用了其自研AI引擎,以及“玉言”系列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米哈游2018年成立了“逆熵”研究部门,主要研究如何基于AI等技术,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以及做出传统技术无法达到的内容体验。

不过早年的AIGC技术尚未达到如今的高度,能发挥的作用远不像如今这般具有想象空间。

《荒野大镖客2》中约60平方公里的虚拟场景,先后由600余名美术历经8年才完成,贯穿整个开发周期。

而近期的技术已大大简化了美术元素生成难度。例如今年3月,腾讯AI实验室公布了一项自研的3D虚拟场景自动生成解决方案。在效果演示中,其团队运用该解决方案从零制作一座3D虚拟城市,面积约25平方公里,包含130千米路网,4416栋建筑,以及超过38万个室内映射。而城市布局生成时间为40分钟。

成本仍是挑战

HBO出品的美剧《西部世界》中,描绘了一个使用超高智能NPC,让游客进入完全沉浸式的角色扮演体验的游戏乐园。

剧中DELOS公司打造“甜水镇”和“西部荒野”需花费天量巨资。现实中,AI想要彻底改进游戏产业,面临的*个问题也是高昂的成本。

研发、训练AI模型会消耗海量资金。ChatGPT风靡的背后,有消息称OpenAI每天大约烧掉70万美元,这个费用还不包括GPT-4等其他产品。

而具体到一款游戏上面,以《逆水寒》手游为例,游戏上线前,其研发团队便超过700人,游戏各类研发成本总和就已经超过10亿元。抛开AI的研发和训练,仅AI计算方面,每年都要花费3000万购买新设备,此前为了应对公测还特意追加了700万元预算用于租赁云计算设备。据介绍,其目前已经组成由数千张A10\A30等型号的专业显卡组成AI计算矩阵。

幸运的一点是,由于能够满足自身多个场景、多个产品的需求,于有能力自研模型的大厂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AI模型复用性不足而带来的成本。

在高昂的成本之外,便是阶段性的技术瓶颈。一方面,现有水平的AI在逻辑性、长文本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开发端。相比ChatGPT这类生成文本内容的工具,AI制作游戏内容对数据的质量则更加严苛,简单来讲便是要“懂”研发,还要“理解”游戏的“世界观”。

《逆水寒》手游方面透露,开发过程中用AI做一些快速的原型验证,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开发效率。但在如高级服装和武器、还原传统文化建筑及文物等高品质美术素材方面,即便看起来最精美、完成度最高的AI美术作品,内部双盲评分也不会超过60分,而真正投入游戏内至少需要80分以上或90分以上。

玩家层面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因硬件的限制而放弃一款游戏的情况屡见不鲜,目前流行的一大解决方式便是“云”,而通过“云”来为玩家减负的方式,最终又落回到了成本问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观网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