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张家港杀出一个独角兽:天兵科技估值150亿

从仰望天空到飞向蔚蓝,需要的不仅仅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更需要产业积累的埋头苦干。
2023-10-30 16:58 · 投资界  岳笑笑 吴琼   
   

又一最火独角兽出现了。

投资界获悉,天兵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中信建投投资领投,央视基金、德岳投资、鸿富资产、苏州资管、首发展创投等机构跟投。经投资方确认,目前公司估值已超150亿元人民币。

时间回到2019年,康永来成立天兵科技。此前,他已经从事运载火箭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近20年,是中国运载火箭的重要人物。成立至今,天兵科技的火爆融资经历令人印象深刻——仅仅四年,拿下12轮融资,其中今年就完成了3轮,累计吸金近30亿。

最新消息,由天兵科技研制的天龙二号遥二全箭,已经从天津出发顺利抵达张家港。这意味着,天兵科技的火箭总装厂正式迁移至张家港。“张家港开始造火箭了”,这里的航空航天产业浮出水面。

一位技术大牛带队造火箭

天兵科技背后,站着一位科班出身创始人——康永来。

早年工学博士毕业,他从事运载火箭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近20年,妥妥的行业大牛。“我当时从研究院出来创业,主要因为看到了商业航天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康永来曾解释。

这段经历也成为日后创业的起点。2019年,他成立了天兵科技,继续从事着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发制造工作。这一次,他创业的初心就是要让航天技术走进人们的生活,“本轮商业航天的浪潮就是要打破历史,开启人们征服太空的历史,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自由进出空间。”

很快,康永来集结起一支队伍。资料显示,天兵科技的核心团队来自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资深火箭研制专家,其中主任设计师及以上占比42%,研究员占比13%,博士及以上占比32%、硕士及以上占比95%,都有着将近十多年的从业经历,先后参与过我国十余型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和上百次的火箭发射工作。

四年一晃而过,天兵科技崭露头角,比如研制国内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天火(TH-12)液氧煤油发动机、可搭载100人的洲际载人飞船“TL-3M”等。

最震撼的一幕当属今年4月初,天兵科技历时3年研制的“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创造了全球民营液体火箭的首飞成功、全球首款应用煤基航天煤油飞行的运载火箭等7项商业航天纪录。

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史上的壮举,打破了今年全球私营液体火箭首飞失利的“魔咒”,极大地提振了民营航天的信心。

自此,中国商业航天进入了以液体火箭为主角的下半场。天兵科技一举成为该领域的明星公司。据悉,其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也已经完成工程设计和产品投产,计划在2024年完成首飞。

正如他所言,民营企业的广泛参与,能为整个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航空航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张家港的罕见独角兽

一路融资火爆

这是一只年轻且生猛的独角兽。

成立四年,拿下12轮融资,融资金额近30亿,身后集结约30位知名投资方……这是天兵科技的大致融资足迹。今年6月,天兵科技入选成为了张家港首家“独角兽企业”。

回想2019年,成立仅两个月的天兵科技就收获了来自陆石投资领投,浙大联创、久友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事实上,陆石投资董事长邓钊与康永来两人曾一同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任职。2018年,一直在寻找商业航天优秀项目的邓钊与想要创业的康永来一拍即合,共同策划了天兵科技液体火箭的发展路线,迅速成立并融资。

此后不到一个月,天兵科技再次完成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老鹰基金、宜来资本以及老股东浙大联创、久友资本跟投的天使+轮融资。

后来,天兵科技始终保持着一年融资2到3轮的节奏:2020年,公司先后完成由浙大联创领投的数亿元Pre-A轮、A轮融资和由国科投资领投的约亿元A+轮融资;2021年,又完成了君度投资、张家港生态科技城、子今投资投资的Pre-B轮融资和君度投资、浙商创投投资的战略融资。

2022年,新面孔投资方不断涌入:2月,由中金资本领投,建银国际、通泰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等跟投的b轮融资完成;11月,公司完成了B+轮融资,除了老股东鸿富资产参与,还引进了第四范式作为股东。

到了今年,天兵科技融资的速度继续:从2月君度投资、鸿富资产、第四范式投资的Pre-C轮,到7月完成由博裕资本领投,优山资本、中金资本参投的数亿元C轮融资,直至如今的C+轮融资,前后不过八个月时间,速度惊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乎每家投资机构都参与了多轮投资。背后原因不难理解:在硬科技赛道,商业航天被称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尤其是液体火箭,研发门槛高,周期长,需要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随着政策支持,越来越多投资人注意到这一赛道,秉持着长期主义的精神加入进来。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创始人及其团队的信任。正如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祝晓成曾回忆融资原因,提到自己被创始人“中国马斯克“的梦想和稳重的气质吸引:“康永来对商业航天十分有激情,最关键是他对于整个项目如何去运营心里很清楚,包括如何组建顶级创业团队、如何发展以及未来蓝图,所以我相信他就是我们要投资的那个人。”

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易岐筠也曾坦言,参与投资天兵科技是“天时地利人和“:“投资赶上了商业航天赛道政策逐步明朗,技术日渐成熟,团队格局显现的阶段。很幸运找到了国内商业火箭技术能力首屈一指的团队。”

陆石投资邓钊陪伴已久。不久前,邓钊还出席了在天龙二号的出征仪式,再次提及投资的原因,坚定认可了天兵科技的核心团队和研发能力,表示自己一直相信天兵科技将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火箭的头部明星企业,会一如既往地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希望能一同奔向星辰大海。

为何是张家港?

回顾天兵科技的历程,看到一个重要的节点——2021年4月,总投资40亿元的天兵科技运载火箭及发动机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在张家港培土奠基,成为天兵科技的主阵地。

谈及选择张家港的原因,康永来曾对新华日报解释,“我在张家港考察时,发现火箭的95%零部件都能在方圆100公里内找到供应商,包含各种管路设备、液体密封设备、低温液压设备等厂家。”

为何这里航天产业聚集?这要先从苏州说起——2022年,苏州已经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重点企业303家,产值规模预计达到410亿元,集聚了长风航空电子、吉太航空、华易航、迈信林等优秀内资以及通用电气航空、新宇航空、赛峰等外资航空航天零部件企业。多年以来,“苏州元素”都是我国历次神舟飞天之旅的重要动力。

而作为苏州代管县级市,张家港市具有天然良港,便于火箭等大件产品的出海运输和发射实施,火箭可海运至海南文昌发射场,商业航天地理优势明显,于是渐渐在航空金属材料、内饰复合材料、电缆线缆等航天产业链环节形成优势。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张家港就曾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1983年,中国第一颗同步卫星发射的各项工作中,张家港沙洲县电子元件厂生产的半导体存贮器被中国同步卫星测控中心选中,并提前完成了改造任务。次年,中国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送入太空,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此后,以该厂为核心组建的江苏银河电子集团,已于2010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历经四十年变迁,张家港这个以往被称为“苏南边角料”的城市,悄然崛起为现代工业化强县,连续十多年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的前三甲。

站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起点,张家港正全力打造商业航天新高地。

2021年,苏州市发布了《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指出,积极引进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审核员落户张家港,加快建立张家港市航空航天产业优选企业培育库。同时也提出加强产业基金资源优势。

而一个月前,张家港航空航天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苏州基金、张创投集团、经开国投、航空航天领域专业投资机构、优质企业、专业人才等多方资源合作设立。通过合作方的资源优势,引导、推动更多创投资本、产业、技术、人才、政策等创新资源聚集张家港。

放眼望去,大力发展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共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正在快马加鞭,抢占产业高地。其中,对浩瀚宇宙的好奇,更是令许多人对商业航天赛道心驰神往。

从仰望天空到飞向蔚蓝,需要的不仅仅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更需要产业积累的埋头苦干。目之所及,张家港航空航天版图正徐徐铺开。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岳笑笑 吴琼,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0/524430.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