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中年投资人越不过的山丘

William可以说是当代“经典”中年投资人,在去年年初,他还经历了一次换赛道。
2023-11-17 07:10 · 微信公众号:钛媒体  张翌楠   
   

“我知道他们现在很困难,但是已经延期4次了,这次无论如何要发起回购,我们也没法跟LP交代,也别让我太难做。”

William在咖啡店挂掉电话后,眼睛依然没有离开手机,在屏幕上划拉了几下,大概是因为微信跳出了几条新的未读。在沉默的2分钟后,他才幽幽扣下手机,发出一声有些自嘲意味的叹息。

仅从William的面部状态似乎就能感知到他的近况不太顺,总之和印象中那个极度自信、自律的形象有些出入。

此时距离我们与William上一次见面,又过了两年。

1、身份危机‍‍‍‍

按照普遍定义,William*算得上是“精英人士”:36岁,北大本硕毕业后留京,现在某VC机构从事一级市场投资。

那是互联网的辉煌时代,William刚步入社会时,就直接进入了一家“盛极一时”的头部美元基金,算是乘了时代的东风,也站上过纳斯达克敲钟的舞台,在一些创投媒体的新锐投资人榜单中不少露面。

但William自觉这近两年产生的身份危机意识,不比任何人低。他把这种窒息感形容为像一个马上要被淹死的人,总想抓住点什么来自救,而对于大多数中年男性来说,伸手就能抓住的只有工作。

在William过去的对外访谈中,他提到过自己偶像是孙正义,职业理想和大多数投资人一样:想靠风险投资去改变世界。

然而这两年国内急转直下的美元投资环境打破了他原本的计划,老东家的直接撤离让他措手不及,无法接受随总部转战中东的他,只能带着一些无奈和不甘,选择了一家腰部风投加入。

那时他想,也许在腰部机构,凭借他的履历和过往战绩,可以更快到达合伙人这个层级也说不定呢?但几年下来,除了升任MD得到了略高于之前的薪水外,好像也没有太多不同。

人到中年撞上职业瓶颈,恰逢一级市场遇冷收缩,在外人眼中过的应该还不错的William,陷入了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困顿,内心产生了分裂与挣扎。

2、难‍‍

“你们天天写募资难、退出难,那都是合伙人的难,我们的难是出不了手。

眼下的的行业环境,让William处在前所未有的尴尬境遇:机构有钱但不多;行研做过但没用;资源和人情也有但不深不强,看上的项目不是拿不到份额,就是谈不下价格。

“出不了手就没法入局,你人都不在牌桌上了,还指望怎么翻身?说白了,VC就是一个靠希望活下去的行业,如果连继续玩游戏的机会都没有了,VC对我来说就越来越接近于一份普通工作了。”

William所在的机构人员规模不算大,但胜在人效比拉满,基本上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朋友圈发的不是和行业相关的内容就是在恭喜被投企业。让他头疼的是,自己明明很忙,工作却没见到预期中的进展,今年只投出去2个项目。

“是的,手风不好的时候,确实应该谨慎入局,但一年出手不到三次,这个不叫谨慎入局,这个叫闻风丧胆。不出手怎么证明价值,凭什么给你升职?现在就是个死循环。”

William可以说是当代“经典”中年投资人,在去年年初,他还经历了一次换赛道。“挺累的,说实话内心深处是不愿意换赛道的,但是行情摆在这里,你不愿意改变就只能等着被淘汰。”

转型看新能源之后,William更是有种“浑身难受”的感觉,之前积累的行业资源基本无效之外,项目更是看上的一个都投不进去。

今年新能源风口大概只有两种人能抓住,一种是产业里的,比如说之前就是电池大佬,光伏大佬,风电大佬,产业资源关系都有,捎带手就把项目攒起来了,玩法都不带变的;另一种就是已经有品牌的头部机构了,项目毕竟还是需要市场化资金的背书,多一个明星基金股东,不管是传播还是后续融资或者退出,都是能真正办点实事的。William属于两种都不是,夹在中间极其难做。

“但你别看我这个坑难做,下面的小朋友和隔壁机构的同行还都盯着呢,稍微一透露说要离职,好几个微信求我引荐接替我的,我也是服了。”William无奈表示。

3、选择‍‍‍

成为合伙人,无疑是每个投资人为数不多的*目标之一,但人一旦到了中年,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知道哪些事是能干的,哪些事是自己干不了的。

“升合伙人的事现在也不奢望了,老板从我加入的*天就开始画饼,说公司非常缺乏有冲劲的年轻人,要我大胆出手弹药管够,说自己别的留人手段也没有就是真分钱,还说三年MD五年合伙人,现在半年连个面都见不上,饼也不画了。”

好在老板还没跑路,行业环境恶劣,能保住工作也算不错,现在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再说跳槽,为时已晚。

“头部VC就那么多,本来坑位就少。招一线投员工更青睐年轻人,便宜又好用,招中层员工更青睐产业背景或者GR背景,要么贡献项目要么贡献资金,我们卡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

不过,William偶尔也在琢磨,是不是两年前跳槽时去到被投公司就好了?

“真要转型也很难,职业生涯黄金期的全部精力、人脉和资源都在这个行业,换个行业再从一线做起吗?哥们儿赌不起了,况且现在几乎没什么行业还愿意接纳跨行业转型人才的。”

William虽说也投 中过明星项目,但进入的时间和估值并不完全理想,看到公司里这几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投资人面孔时,还是发自内心地焦虑,尤其是发现这些年轻人个顶个儿的专业、聪明。

“其实现在也想明白了,对大多数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前三个项目,入行后投的前三个项目要是投好了就是开路的,投不好就是累赘,会陷入负循环。‘三个项目’之后,再想上一个台阶就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对William而言,最恐惧的还是自己做投资多年积累的专业、资源壁垒被这帮年轻人轻易打破。不过,William还是经常苦口婆心的劝告公司里的“小朋友”千万不要心急。

“我也常常跟小朋友们说,不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平台,相信资源,相信资金。”William说“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做投资也有中年危机,现在才真真切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这10年我大概什么也没积累到自己身上。”

4、闲与忙‍‍‍‍

工作上,William明白风险投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意,并为之感到兴奋,但对于自己的生活,他却不清楚该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前行。

William觉得自己才刚刚35岁出头,正值事业颠峰期,结果在父母眼中成了“大龄北漂未婚男”。隔三岔五总能收到亲戚介绍的相亲对象的信息,从敷衍到迫于压力只好去见人一面再到完全忽视,中间只经历了三次相亲。

“也不是不想结婚,就是一直感觉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见过几次亲戚介绍的朋友,对方条件也不错,但就是总感觉聊不到一块儿去。”亲戚们介绍的女生大多是在北京工作的老乡,年龄往往比William小不少,共同话题自然也不多。

William也坦白,自己无论是心理还是实际条件都还没有做好组建家庭的准备,不是找不到对象,主要是现在工作遇到瓶颈,实在没那个心思每天哄完明星项目的创业者和老板再去哄女朋友。

实际上,Wiiliam所有的问题里,婚恋问题是排在最后的,日益增长的年龄和日益不服老心态之间的主要矛盾才是中年男性的*困扰。

有一次William和一位投资人朋友喝咖啡,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对方接了四次电话,William在旁边闲得有点尴尬。按照工作履历算,两人几乎同时期“出道”,现在朋友已经是头部机构的合伙人,连这杯咖啡也是约了好几次才约上。

这次之后,William再也没有办法彻底放松,失眠、焦虑都找上来了,到点下班四个字从字典里删除,总是习惯性忙碌不敢停下来,一旦闲下来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就像藤蔓在体内疯长。

也许是不甘于十年如一日的重复,也许是因为没有活成年轻时自己憧憬的样子的遗憾,William心底总觉得还有机会。

“我一直在想一个事,到底我的投资事业能做到哪种程度?我这十年来积累的资源还有没有爆发的机会?”

问题是,留给William的空间在哪里?继续迁升,他已然是机构里的中流砥柱,跳槽也没有合适的坑位,维持现状又心有不甘。

面对这些,William一直迷茫而求索,不过最近他想明白了:抛开生老病死,归根结底除了没有足够多的钱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值得困惑的事情了。

道别后,William站在不远处的路口点了一根烟,这时咖啡馆刚好放到李宗盛的《山丘》:“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