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I制药第 一股」上市失效,问题出在哪儿?

公司兼具三种AI制药主流商业模式(AI+SaaS、AI+Biotech和AI+CRO),可以对国内AI制药行业商业化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2024-01-16 10:46 · 微信公众号:智药局  子任   
   

近期英矽智能港股招股书失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引发行业对于AI制药到底行不行的思考。

作为国内AI制药的顶流之一,英矽智能从来不缺话题,市场的看法也在不断进化,从开始的一股脑看好,而现在批判的观点占据主流,背后是AI制药浪潮的破圈:从最初的创投圈延展到整个学术界、工业界乃至监管部门的集体重视。

作为AI制药专业媒体,我们当然乐见这个领域被业界大规模讨论,其中部分讨论颇具价值,矛头直指问题核心,包括商业化难以闭环、技术作用有限、行业跟风炒作等等。

实际上,,英矽智能的招股书甫一发布,我们就对公司管线、合作进行过详细介绍。坦白讲,结合当下港股环境,我们对公司上市前景并不乐观,而此次递表六个月没有获得聆讯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此前我们的预期。

需要说明的是,招股书失效并不意味着公司将暂停或终止IPO进程,按照港交所规定,公司在3个月内补充最新的财务数据和资料后仍可继续上市。公司冲刺港股IPO这场仗,最终结果仍未可知。

此次英矽智能上市受阻,背后包含着市场的关键顾虑,当中有一些是公司本身的缺憾,有一些是当下AI制药行业的通病,剩下一些则跟更宏大的事物有关。

不挣钱的背后——技术不给力还是选错了路?

不同于A股,港股对拟上市公司的核心关注点有且只有一个:商业价值。

英矽智能之所以尤其值得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公司兼具三种AI制药主流商业模式(AI+SaaS、AI+Biotech和AI+CRO),仅仅通过这一个案例,我们便可以对国内AI制药行业商业化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结果很清楚,AI+SaaS挣不到钱(一年收入一百来万美元,杯水车薪);AI+CRO能挣钱,但是依赖大客户(与复星、赛诺菲的合作为英矽智能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AI+Biotech未来可能挣到钱,但是前期成本和风险太高(公司大部分研发开支都给了第三方CRO及CDMO)。

近期看到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包括,这两篇文章主要讨论了AI制药在技术上的一些局限,很有启发。

起初我也觉得当下AI制药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跟不上,但随着理解的深入,我现在觉得更大的问题可能出在商业化路径上

诚然,AI在现代制药流程上能做的还很有限,主要集中在临床前阶段,对于占据时间和资金大头的临床用处不大。

但就算按照最保守的估计,AI只能在占整个药物研发流程成本3%的早期研发上提高效率,那也是一年上百亿美元的全球市场,在中国养活几个大中型企业应该不成问题。

图:2022年TOP10药企研发费用

翻看英矽智能的财务报表,公司2022年收入3014万美元,毛利为1911万美元,除去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外,研发开支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因素,其中付给第三方CRO/CDMO的钱以及管线扩张增加的人员成本是大头。

这意味着,如果英矽智能能够精减自己的业务,或者寻求更多资产对外授权或战略合作,盈利并不是一件难事,其所受到的争议也会更少

恰好公司最近又完成了一项license out,今年1月与美纳里尼达成了一项总额超5亿美元的合作交易,包括 1200 万美元的首付款。

而这也是英矽智能近半年来第二笔对外授权,去年9月,英矽智能授予美国Exelixis的小分子化合物ISM3091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Exelixis支付英矽智能8000万美元首付款。

近一段时间来英矽智能在合作上的进展,能够看到管理层在商业化上的规划更加清晰,背后是对自身能力边界的进一步认知

不可否认,在整个AI制药行业中,存在着不少技术泡沫。但多年来的市场教育,已经让一部分鼓吹一键生成药物的创业公司的底裤被看穿,由TMT基金主导的狂热已经退潮,行业对技术的去魅趋近完成,主流公司的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技术实际上难以成为护城河,换句话说,如果有人将AI制药公司当下问题主要归咎于技术,实际上已经陷入了“技术*论”的窠臼之中。

对于头部公司而言,想好自己要干什么,果断选择和舍弃一些东西,可能才是影响其商业逻辑能否走通的最重要因素。

港交所——无奈的抉择

应该说,英矽智能选择冲刺港交所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其上市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2022年以来,港交所IPO的萎缩有目共睹,再加上市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下降带动18A生物科技企业股价长期低迷,造成“丐版IPO”频出,二次递表更是成为常态

而考虑到A股IPO发行节奏收紧、美股上市同样困难重重,选择港交所本身就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完成后,英矽智能的估值接近9亿美元(约折合70亿港元),考虑到上市要发行新股,保守估计公司发行市值约在70-80亿港币左右,将成为港交所自科伦博泰以来*的生物科技IPO

如此大的体量为募资额带来不小挑战,募得太少让IPO失去实际意义(2、3亿港元的话还不如一次合作首付款给的多,纯粹成为投资人退出工具,难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而在港股新股投资者热情持续降温的当下,募资额过高显然不利于公司顺利上市。

不难猜测,以何等估值发行、发行多少新股,大概率成为英矽智能上市过程中各方博弈的关键议题,成为此次公司上市进展不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际上,这也是当下一众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真实写照,2020-2021年一级市场催生许多估值过高的项目,面对气温骤降的二级市场感到无所适从。

一些观察和预测

英矽智能上市失效,是公司、行业和宏观市场环境三重影响下的结果,背后折射出AI制药行业乃至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一些深层次现象,如商业化困境问题、高估值项目退出难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如何商业化,其实是一个多变量抉择,背后是对公司禀赋、行业惯例、市场周期等要素的深入体察后的所做出的战略,很难找出一个通用的规律来描述。

但就个人观察,在AI制药领域,一些背靠大厂资源、成功与跨国药企BD的公司(如背靠谷歌母公司的Isomorphic Labs、国内某B开头的公司)以及*药物研发人员带头、专注于license out的公司商业化路径已经较为明确。

说回到英矽智能,结合其当下较为紧张的现金流,预计公司上市仍然势在必行,此次插曲并非公司冲刺港股IPO的终点

而英矽智能在*版招股书失效后没有立即递交第二版,推测应该在更新2023年全年财务资料,结合公司去年拿下多个高价大单,更新之后的招股书中公司亏损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

作为国内AI制药行业的*样本,我们对英矽智能的观察将一直持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智药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