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成都青羊区万达广场的川湘小馆内,工作人员熟练地将梅见倒入一盏冰杯,再将这杯写有“成都走一走,请君饮春酒”的冰镇青梅酒,递给顾客免费品鉴。
这样的动作,正在今年成都的春季糖酒会期间反复上演,而从2021年开始,梅见青梅酒已经持续5年在成都进行全城赠饮。
从青羊区的宽窄巷子,到武侯区的玉林路,锦江区的春熙路、华宇广场,成华区的建设路、望平街……今年成都1.2万家餐饮店,将赠送出数百万杯“冰梅见”。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称,春糖的热闹不在室内展厅而在真实街头,作为一款消费者喝出来的大单品,梅见走群众路线,以成都上万家核心终端餐厅为基础,打造了一个鲜活的酒类展陈。
一直以来,春糖都是酒水行业的风向标,本届春糖有个明显特点,就是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纷纷开始将资源从B端向C端倾斜,春糖的重心开始从招商功能向“消费场景+文化体验”转型。这与梅见近五年来坚持的“城市展厅”战略不谋而合。
城市即展厅,酒企纷纷转向消费场景创新
据了解,春节糖酒会的举办地成都,也是梅见首 个破亿的样板市场,2024年在成都市场带动下,梅见在四川全省销售额超过2亿元。
要知道,作为酒业必争之地,成都市场是块难啃的骨头,其最不缺乏各类酒饮产品,即便是餐厅即饮的佐餐酒,也长期由啤酒以及各类川酒产品瓜分。
春糖期间,成都绝大部分网红餐饮店、特色餐饮店和社区便利店内,都能看见大面积的梅见物料和陈列区。甚至,梅见还联合火锅店等打造专属风格门店、联合美食集中区打造专属街区等。
种种迹象显示,梅见或许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白酒的发展之路,它首先是引起了消费市场的火爆,最终迅速被传统酒类大商关注,这也在表明,梅见是一款基于市场开瓶动销,而生长起来的酒业大单品。梅见能够在大众消费市场产生真实旺销,自然引发春糖客商的关注。
此次,梅见以成都1.2万家餐饮店为基础的全城赠饮,也像是一场针对春糖客商的线下真实消费场景大展示。经过五年的深耕运营,梅见已经在餐饮消费的高频场景扎根。比如“吃香喝辣冰梅见”,现在在成都的火锅、川菜、烧烤、串串等多个餐饮形态里,来一杯冰梅见已经成为流行。
梅见现象引发关注,新酒饮赛道跑出头部样本
在传统酒类消费承压的大背景下,新酒饮板块近年来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似乎有一种大盘向下,小盘向上的反差型发展阶段。”
据公开数据显示,瓶子星球集团实现逆势增长16%的业绩,其中低度新酒饮实现规模化增长,梅见和果立方的低度新酒饮业务增长30%,超过大盘16%的增长。
除了突破2亿元的四川市场,梅见在广州、贵阳、郑州、合肥、厦门、沈阳等城市增速高达50%至180%之间。
值得关注的是,梅见已成为众多主流供应链的新选择,比如在永辉体系梅见连续两年高增长,是超市调改爆款优质产品的典型代表。2025年1月以来,梅见新年酒在盒马、永辉等新零售渠道实现多个万元店,在KKV增长高达300%,多个新零售渠道实现了翻倍增长。
除此之外,浙江商源、贵州兴义、福建糖巢、杭州地达等超商大商已经陆续与梅见建立了合作。
渠道变革成为梅见现象的重要观察维度。超商大商用真金白银投票,也代表着对新酒饮品类消费价值的认可。近年来,梅见越来越高频地在酒水消费的主流场景里出现、在这些主流大商们亲身参与的饭局中出现,这让他们产生了“市场正在巨大变化”的强烈体感。
在新场景、新渠道的共同作用下,消费市场的代际轮动已成定式。随着酒业步入“新常态”发展,谁能持续创造差异化的消费价值,谁就能在结构性调整中赢得先机。梅见的从小众到主流之路,市场正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