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全球平衡发展之道:世界经济都是结构惹得祸,中国经济可以为全球提供流动性

国际社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在全球化的下半场全球宏观政策怎么协调?二是全球贸易投资的开放,未来的前景会怎么样?三是寻找新一轮全球化或者全球化下半场全球增长的新动力是什么?
2015-12-12 17:45 · 投资界综合     
   

  秦晓:全球平衡背后的经济结构,流量改善存量恶化

全球平衡发展之道:世界经济都是结构惹得祸,中国经济可以为全球提供流动性

  (图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招商银行原董事长秦晓)

  秦晓:各位早上好,我在有限的时间里点一下题。讲全球平衡之道,首先要从再平衡说起,因为已经有失衡发生了,所以,我们才讨论平衡的问题。失衡,再平衡,最后走向平衡,首先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贸易项下的和经常项目下的平衡。这个指标的后面是经济结构,是发展模式,它可以带出来。

  今天的平衡有流量和存量之分,流量是当年的盈余或者赤字,存量是累积的东西,*个用现金流量表,第二个可以用资产负债表看。流量得以改善,存量继续恶化。

  IMF曾经对平衡,特别是贸易项下的平衡做过一个定义,定量化的指标,如果顺差占GDP的6%以内,算平衡,逆差4%以内也算平衡。这两个指标在金融危机之前很多国家都突破了,中国首当其冲。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已经快速降到3%,完全是符合的。日本顺差几乎变成0。大宗商品国家还是有顺差的,但因为商品价格的降低,这两个指标也降低了很多。现在大概只有德国超过6%,美国还保持比较高的逆差,但它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3,总体来讲,我们有理由乐观一下,看到不平衡在改善。

  再看看存量,因为流量的改善,存量没有逆转,存量还有惯性,还在恶化。比如美国的对外净负债一直保持GDP比例的高位,美元将来加息之后,它的存量、流量的问题还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的出口会受到影响。简单说一个结论,流量的改善是看得见的,但是在相当程度上,是需求萎缩的结果,特别是逆差国家需求萎缩,而真正的结构调整,增长模式的改变并不显著,所以还不能过分乐观。存量依然恶化。

  真正的平衡之道,还要回归到结构调整,增长模式改变,高顺差的国家要去过剩产能,如果去研究一下过剩产能问题,我们进展很缓慢。由于顺差减少引起的不良资产恶化,企业债务问题变成新的问题。高逆差的国家要降低消费者和财政的债务,要增加储蓄率,这都是非一日之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些新的问题:*,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平衡,尽管全球化放缓了,但最近搞得比较热闹的是区域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最典型的是TPP。总体来说,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会另辟蹊径,中国和双边、多边都在做,但也有一个反面作用,它会改变贸易的流向和相关加工业的配置,会产生贸易流失,会使得进入这个区域组织和没进入区域组织的分化加大,在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会产生分化,这是我们比较担忧的。我想,全球的贸易平衡最终要回到全球的多边合作协议,区域协议只是中间的一个过程。如果区域协议越走越远,这并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第二,需求端和供给端的问题。需求端是凯恩斯的理论,是短期的,它对长期结构调整、对增长模式的改变有什么作用,凯恩斯没有说过。需求端就是短期刺激有效需求。供给端是个长期增长理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叠加,短期的问题有,长期的问题也有。既然是叠加,因此需要在两端之间有一个均衡,一方面要应对经济连续衰退,四年多了,要争取让经济企稳。另一方面,通过结构改革开创新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均衡,不要倒过来倒过去。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