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被误解的李宁:错失*纠错点 将回归“李宁”

采访中的李宁,多是谨慎而拘谨的,不过每当你认定他的风格就是如此这般时,或者话题逐渐严肃起来时,他会突然幽你一默,避开话锋,也让你窥见老男孩般的内里,依旧青春的捣乱基因。一旁跟不上频道的人,会因措手不及而有些发懵。
2012-07-24 10:46 · 网易财经     
   

  据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报道,“我今天正对你释放”,言毕,李宁咧嘴一笑,酒窝乍现,神情颇为愉悦。 当时我们正在谈论他一手创立的李宁公司目前遭遇的困难,作为公司创始人,他是否考虑向资本市场释放信号——他将更多介入公司的业务?一反此前的字斟句酌,他的回答直接得超乎预期。

被误解的李宁:李宁将回归“李宁”

  他似乎颇为满意自己的回答能带来的数秒钟的停顿,他调整了坐姿让自己更舒服些,加深了笑意,有一丝“恶作剧”得逞的意思。在前一天的采访中,他说他从来不是一个内向低调的人,相反,他是广西体操队里最调皮的队员,他离内向稳重,是相去甚远的。“性格总体上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只不过因为年纪大了,有了孩子、家人要养,有了企业,这么多事情要想,总归人会变得沉闷一点,但是总体来讲,内心还是比较青春的。”

  采访中的李宁,多是谨慎而拘谨的,不过每当你认定他的风格就是如此这般时,或者话题逐渐严肃起来时,他会突然幽你一默,避开话锋,也让你窥见老男孩般的内里,依旧青春的捣乱基因。一旁跟不上频道的人,会因措手不及而有些发懵。

  青春、激情、梦想,对于59岁的人而言,总体上是年轻而矫情的话题。不过,59岁的李宁不介意在2012年多谈谈这些话题。他说一个好的企业家,和好的运动员一样,要充满激情;而他还在激情地追逐一个梦想——创造一个伟大的中国品牌, 他觉得这也应该是李宁公司的目标。

  再迟钝的人,也应该意识到他确实在释放信号——李宁回归“李宁”的信号!

  一个半月后,他现身香港发布会。7月5日,李宁公司宣布高层人事变动: 张志勇不再担任李宁公司行政总裁(CEO)一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PG合伙人金珍君调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执行副主席;在新人选到任前,董事长李宁与金珍君共同承担CEO职能,共同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同一日,他发邮件给全体员工,邮件里写道:“过去几年,我较少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今天,我非常高兴地向大家报告,我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公司管理和发展战略当中去。”

  对于创始人复出,资本市场作出积极反应,当天李宁公司股票上涨超过8%。

  取舍

  一位在2011年离职的老员工认为资本市场雀跃得有些早了。高层调整的公告出来之后,他叹了口气说:“太迟了。”在他看来,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中,李宁公司错过了*的纠错时点。2011年,整整一年,李宁公司利空频出:订单下滑、高管离任、库存积压,公司内部弥漫着质疑和无措的情绪,却没有人站出来分析原因和给出对策。纠错上的犹疑和胶着,进一步拉大李宁公司与耐克的距离,也让本土的竞争对手步步逼近。

  2011年6月,李宁公司宣布COO郭建新、CMO方世伟以及负责电子商务业务的总监相继离职,这家公司发起的“90后李宁”的品牌重塑也因此宣告失败。月底在鄂尔多斯开完董事会后,回到北京朝阳公园旁的一个茶馆里,张志勇对我说,他问过李宁对他的期望是什么,或者说衡量CEO是否称职的原则是什么,李宁的回答是不要以权谋私。张志勇认为以这个标准衡量,自己是称职的。而他留或是走,取决于董事会,不是他自己的决定,他更愿意把这个公司做好。

  李宁并不太愿意公开讨论公司在过去一年半间的行差踏错,他强调说,花了几个月时间,“志勇和董事会大伙一致认为这是引入新团队的*时机”。但他也承认,虽说过去两年间,李宁公司一直在寻求变革突破瓶颈,但在一些决策的执行上不那么坚定,“或者说取舍不那么清晰和坚定”,例如业务结构上壮士断腕的调整与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取舍,又例如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平衡,还有渠道策略调整与经销商的战斗友谊的平衡。

  是否换一个CEO,也是众多取舍中的一项。

  到目前为止,张志勇是李宁合作最久的搭档。张志勇的职业生涯里只有一个雇主,即李宁公司。他服务李宁超过20年,在2001年取代陈义红成为李宁公司的总经理、李宁的新搭档,一晃11年。

  李宁从商有一个颇为独特的风格:一直以来,他总有搭档,从李纪铎,到陈义红,再到张志勇。这些人很大程度上替他消化了日常经营管理事务的繁琐。李宁说他自己是一个随性的人,早年在运动队里,时常因为过于随性而“吃不了兜着走”。

  天性里的落拓不羁,使得李宁*无法像传统商贾热衷于锱铢必较或是对生意的事兴趣盎然,“你让李宁待在办公室,我敢打赌,两个月他就会快疯了。”张志勇曾经这么评价。运动员生涯影响了李宁的个人爱好和性格塑造,例如,他热衷慈善和体育事业,对于商业,他并没有骨子里的热爱。 这令他对倡导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一直情有独钟。“我除了最初的几年参与,后来十几年就是逐步往后退”,李宁希望自己能够推出一个管理平台,以吸引非血缘关系人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网易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