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店面设在二楼南洋风格的建筑内,来新加坡做生意,适应是*课。(图片来源:张圆摄)。
人力成本高企 海底捞将店址设在新加坡的黄
金地段:克拉码头。该地段属
旅游热点,临新加坡河,风景独好,旁边是新加坡最热闹的酒吧区、临河海鲜店。租金不菲。人均消费在50新币左右(约250元人民币),在新加坡,海底捞的定位自然也属中高档
餐饮。
“你们月薪怎么样?忙不忙?”笔者在海底捞用餐时,试探布菜的服务员。
“一千七左右。其实不算特别累,一个人负责四桌客人,跟别的店比起来,海底捞对员工的要求更高,需要非常细心。你想加入吗?”她时时不忘帮公司解决劳务问题。
一千七新币的月薪,还未包含奖金,对服务业而言,这个工资在新加坡算偏高水平。与国内的劳务成本相比,海底捞在新加坡的人工成本高出几倍。
但一千七的工资水平,在新加坡对外劳颁发的就业准证中,尚属WP(Work Permit)。今年开始紧缩的外劳政策中,WP这类准证最不易通过申请。
外劳政策与企业发展的博弈 海底捞在劳务签证上遇到的难题不是个案,它是企业发展遭遇外劳政策紧缩时的一个缩影。
新加坡人口500多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100多万。资源少人口密度高,外来人员的增多,让本地人感到生存空间被挤压,工作机会被外人抢占,文化不同摩擦不断,外劳议题一度成为去年大选时的关键词。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下滑至六成,总理李显龙主动减薪,这都与公民对外劳政策的不满关系密切。
照顾握有选举权的本地公民,新加坡政府不得不考虑紧缩外劳政策。收紧后,外籍员工的增幅已从去年上半年的3万6800人下降至今年同期的3万4100人,除建筑业外籍员工较去年同期上涨近一万人外,其他领域的外籍员工增幅则从3万1200人锐减至1万8600人,减幅近40%。
尽管工作准证被拒的情况大大增加,但从以上数据看,新加坡对外劳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紧缩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当属新加坡本地的中小企业。
外劳减少了40%,企业
去哪儿找人填补?许多本地企业感到“人不够用”的压力大增,有些商家通过调薪20%来吸引本地人,但仍不奏效。据新加坡中小型企业九月份的调查显示,近八成的本地中小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30%的中小企业考虑移址到外地,以解决劳务问题。
企业发展、国民生活质量、外劳政策这三方的博弈也导致了外劳与新加坡的矛盾升级。近期发生的SMRT巴士司机罢工案就是明证。
辛苦而升迁空间有限的工作本地人不愿干,3000块新币不一定招得到本地人洗碗。(可参见本专栏文章《新加坡一万五难招洗碗工》)企业更希望聘用任劳任怨、能吃苦且听话的外劳。外来务工者则要面对本地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雇佣关系不对等的生存压力。加之紧缩的政策,更加重了企业在应付这类问题时的负担。
如何平衡?从国民心态,企业管理,到政府政策,新加坡还需要走一段长路来调整个中关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