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 Facebook自身的 TimeLine中,Instagram和Snapchat是二个转折点。如果说年中遵循硅谷法则收购照片分享老大Instagram,意味着Facebook终于意识到自身在移动上的危机,那么年末以12天速度抄袭照片分享新星Snapchat,则将Facebook推到了十字路口:会不会变成腾讯?Facebook在2013年将变得不明朗。
二个有趣现象
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Instagram在移动互联网早期(2010年10月登陆iOS)横空出世,以滤镜为利器,在照片分享领域迅速聚拢起人大量年轻用户。Snapchat崛起于移动互联网爆发期间,以“阅后即焚 ”模式,被年轻用户追捧,甚至被誉为“Instagram杀手”。
如果说Instagram威胁到传统PC强者Flickr,引领在移动端照片分享的潮流,那么,在Instagram的光芒下,Snapchat还能在照片分享领域创新,也是非常难得。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是一个非常革命的行业,也是创新随时能迸发的领域。这也会给创业者和创新者巨大压力,因为如果不创新,就和可能迅速被取代。
Facebook同时与 Instagram与Snapchat产生交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式也是非常有意思。
在以7.15亿美元将Instagram收入帐下之前,Facebook的境地微妙。简单讲,一是Facebook尚无一款纯移动互联网基因的产品,而是还停留在将PC产品迁移到移动平台,比如Facebook客户端,Facebook Messenger,等等。这反映的是Facebook找不到移动互联网的节奏,产品过重,创新不足;二是Instagram如果继续成长,就有可能威胁Facebook。简单理解,Facebook最初也是以看照片起家。因而,在当时,Instagram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今年8月,Instagram的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730万,首次超过Twitter。
不过,当时Facebook还显得不急不躁,或者说还在攻关各种IPO事宜,因而Facebook祭出了收购这一应对之策。收购其实算硅谷比较认可和遵循的“大鱼吃小鱼”方式。不可思议的是,在今年4月收购Instagram后,Facebook一个月后推出了自己的照片分享应用Camera。
然而,在收购Instagram,乃至IPO后,Facebook依旧没有厘清自身在移动互联网的重心究竟应放在哪?急于变现?还是做好产品?照片分享社区还是即时通讯?不过,有一点必须承认,Facebook在HTML5上战略失误,导致贻误先机。
时间不会等你,创新也不会离了你不转。就在Facebook还在彷徨时,2011年7月在iOS上线的Snapchat以阅后即焚模式,切入照片分享,一年间火速蹿红。10 月底,Snapchat宣称每日分享超 2000万快照,而 Snapchat的投资人当中,投资过 Instagram的 Matt Cohler赫然在列。因而,Snapchat一度被认为是 Instagram杀手:更年轻,更让年轻人痴迷。
反观Facebook在收购Instagram后,在变现压力下,昏招不少。比如年末的收费服务协议风波,目的是为拓展广告。收购整合难题已然摆在扎克伯格桌前。据AppData本周五称,Instagram的日活跃用户(将Instagram帐户连接到Facebook的用户)数量已由一周前的1640万减少至1240万。Instagram还是曾经贴着创新标签的产品吗?
Snapchat的潜力和独特价值让苦无良方的Facebook进退失措。慌乱之下,章法大乱。北京时间12月18日,Poke在App Store,之后一天迅即登顶App Store免费榜首。一时全球瞩目。然而争议的不是Poke的快速上榜,而是它居然是Facebook完全山寨Snapchat推出。更有消息称,Poke的开发只花了12天,扎克伯格还亲自参与代码,包括亲自为推送配音。
最初,Facebook强大公关能力,以及媒体的好奇心,Poke山寨论调淹没在一片讨论其对Facebook的互补价值之中,比如Techcrunch专栏作者德鲁·奥兰奥夫将Poke中限时私密交流的信息,称之为耳语,价值高于公共场合的大吼。“技术上不会被阅读、查看或听到的私密耳语,Facebook希望追踪这种重要的社交信号。”
然而圣诞节前后,国外媒体对Facebook抄袭的讨论和指责开始爆发。与此相应,Poke在App Store国区的排名不断下滑,跌落至50名开外,远低于Snapchat。这是对创新者Snapchat的肯定,更是对Facebook的嘲弄。
站在十字路口
TheNextWeb在Poke发布后,曾评论称,这可能意味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Facebook竞争策略发生改变:不再花高价收购,而是转为跟进开发,而Poke是*个试验品。而一位网友更是嘲笑,Facebook终于发现,抄袭别人的创意远比收购别人的创意来得便宜——而这,是腾讯从诞生就一直在做的事情。
腾讯在中国靠山寨拿到微信船票,但Facebook是在美国硅谷,这是不可否认的差异。
Facebook事实上是在打破硅谷巨头的游戏玩法 ——一个大公司去抄袭创业者的创意。如果扎克伯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赶上移动互联网创新的脚步,或许大错特错了。且不问硅谷是否吃这一套,单就背后折射的Facebook创新的匮乏和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质疑,就足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了,比如品牌危机,不再是创新公司;人才的流失,更严重的是,那些曾期待在Facebook为理想工作的人,是否还会愿意加入。
此外,相比2012年谷歌等公司不断推出新应用。如果不算Camera和Poke,Facebook今年仅发布了一款iOS App,还是to B而非to C,累计也只有5款iOS App。
Facebook已走到十字路口。
Snapchat联合创始人曾调侃 Facebook: “真诚地欢迎 Facebook”(Welcome, Facebook. Seriously )。这句话和苹果 1981年在某期华尔街日报上刊登的整版广告如出一辙,当天整版广告的大标题是 “真诚地欢迎 IBM”(Welcome, IBM. Seriously ),在这之后不到 6年, IBM的个人电脑就宣布停产。
Facebook重演IBM上述命运吗?希望不会被预言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