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成立至今,滴滴出行已经走过三个年头。用滴滴出行CEO程维自己的话来说,滴滴“把别人十年的路在三年里走掉了”,到今天滴滴出行已经由一年前的1000名员工扩张到5000名员工。
快速的业务发展和市场抢滩让程维和滴滴始终被危机感环绕。他将这种危机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像是原来没有开过车的人一上路就开到200迈,一路上遇到的事情都是*次,包括找投资人、线上业务、线下业务、政策、国际化。
“我们内心是有危机感的,甚至是很惶恐的,担心我们到底能不能够服务好用户,能不能够驾驭得了这个平台,能不能对得起用户、投资人和团队。” 程维近日在接受腾讯科技等媒体专访时如是说。
而在发展战略上,程维表示一是滴滴一直在思考钱以外的竞争力,比如用户体验,比如大数据的技术壁垒;二是在国际化发展上则更希望通过合作和投资的方式实现本土化。
钱很重要,但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滴滴快的在最初的烧钱大战让人印象深刻,也迅速普了人们对于手机叫车软件的认知。正如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所说,“烧钱可以给平台带来高规模。做出行平台,一定要靠高规模,这样才能拉动整个平台的效率。”
今年情人节,传闻已久的滴滴快的合并一事终于落下帷幕,同时也掀起了中国互联网领域老大老二合并的风潮,包括随后的美团和点评、携程和去哪儿、世纪佳缘和百合网。回顾当时所做的决定,程维表示“这是个非常正确的决策,如果没有当时的合并,就没有今天的滴滴出行。”
关于合并,程维表示这不仅仅是结束了市场的长期消耗,更重要的是从战略层面上能够更快地去做创新。
事实上,滴滴快的合并后不久,就上线了定位于出行共享的顺风车,随后相继推出滴滴巴士、滴滴代驾等新业务。由此,滴滴出行离“建设中国*出行平台”的目标越来越近。
可以说,滴滴快的合并之后,新的滴滴出行在中国出行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滴滴可以就此高枕无忧,比如中国优步的威胁依旧还在。今年8月滴滴出行完成了30亿美元E轮融资,而中国优步此前也宣称完成了B轮融资,二者的新一轮烧钱大战或将一触即发。
但在程维看来,除了融资之外,还有更多值得关心的问题,滴滴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钱以外的竞争力。在他看来,这种竞争力体现在用户体验和大数据技术壁垒。
而即便是在早期的补贴大战中,滴滴也在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为了让司机和乘客接受和习惯线上支付这种方式,滴滴在司机和乘客之间建立了一个中间账户,由滴滴先把钱垫进去,如此一来,乘客一旦付款,司机就能马上接到车款的到账提示,而不用担心不好对账的问题。
“体验是因为滴滴规模带来的网络效应,滴滴是更大的平台,我们的网络效应可以给司机更多的无缝的订单衔接,可以让乘客更快地叫到车,云端更适合中国的调度引擎技术。这些都不是钱能够改变的。”程维说。
与Uber的战略差异:通过合作、投资加速国际化
对于滴滴,很多人愿意将其描述为中国版Uber。但在程维看来,二者从来都是不一样的公司。比如,滴滴对自己的定位是做一站式出行平台,而Uber对专车的关注度显然更高。程维更愿意将Uber看做是专车领域的对手,Uber具备的全球化视野和野心也在促使着滴滴更加快速成长和全球化。
这种定位的差异化取决于中美市场的特殊性。滴滴一开始以打车软件做起,到今天中国有80%的出租车被互联网连接起来,然而这在美国、在欧洲都是不曾发生过的。
程维表示,在美国多数人通过自驾或者专车就能基本解决出行问题,但中国城市的布局、人口密度等注定了中国汽车保有量远低于美国,中国人也不可能通过自驾或专车的方式完全解决出行问题。“必须还有很多的像顺风车模式、巴士各种方法来解决人中低层,普通上班族上班的需求。”
起初的定位的不同,也导致二者在后来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在Uber在中国市场追赶滴滴的同时,滴滴也在海外市场开始追赶Uber。不过与Uber直接在中国成立单独的运营实体中国优步的做法不同,滴滴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主要通过直接投资Uber的竞争对手来完成。目前,滴滴已对东南亚的GrabTaxi进行了投资,还与Lyft组建联盟,让两家公司的用户能够使用相互的服务。
滴滴以合作、投资的方式进军海外市场,程维表示这背后有其逻辑所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用户特点、文化、监管层面都有所不同,如果不能足够本土化那么将面临很大挑战,通过投资和合作的方式则能够更加了解当地的特点,滴滴要做的就是和本土创业者分享技术、经验、资本。
除了需要面对公司内部本身的危机感和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来自监管部门的挑战也是滴滴需要面对的。对此,程维并不避讳。他表示,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发生一些小的冲突,但整个行业的确是在向良性、信息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出租行业有很多弊病,程维将互联网改造传统出行问题比喻称“触动冰山一角”,现在则是开始破冰。“我们一切的目的都是让出行更美好,同时让整个城市的效率更高,以此为标准重构一个新的交通出行行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