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篇文章看懂如何切入VR:先看热闹,等日本美国搞明白VR怎么能快速挣钱,再下手

VR这一下又跨越到了一个虚拟现实的场景里去,现在对国内的这种研发公司的技术挑战会非常大,先看看热闹吧,等日本、美国说明白了VR怎么快速挣钱,我相信中国的企业搞他们还是很容易的。
2016-03-30 19:36 · 投资界     
   

一篇文章看懂如何切入VR:先看热闹,等日本美国搞明白VR怎么能快速挣钱,再下手

  米粒影业CEO季耀辉

  米粒影业季耀辉:VR不是趋势,VR已来

  米粒影业到现在为止是一个年轻的公司,做原创影视起家,大概是500人的规模,目前除了影视业务之外,还开展了玩具业务、游戏业务等。

  我们的第一部影片是2014年上映的,这部影片一经推出就在全世界35个国家上市并上映,海外全球六大发行机构之一的环球影业来帮助我们做发行,这意味着中国人能不能做出极高品质的被全球市场欢迎的动漫电影?完全可以。我们用一堆好莱坞的技术+大牌为我们的项目服务,既然人才是可以全球化的,IP当然也是可以全球化的。

  我们的制片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在好莱坞做过无数成功影片的人,为什么跑到中国来做一部中国影片?”他认为他做的所有产品都是面向全球的,只要能够走到人们心里。这就回到什么是IP的问题,一万元买回来的IP和一千万元买回来的IP,一定是一万元买回来的IP更加赚钱吗?不一定。我们深深相信其实IP是一个用户情感的载体,既然是一个载体,当然承载着用户的行为。在游戏里,我们称为用户、玩家;在延伸品市场,我们称他是消费者;在电影里,我们称他是观众。说一千道一万,最终你的IP、你的故事角色,你所营造出来的这个事件,它能够走到用户的心里去,能够承载用户的情感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对我们来讲,理念就是打破地域的国界,包括技术的局限,我们要做的是泛文化的产品。

  今天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我们越和海外公司、艺术家们交流合作,越深深地感到这一点自信和自豪,原因在哪里呢?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充分庞大,中国的资本市场现在充分活跃,中国影视包括游戏的市场和体量,已经可观到没有任何一个好莱坞大牌或者行业里面功成名就的,可以忽略这一块。所以说我们生活在非常好的年代。

  为什么我们现在眼界开阔了,采用符合全球最新理念的家庭娱乐的产品,来提供给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眼界跟十年前不同了,获取信息资讯的手段跟以前不同了,有了资本的支撑,有了我们现在本土成长起来的大量的技术人员、创业人员,人才的资源、市场的环境都为我们营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更加没有理由说有任何的懈怠,我们要用100%、150%、200%的努力,做出符合这个时代对我们要求的,配得上我们这个时代的产品和我们的企业文化。

  VR已来

  米粒做了非常多的尝试,从今年1月1日开始,三个月之前我们第一个线下体验馆已经开业,现在几乎是天天爆满的状态。上个星期,我们在商场内的、嘉年华形式的、可移动的体验馆版本也已经开业。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发投入以及商业的尝试,我们的体验馆结合了硬件的设备、软件的开发和集成,在电影当中广泛使用的动作捕捉的技术来实现人和场景的互动、人和人的互动,又结合了我们的电影IP。

  我们有一个电影是硬科幻的影片,我们也把这个IP植入到VR的体验当中,如果大家有机会去上海的话,欢迎大家到我们的体验馆来看一看。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感受和经验、想法,现在很多不管是硬件、还是技术、SDK等,其实还有不完善、不完整的一面,所以我们在过程当中自己也填平了很多的坑,做了很多的研发。很幸运的、让我们很自豪的是,我们做出来的体验还是让受众、让用户尖叫的、兴奋的。收入挺好的,不光是体验馆的收费,连旁边米粒的咖啡厅都因为场馆的开业收入翻番,这是一整个能够带动商业热潮的行为,它不是一个趋势,它已经到来了。

  关于跨界

  在跨界这件事情上,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大家表面上看的到米粒在做影视、做动漫、做游戏、做VR,也做玩具。刚才张总说的一句话特别好,要想清楚我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如果是这样的就没想清楚,如果想清楚你应该会非常明白你为什么要做跨界,公司内部会用另外一个词来形容这个事情,我们叫做协同。

  我的影视级的画面、我的全球艺术家的创意能力,他们设计世界观的能力,是不是能够让我的VR内容技术更加有竞争力?我在VR上面的技术开发和我影视内容这样子的IP输出,是不是能够让我在游戏方面更有竞争力?我在游戏方面的积累、我的VR技术的应用,是不是让我的玩具产品更有乐趣,更加为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带来欢乐?这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接下去就是我已经积累的资源,已经取得优势的这些领域,如果确实能为我在即将踏入的这些领域奠定我的竞争优势,起码逻辑上的竞争优势,那才是我敢于投入、敢于抢先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关于这件事情我们主要的思路不是为跨界而跨界,而是一种协同。

  我们相信一件事情,我们能够达成的目标,能够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样子的公司,中国公司并不比欧美的厂商要差在哪里,他们是领先于我们,但是他们会一直领先于我们吗,永远领先于我们吗?不会的。但是我们也不相信一件事情,我们不相信捷径,没有捷径的,如果你觉得这个趋势很好,如果你觉得这是很好的方向,投身进去,你扎实地把工作做好,不是说你觉得这是很好的模式,逻辑上成,这件事情就成了,这是无数个细节堆积起来的,所以看清楚了、想明白了就勇敢地做下去,这就是我们整体的想法。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03/2016033039515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