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一个食品行业的泰斗级人物。他的名字你或许没听过,但他的产品你一定吃过,因为他是双汇集团的掌门人。
今年已经76岁的万隆,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48年。从44岁担任厂长开始,他用30年时间将一个资不抵债的小型肉联厂,发展成全球*的猪肉供应商,被誉为中国肉类工业的教父。但他却谦虚地说,自己不过是个杀猪的。
历史上,因为杀猪而出名的人不在少数,例如西汉的樊哙、三国的张飞,但把杀猪做出全球影响力,并成为世界500强的,万隆还是*人。
惊动了公安局长
万隆是土生土长的漯河人,1940年出生,高中未毕业就当上了铁道兵。复员后,被分配至漯河肉联厂,也即是双汇的前身,历任办公室办事员、副主任、主任。
1984年,万隆通过职工投票,成为漯河肉联厂*民选厂长。上任伊始,他就面对两个棘手的问题:关系户和偷窃。
那个年代,国营企业有很多关系户,不少人干活指望不上,还一天到晚抱怨,严重影响士气。
万隆很清楚,如果不把他们换掉,就没法做任何事情。因此,上台之后,他就干了一件大事,将这些“害群之马”清除出厂,同时推行能者上、庸者下,奖金向一线工人倾斜。
这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很快在厂内引发一场地震,万隆也因此面临各种人身威胁。有人打电话到他家,还有人往他家扔砖头,甚至有人拿刀当面恐吓他。
万隆不为所动,依旧坚持方针。当了几年铁道兵的他,早就练成了钢铁般的意志。
在他上任前,工厂由于疏于管理,偷窃横行。一头猪杀下来,四个猪蹄不见了。万隆对此深恶痛绝,他撂下狠话:过去偷也好,拿也罢,咱们既往不咎,今后如果再发现,*次留厂察看,第二次坚决开除。
有员工看明着拿不成,就改为暗偷,藏在衣服或雨鞋里。万隆怒了,每天下班后亲自守在厂区大门口,挨个搜身。很快就揪出不少惯犯,并当场开除。
有一次,他一口气开除了15个人,把当地公安局长都给惊动了,对他说:“老万,你一下开除这么多人,要和我打个招呼啊。”
库房是偷窃的重灾区,某个市领导的侄女在那当保管员,把公家的东西拿出来卖了,钱装进自己的腰包。万隆发现后,毫不留情,果断将其开除。
因为做事强硬,万隆得罪了很多人。多年后他感慨:幸亏把企业搞上去了,否则我的下场比谁都惨。
2分钱救活一个厂
万隆接手前,漯河肉联厂连续多年亏损,到1984年资产只有460万,负债却高达530万,属于典型的资不抵债。
之所以是这种局面,除了偷窃横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生猪价格还没有放开,企业没有定价权,农户们都把猪交给当地屠宰场。这导致很多上点规模的企业,长时间没有猪源,只能停工待料。以漯河肉联厂为例,一年到头干不了三个月活。
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企业就没有出头之路。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提高收购价,让更多的农户把猪送过来。可这在当时是违反政策的事情,谁都不敢去触碰。
万隆很焦虑,一边是企业无法正常开工,另一边是好几百号人等着发工资,“每天早晨起床,就得考虑烟筒冒不冒烟。”
不能再这样下去,万隆思前想后,决定冒一把险,去碰碰这条政策高压线。上任第二年,他就宣布搞议价猪收购,每斤猪肉的收购价格上调两分钱。
在当时一潭死水的市场上,这看似不起眼的两分钱,如同投向广岛的原子弹一样,立刻引爆了农户的情绪,他们争着抢着把猪送过来。没多久,漯河肉联厂就扭亏为盈。
但万隆也很快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省领导听说这件事后,很不高兴,说他私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让他马上去省里汇报。
对此,万隆早就有心理准备,他风尘仆仆赶过去。领导们见到他,气不打一处来,正准备口诛笔伐,没想到万隆先开了口:过去搞统购统销,淡季时每个月亏十八九万,现在搞议价猪收购,当月就实现2万元利润。
领导们可不吃这一套,接着敲打他:这事应该先打招呼,等上面精神再说。
万隆反驳道:如果你们不准搞,可以发个文件,亏损由省公司负责,我马上停下。
一句话把领导给噎住了,没办法,只好让他接着干。
这年底,中央宣布价格改革,万隆的做法也变得合法化。这个时候,当地管理部门想囤积猪肉,等春节时卖个高价,于是通知肉联厂,储备1500吨猪肉。
万隆不同意这种做法,根据他的调查,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如果不及时卖出,必将损失惨重。为了说服对方,他趁着气温骤升,把主管领导请到冷库。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猪肉,领导也不得不承认万隆的判断是正确的,主动提出尽快把猪肉处理掉。
应该说,万隆是幸运的。当时,漯河是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窗口,上面对企业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否则就他的那些做法,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如果我在河南其他城市,能不能干下来,还真是很难说。”万隆后来感慨道。
我从不小打小闹
猪肉价格放开后,漯河肉联厂算是被搞活了。但提高收购价,这谁都会,其他企业开始纷纷模仿。这时,万隆把目光投向国外,他通过生产分割肉,将生意做到了前苏联,肉联厂的销售收入从1984年的1000多万增加到1990年的1亿多。
然而好景不长,1991年随着前苏联解体,肉联厂失去了一大财源,经营再次陷入了困境。万隆不得不为肉联厂寻找新的出路。
有一次,他在火车上看到有旅客吃火腿肠,当时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万隆觉得这东西不错,未来肯定有很大的市场。回到工厂后,他决定上马这个项目。
但他的决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原因很简单,该项目投资高达1600万,一旦失败,工厂几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省领导也好言相劝,怕他动静太大闪到胳膊。
万隆不甘心,自从当上厂长那天,他就准备好了干一番大事。为了说服领导班子,他给出了两点理由:*,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未来肉制品消费会成为一个大市场;第二,虽然市场上已有春都、双鸽等品牌,但还没形成规模,恰好是个机会。
大家一听,也觉得在理,转而支持他。万隆终于可以甩开胳膊干了,他不但从日本、德国、瑞士进口了10条世界一流的生产线,还把质检员的权力提高到厂长之上,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架势。“我从不小打小闹。”万隆说。
1992年,漯河肉联厂*根火腿肠问世,万隆将它命名为“双汇”,这也成为整个集团的名字。此后,双汇火腿肠的生产线以每年20条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其他同行,仅用六年时间就实现了产销量*。
到2000年,双汇的销售收入已发展到60多亿,成为中国*的肉类加工基地。
今天再回首,当初若不是万隆顶住压力,上马火腿肠生产线,双汇的历史恐怕得改写。而这样的反对声,一直伴随万隆的职业生涯。
1998年上马冷鲜肉项目时,万隆遇到了同样的麻烦。由于生产线昂贵,一套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很多人反对,说万隆杀的是金猪,不可能赚到钱。但万隆坚持要上,因为他看到的不仅是一款产品,而是整个行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潜力。
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屠宰业都是一把刀、一口锅、一杆秤的模式,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中间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导致细菌滋生,影响了猪肉的安全。
冷鲜肉采取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完全克服了热杀肉的诸多弊端。结果,设备投产当年就赚了几百万,第二年赚了2000多万,此后是1亿元、10亿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