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被指“暴利”的漫游费终于要取消了,一文回顾它的前世今生

不久前,中国移动宣布,预计到今年底将停止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钛媒体报道《长途漫游费要被取消,运营商向“数字化”转型》)。联通发布年终业绩时,也谈到了取消漫游费的问题。
2016-08-22 16:30 · 钛媒体  宁宇   
   

  漫游费的反转

     (1)谈到漫游费的问题被媒体和大众关注,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刚。

  这个李刚并非河北那位因子成名的李刚,而是曾任广东移动和北京移动的总经理,后任联通副总裁的通信圈知名人士。李刚熟悉业务,成绩卓然,曾经有媒体人士著书《电信赢家》,专门以李刚打造的广东移动为案例,讲述通信运营商的那些事。在转任联通副总裁之后,李刚力主推出国内运营商*款长市漫合一的套餐,并在北邮做过一次报告。就是这次报告,将漫游费这个话题送到大众面前。

  据报道,李刚给北邮的学生上课,期间提到2005年中国移动年漫游费收入大约为49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联通的漫游费只有几十亿元而已,因此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如果用漫游费来撬动中国移动比较划算。

  490亿,这个天文数字把大家都惊倒了:原来漫游收入这么高!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媒体援引此事,认为这是运营商不愿意取消漫游费的根本原因。其实,这是李刚总乌龙了,那么运营商的漫游收入是如何计算和列支的呢?

  用户漫游主要占用的是被访地资源,因此无论是主叫还是被叫,每分钟0.60元漫游费中的80%(每分钟0.48元)被访省;而归属省要承担向用户收费的责任和风险,分得20%(每分钟0.12元)。

  用户漫游时,如果发起了长途呼叫,那么长途发起地就是被访地,由此产生的长途费就应该算是被访省的收入。而如果漫游时做被叫,等同于从用户归属地发起一个长途呼叫,由此产生的长途费应该算是归属省的收入。

  在总部每月出具的漫游结算单中,既有“漫游结算收入”也有“漫游结算支出”,前者是漫游来访,后者是漫游出访。而里面填的数字,都是80%的漫游费加上主叫长途费,是省公司的“漫游结算收入”。

  所以,漫游收入到底是多少,有好几个口径:数额*的口径是包含了漫游费(每分钟0.60元)以及漫游时产生的全部长途费,这是漫游业务带来的全部收入。其次是漫游结算收入,包括漫游费的80%和主叫长途费,这代表着被访地的漫游结算收益,或者用户归属省的支出。第三个口径是每分钟0.60元的漫游费的累计,是按照计费原则对自动漫游通话费的累计。第四个口径是每分钟0.20元的累计,是因为漫游费比本地资费高出来的那部分费用。李刚总说移动的漫游收入有490亿,到底是哪个口径呢?

  移动对联通推出的长市漫合一商旅套餐进行过评估,结论是这样的套餐不会对中国移动产生本质性的冲击。退一步讲,就算是移动被迫跟进,也只是免掉用户漫游时附加的那两毛钱,并不会对移动的收入和利润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对当时李刚总的说法并不在意。

  事后证明,有两点没有预料到的。其一是这种说法在联通内部引起强烈反响,此事之后李刚总在联通声望大振,联通在市场营销方面信心十足,搞的风生水起;另一个是媒体大众对这个数字耿耿于怀,将其作为中国移动暴利的典型案例,自此之后漫游费成为随时拿来攻击运营商的把柄。

  (2)如今市场的情形,和十年前有了很大变化,虽然漫游费对收入影响不大,但在维系市场价格体系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联通的商旅套餐算起,运营商在市场上公开销售长市漫合一的套餐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三家基础运营商都推出了多价位多档次多组合方式的套餐,供客户选择和使用。最初这些套餐的目标客户群是经常旅行的高端客户,后来资费结构越来越简化,资费标准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客户也选择这类套餐。3G时代,联通又率先将全网统一资费作为主打产品,电信和移动随后跟进,发展至今,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都不再区分本地还是漫游,不再区分是不是长途,甚至连漫游时的被叫长途费都不收了。

  如果用户选择这样的套餐,漫游费是否取消就和你没有关系了。这样的用户有多少呢?请那些咒骂漫游费的媒体人士和评论者看看你们自己的账单,运营商还向你收漫游费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