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理想国
按照张勇的说法,海底捞与富士康一样,员工大都是80后、90后的农民工。他们农村长大、家境贫寒、缺乏教育,加上背井离乡、受人歧视。但在海底捞工作待遇不高、劳动强度更大,员工不但没跳楼,还能主动、开心地工作,不得不说是一个管理的奇迹。
张勇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要“公平”。海底捞的每个人都需要关心与被关心,这基于一种最基本的信念——“人生而平等”。只要做到这点,员工便会视海底捞为家,甚至为此拼命。
平等从管理层开始。张勇自己就干过火锅店里的所有杂活,其他管理人员都从底层做起。张勇觉得,这样的领导,才能真正和员工打成一片。就像袁华强,进海底捞时只是个门童,洗碗工、厨师、领班、会计干了个遍,一步步干成大区经理、集团董事。榜样的力量最无穷,大家都从草根来,只要自己肯努力,便会诞生成长的奇迹。
每个海底捞员工,都憧憬着在这家蓬勃成长、不断扩张的企业中获得人生进阶的好机会。员工升迁三条路:管理线,可升为大堂经理、区域经理;技术线,成为功勋员工,待遇仅次于店长;后勤线,成为文职人员或技术开发人员。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进阶机制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与诱惑。对缺乏机会的农民工来说,往往很难通过教育或经商迅速改变命运。于是,海底捞的工作成为在城市中改变人生的新机遇。2007年,门童出身的海底捞董事袁华强就在北京望京买房置业,成为“用双手改变命运”的*例证。这样的情况并不少,所有大区经理,几乎都是袁华强的人生翻版。
张勇说,我就是要让他们相信:海底捞能帮他们实现梦想。只要肯努力,学历、背景都不是问题,他们身边榜样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未来。
张勇知道,好员工是海底捞*的资产,一定要尽心照顾!为此,他不惜打造出民营企业中的“理想国”。
当绝大多数餐饮企业服务员都租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时,海底捞却煞费苦心地规定:必须给员工租小区房,不能是地下室;空调热水、电视电话、电脑网络要配齐;宿舍距店面步行不能超过20分钟;夫妻都在海底捞的,要尽量提供单间房;宿舍还要专门配保洁阿姨。仅住宿一项,海底捞每年就开支巨大。
吃饭更不用说。海底捞为员工又特聘厨师,一天三顿鸡鸭鱼肉不重样,还有面包酸奶当宵夜。
张勇见过不懂事的农民工,为了好得快,加倍乱吃药。所以员工生病了,会安排专人照顾,同事帮带饭,领导来看望。另外又明文规定,只要是员工直系亲属,得病无钱医,公司管到底。
海底捞的员工工资在业界属中等偏上,并不是最高。但张勇会通过每月给员工父母寄几百块奖金的方式,将企业、员工与家庭的情感巧妙联系在一起。子女在海底捞做得越好,父母拿的奖金就越多。张勇想用这种方式,给农村的员工父母做成个养老保险。另外,这笔钱还能帮张勇稳定军心:员工要是在海底捞不好好干,父母就拿不到这笔钱,立刻会帮自己好好管教。如此草根的民间智慧,不禁令人绝倒。
为了解决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张勇在简阳投资千万建了所学校,员工的孩子可以免费上学。而店长级别的高管,则可以把孩子弄到北京来。
员工福利大大压低了海底捞的毛利率。但张勇觉得,不能把盈利当成*的事,员工劳动强度大,海底捞所能提供的仍然不够,只能说尽力而为。而员工的反应则很直接,有这么好的发展平台和员工福利,能不好好工作吗?
这正是张勇想要的。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员工们同样期盼过上体面舒适的生活,并愿意为追逐梦想而努力,用双手改变命运。
信任的力量
与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家相比,张勇的生活一度潇洒得不可思议。他没有办公室,不太爱上班,把海底捞的战略、班子、价值观确定后,也就每周开几次会,剩下的时间就看看书、旅旅游、看着小区退休老头打麻将。连公司的财政大权都基本上交给财务总监,不怎么管批钱的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授权,成为张勇的管理风格。照他的说法,高管们要是谈不下来的合同,他也谈不下来。
人们觉得董事长该干的事,张勇几乎都不做。IDG曾找他谈过风险投资,他还挺烦人家,因为很多细节他一问三不知。海底捞的权力被分散在了整个管理层,连普通员工都有权给老主顾免费送菜或果盘,甚至能给不满意的客人打折乃至免单。这在其他餐饮企业中简直不可想象。
这种奇葩的授权方式,大概缘起于一碗汤圆的故事。
多年前,海底捞北京牡丹园店刚开业,因为生意不好,早早黑了灯,只有个值班的服务员。那天张勇正好来巡店,遇到个50多岁的男人冲进来,原来这人低血糖,不吃东西就要晕倒,服务员马上做了碗汤圆救了急。
客人很感谢,坚决要给钱,服务员则坚决不收,跟他说要不下次来吃火锅吧!
服务员并不认识张勇,客人走后张勇便好奇地询问服务员这么做的缘由。服务员说,一碗汤圆成本不到一块钱,请他权当打广告了;万一他跟别人说起海底捞的好,马上就赚了。
张勇记住了这事,并关注着事情的后续进展。结果完全印证了服务员的话:那个男人是某证券公司老总,他回单位后就下了个文,要求公司今后餐饮只能报销海底捞的发票。这事让张勇的印象极为深刻。
任正非曾说过,“要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张勇敢给员工免单权,就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和尊重,也会给客人带来*的消费体验。当然,不可避免地会有害群之马,一旦被发现,这样的人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实际上,海底捞就发现过“吃单”的员工。他们有时会趁着公款请客或客人不审单的机会浑水摸鱼;或者跟收银说给客人免个菜,却背地里收了客人全款。但海底捞的管理层都草根出身,对这些伎俩一清二楚,看到店里对不上单的情况超出范围,就知道有猫腻;而奖励举报人制度,很快就会把具体的人挖出来;要找证据怎么办?很简单,找人吃两顿“钓鱼执法”,就能找到最确凿的证据。
有人认为,权力会摧毁人,却不知道权力也能锻炼人、尊重人。一旦把权力交给员工,头脑就开始迸发智慧。这一点,让张勇自己都始料不及。
实际上,海底捞为人称道的诸多服务细节,比如提供橡皮筋、眼镜布、手机袋等,都来自员工创意。只要觉得可行、靠谱,就会相互交流,大面积推广。像手机袋被就称为“包丹袋”,因为创意是一个叫包丹的员工想出来的,海底捞用命名的方式体现出对他的尊重。为了鼓励创新,海底捞甚至还会给员工“知识产权费”。
当然,世界并不*,权力下放了也会出问题。海底捞有个工程部长在一个改造电梯的问题上,就因为想给公司省钱,折腾了20多万改造失败,最后还是要换新。这种事在别的企业里*会被狠批,但张勇却没处罚:人家又不是为了贪污,还是为了给公司省钱。要是上面光想着处罚,下面就会只想着掩盖。每个决策,不管谁做,其实都有风险。企业犯错很正常,我们能容忍,而且必须容忍。
有些事张勇想得特别开。他不明白的是,有些老板不管什么事,都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他更喜欢自己去玩,让别人来干。很多老板很累,把下属的活都干完了,人家还照样拿工资。何苦呢!
就这样,海底捞如日中天地继续火爆着。然而物极必反,很快一连串始料不及的事件接连发生,令张勇措手不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