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换“锅底”
“海底捞体”、“勾兑门”等一连串负面事件发生后,张勇已深切感受到危机四伏。这种担心并非没道理,以前店少他能亲自把控。如今家大业大,上百家店面靠层级把控。一旦有严重问题未及时发现,十几年心血可能瞬间毁于一旦。
以前,张勇躲避风投,不愿靠压低员工福利来满足资本利益。但企业上规模后,他不得不考虑上市的问题,理由则令人心酸:海底捞是个平民公司,没根基、没背景。现在生意越大,麻烦越多。如果是上市公司,碰到惹不起的人和事,就能多一层保护,至少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会帮帮我们。
这并非张勇博取同情,海底捞在各地曾遭遇过各种无理纠纷。甚至有黑社会头目拉来60多人进店打砸,上百海底捞员工为护店奋起反击,结果反被公安机关拘捕关押的事例。碰到这种事,张勇总是急得不知所措,四处求人托关系。有次病急了乱投医,竟求北大教授黄铁鹰这样的教书匠帮忙,让人哭笑不得。
张勇希望,等商业模式可复制且能盈利后,就打算让海底捞上市。但要上规模、有效率,海底捞就必须流程化、制度化。不过,这样的海底捞,还是以前的海底捞吗?
在以往的媒体报道中,海底捞以员工亲如一家著称,员工流失率仅有10%。但近年来,随着规模扩大,有新员工进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有报道称新员工流失率曾达70%。对此,张勇无奈地表示,问题一直存在,这或许是最初媒体报道的选择性偏向,“家文化本身是他们的想象”。张勇坦言,我不太相信一个人在加班工作时还会发自内心地笑,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让那些不爱笑的人出局,剩下的就都是会笑的。
杨小丽是将海底捞扩张至西安的悍将。当年在西安打百人大群架,她敢站在头前与黑社会头目对峙,眼皮都不眨,为海底捞敢豁出老命。但她也坦言,刚来海底捞时常被老员工嫌弃,被指使着吃苦受虐啥都得干,哭过好几次,这才熬出头。
当然,张勇对员工确实好,愿意为他们提供*的福利待遇,哪怕降低海底捞的利润率也在所不惜。但他又敢于自黑,“他们把我想象的太好了,我就是个资本家”。
张勇从不讳言海底捞的盈利模式。他把钱花在员工和客人头上,让员工开心、顾客满意,形成口碑,从而让品牌和销售构成良性循环。这笔钱在别的企业里,可能就是笔巨额广告费,只不过海底捞把它花在了员工和顾客头上。这笔账,张勇其实算的很清楚。
对任何老板来说,企业的首要使命是活下去。海底捞的管理层和外界都对做大海底捞兴趣盎然,但张勇近年来不再无忧无虑,总担心海底捞的生死,甚至官网上都赫然写着海底捞的两种死法:一是管理出问题,死亡过程持续数月乃至上年;二是食品安全出问题,明天就关门。
焦虑逼迫着张勇四处学习、整日思考。华商韬略梳理资料显示,张勇去美国考察,回来就大刀阔斧改革员工薪酬体系,改为计件工资;为提高单店效率和盈利水平,又引入分店竞争分级制,搞起了末位淘汰;为提高食品安全性,海底捞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建立物流配送和原料基地,集中处理食材,改善食品供应链……
巨大的颠覆性变革,在海底捞内部掀起惊涛骇浪。原有的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两大考核标准,完全被业绩考核所取代。海底捞的伊甸园时代渐渐过去,内部文化则面临新整合。有人据此调侃,海底捞已踢翻了自己的“老锅底”,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学?
但张勇显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举旗占山头,要靠兄弟姐妹一家亲的义气;如今海底捞是两万人的“正规军”,不可避免要靠流程、靠制度、提效率。尽管企业高管们会制订出一些愚蠢的制度,扼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却是规模化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张勇的努力是,在更规范、更标准的同时,尽量减少这样的愚蠢。
如今,张勇依然强调“用双手改变命运”,前提是必须学会改变。世界在变,海底捞在变,张勇则逼迫着所有人跟着改变。
2016年7月13日,海底捞旗下的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在港交所正式上市,让人们见识到张勇变革带来的真正成效;而另一子品牌“蜀海”,也上市在路上。
应该说,海底捞过去的成功,更多是建立在“忠义仁孝礼智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充满了亲情化、人性化的关爱管理和人情世故的包容体贴。这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缺失,因而彰显着可贵,并唤醒了人们对人性化管理的深刻意识。而要真正建立起一家规模庞大、永续发展的现代企业,西方的流程制度与规范化动作,更是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将海底捞做成一家“以中为本”但又“中西合壁”的企业,显然是张勇正在努力的方向。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