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资本追着“AI+教育”跑,很多人都慌了

不管怎么说,教育的‘慢’有它的合理性。新科技又不是白衣骑士,仅靠技术的一己之力,谁也颠覆不了。教育行业在慢慢改变,但在他们的分享中,都提到了教育行业的“不变”——AI不会改变教师的地位,更不会取代老师。
2018-06-07 11:24 · 亿欧网  殷缘   
   

  这几年,大半个教育行业的钱仿佛都在追着“AI+教育”跑。

  远的不说,就这两个月——慧科集团斩获D轮融资的当天,同时公开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及“人工智能AI+”教育解决方案;作业盒子拿到了C轮1亿美元融资,说是要实行“基于自适应学习场景“的AIOC战略;盒子鱼得到了史带集团和新东方青睐,C轮融资后,终于完成了AI学习系统的布局……

  疯狂撒钱的刺激之下,很多人都慌了。有人吐苦水:在这个一切都飞速消逝的2018年,我究竟要不要追“AI+教育”这个风口?怎么追?就像当年错过互联网,我会不会在风云流转之间,又错过了一个时代?

  亿欧最近与近数位教育行业大咖探讨了“AI+教育”的行业现状,将思考汇集成文,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启发。

  狂热:AI渗透60家教育企业,这个领域即将大爆发

  关于未来,关于教育,关于科技,我们有很多想象——

  “未来人类教育*的变化,就是机器人老师的出现。大家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一切,未来都可能成为现实。机器人能跟人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它可能既是数学老师又是英语老师,还可能是化学老师、体育老师。”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在接受亿欧采访时,曾如此描绘他对未来教育的想象。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张熙,拼图资本创始人王磊也表示,“现在的教育场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而未来教育的*形态,可能完全是人机之间的交互。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模拟真人,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学习方案。”

  在蓝象资本投资总监王凯峰看来,“学生获得个性化教育,随时随地根据自己所需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老师成为真正的灵魂工程师,不用再做机械化重复工作”是未来教育的两大*趋势。

  一起科技创始人刘畅也和亿欧总结了未来教育的趋势:“从技术上讲,未来教育是老师传授知识、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以AI为代表的智能教育,则以“陪练”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思维模型和知识图谱,帮助孩子摸清现状,看到未来。最终所有的学生不仅学习到知识,还能培养终身受用的技能。”

  ……

  在这样的期待下,以AI为代表的智能教育在教育圈自然受到热捧。老牌玩家要转型出击,而行业新兵也蓄势把竞争推向新维度。亿欧此前发布的《盘点丨60家企业押注AI,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就是这么火》中,就系统地为大家介绍了目前布局人工智能的数家企业,很多读者反馈,业内还有更多玩家都已经在默默布局。

       “AI+”似乎已经成了教育行业的一场全民狂欢。然而喧嚣与躁动之中,传闻中的颠覆并未到来,人工智能,还是人工多于智能。有人吐槽“大面积的收割没出现,可见AI是教育行业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场试验”、“这明显就是新一轮的‘钱生钱’大赛嘛,一群人在过山车上自嗨了一把。”

  反思:假“AI+教育”的套路,真“AI+教育”的维度

  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AI”是飞机大炮,面对教育行业的“刀耕火种”,有着*的竞争优势,然而结果却是,新技术被不性感的教育行业狠狠地上了一课。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AI无所不能?朗播网创始人杜昶旭解释了原因:“这几年,由于计算能力的增强、互联网带来的可用数据量指数级增加以及部分算法的改进,大家都感觉AI变得越来越牛,但事实上,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AI 的基础理论基本没有本质变化和突破性的进展。”

  卫哲曾说,90%以上的公司都是“伪”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的“AI+”也有很大的水分。桃李资本合伙人姚玉飞直言不讳地批评,现在市面上的“AI+教育”很多可能并不是真的“AI+教育”:现在的“AI+教育”产品很多都还不成熟,但一些公司,产品只要有涉及一些类似于测评或者识别的功能,就敢直接号称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事实上,“AI+教育”还有很多拦路虎。

  一是数据不足。一起科技创始人刘畅强调,教育AI的核心是数据与算法模型,算法模型上,现在大家的差距并不算明显。所以目前数据是绝大多数教育公司面临*的问题。人工智能需要海量精准的数据,并且样本数据越连续越好,越准确越好,但现在无论是从线下转到线上,还是从题库、1对1教育方向切入的教育企业,都在数据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二是数据无法进行有效评估。慧科集团首席战略官陈滢认为,AI+教育的主要障碍是教育行业的学习数据还未形成闭环,某些重要环节仍然缺失,比如学习过程数据,知识点掌握情况数据等,所以现阶段利用AI无法形成有效评估来推动学习改进。

  三是AI如何确实地落地教育场景。符号树创始人徐安邦表示,K12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在学校,而学校还保持传统的学习模式。所以AI的落地,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一起配合,这个不容易把握。

  除此之外,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表示,AI发展的过程中,机器如何实现跟人进行一些情感上的交流也是问题之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需要很多的情感交流。

  热潮之后适当回调,挤出泡沫可能更符合行业发展规律。但这个时间要多久?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可能只需要三到五年就可以初见成效。

  慧科集团首席战略官陈滢强调,现在很多围绕教育的应用,或多或少已经在使用AI,整体呈现碎片化特征。真正大规模、系统化、标准化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至少要在三年后。

  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则表示,大约在五年之后,AI会可能会对教育行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和改变。除此之外,在未来,脑科学、大数据等等其他新技术,都会一一与教育行业相结合。

  拼图资本创始人王磊也有同样的认知,“从AI技术的整体发展来看,成熟的速度已经超过人们的预期。AI跟教育的结合也是在加速的过程中,呈现出指数型增长的趋势。在五年之内我们就会看到一些非常有实质性的一些探索。”

  好几位即将踏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坦言,现阶段技术赋能教育的确还不够成熟。但他们积极地布局“AI+教育”,是想在教育行业发起一场升维竞争——我们除了想要重新定义教育行业、定义老师,还想在将整个行业的竞争逮到更高维度的无人区。

     “就像是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和草原上的万马奔腾,艰苦前行、风光独好。”

  进化:AI+教育,各路兵马到底要拼什么?

  虽然人工智能成熟落地教育行业还有一段距离,但“AI+教育”的崛起之势已初显气候。对于大多数教育行业从业者来说,理性的审时度势与埋首耕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AI+教育”的进化之路上,各路兵马到底该拼什么?

  首先,人才必不可少。论答CEO王枫认为,人才是企业的主要竞争力之一,AI+教育企业的比拼,是AI人才,教育专家、工程师团队等全方位的人才竞争。

  其次,数据、服务、用户体验都非常重要。在桃李资本合伙人姚玉飞看来,持续的研发、强大的数据、丰厚的资金以及从业人员对技术和教育的理解,都会是“AI+教育”的壁垒。

  另外,企业必须保持教育的本心以及创新力。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表示,今天有AI,未来还会有别的新技术出现。但是对任何企业来讲,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那些能更快地拥抱新技术、更快采用新技术的公司会发展得更快。

  不管怎么说,教育的‘慢’有它的合理性。新科技又不是白衣骑士,仅靠技术的一己之力,谁也颠覆不了。教育行业在慢慢改变,但在他们的分享中,都提到了教育行业的“不变”——AI不会改变教师的地位,更不会取代老师。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只是知识的提升,还有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对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这些,AI都无法胜任。”

  结语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AI+”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时代向另外一个时代前进的接力区。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才是我们要一直把握住的那根接力棒。

  纵观这几年“AI+教育”从潮起到潮盛,资本的助力毋庸置疑。但资本送粮有时尽,自我造血才是真。如果想跑到最后,不管AI如何“+”,还是得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回归到“怎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初心上,不然科技再炫、概念再好,依旧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附:智能+教育企业名单(如有遗漏企业或投资机构,欢迎联系作者补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