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孙正义的千亿野心:拆解日本历史最大规模IPO

12月19日软银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超过200亿美元。这个曾占集团日本过半收入的部门,创造了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IPO,并将正式扮演起投资业务的输血器。
2018-12-20 08:34 · 微信公众号:棱镜  王丹薇   
   

孙正义是个乐于谈论未来的投资人。为了供养未来愿景,他将软银集团旗下移动部门“软银”独立上市。12月19日软银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超过200亿美元。这个曾占集团日本过半收入的部门,创造了日本历史上*规模的IPO,并将正式扮演起投资业务的输血器。

和孙正义接触过的人都会提到这位韩裔日本人的野心和激情,而在欧美公开场合露面时,因为语言的差异,略显慢节奏的英语表达,成为霸气性格的润色剂。

2017年,在接受前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主席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采访时,孙正义复述了自己45分钟内为该基金融资450亿美元的往事。

孙正义于沙特副王储默罕默德·阿里·贾丹(Mohammed Ai-Jadaan)一见面边说道,“王储先生,您*次来日本,我想给你一份来自东京的礼物,一万亿美元!”

当默罕默德疑惑地注视孙正义时,他接着说,“要得到这一万亿美元,您需要先投入一千亿美元。”随后孙正义解释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梦想怎样与沙特政府的“愿景2030”契合,以及如何帮助沙特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沙特王储当即为孙正义的梦想买了单,开出450亿美元的支票,支持*期接近千亿美元规模的“愿景基金”。

多年来,孙正义一个个投资周期中,数次走向*,又数次跌入低谷。他19岁时,立下豪言状语:“20岁要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资金;40岁决一胜负;50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

2017年,60岁的孙正义在一次软银集团财报会上,介绍完自己的愿景基金二三四五期的计划后,仅为多年的努力打了百分制28分的成绩。坐拥千亿资产的孙正义说,“我本可以成就得更多。”

天使还是恶魔

2014年9月6日,也许是纽交所近年来商界大佬密度*的一天。一众投资人,企业家在这里见证阿里巴巴IPO。人群中,个子不高的孙正义并不起眼,身边没有随从,偶尔和身边的人聊两句。

1999年给阿里巴巴的2000万美元注资,变成了580亿美元。当腾讯《深网》把话筒递到他面前时,这位狂赚3000倍回报的投资人说,“我见到马云*面,就想投资他了。”

孙正义在欧美媒体中的形象既鲜明又模糊。2016年10月14日,孙正义牵头成立了愿景基金(Vision Fund),投资方汇聚沙特主权基金RIF、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软银集团、苹果公司、富士康和高通等,资金规模高达930亿美元。

今年五月的一场活动上,孙正义对外宣布自己已经和投资人进行了接洽,将推出第二支募资规模达千亿美元的愿景基金,最早明年启动。9月27日,彭博商业周刊报道,孙正义计划每两到三年募集成立一只1000亿美元规模的新基金,并每年向初创企业投资约500亿美元。

高调的融资节奏伴随着阔绰的出手。向孙正义寻求过投资的创业者有过这样的描述:在硅谷的软银办公室中,幸运的可以通过电话和身在日本的孙正义对话的创业者,常常简述不到10分钟的项目计划,就会被孙正义打断。

“停一下,我了解了,你需要多少钱?”,开门见山。

得到拟融资数字后,孙正义往往会给出高出4到5倍的提议,如果这时创业者反而磨磨唧唧起来,孙正义便会“威胁”称如果不接受,那就把那些钱砸给对方的竞争对手。

一掷千金不是成功的保障。虽然愿景基金仅成立一年,就投进了包括WeWork(公共办公空间公司),Arm(英国芯片公司),Slack(办公软件公司)在内的多家独角兽,但是硅谷仍没有完全对愿景基金的愿景认同。

一位硅谷投资人对腾讯《深网》说,“孙很有野心,但是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投资逻辑,吹高估值也破坏了硅谷的投资环境,这样的无逻辑资本闯进来,是有毒的。”

专注中后期投资的愿景基金的投资比率在5%左右,远高于硅谷其它投资基金。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印钞救市,市场流动性增大,一级市场水涨船高。而2018年起,流动性缩水,已经出现初创企业此前的虚高估值无人买单的情况。

孙正义经历过自由落体般泡沫破裂的精心动魄。1999年至2000年之间的互联网泡沫之前,孙正义的个人财富曾短暂地超过当时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用他本人的话说,当时他的财富积累速度达到每周增长100亿美元的惊人状态。

互联网的*次狂欢戛然而止,软银公司的股票跳崖式下跌99%,孙正义损失了700亿美元,差点破产。

然而,现在的孙正义今非昔比。将软银打造成投资公司的过程中,他在全球各大投行挖人,德意志银行前金融衍生业务投资部门主席Colin Fan,瑞士银行前高级董事Rajeev Misra都被孙纳入麾下。

有着资本和人才加持的孙正义,再也不是当年踩在纸壳箱子上对着两个临时员工宣讲自己梦想的小个子创业者了。

我不是通讯公司

在日本提起软银,大多数人的*印象为日本通讯三巨头之一。而早已瞄准创新市场的孙正义,一心打造一个未来的科技帝国。“抹去”自己通讯公司身份的方法,却是将通讯业务推到前台。

也许是逻辑反拧,软银股票的超额认购不到两倍,让承销商心急如焚。为了吸引个体投资人,软银表示将给予投资人健康的红利收入,这对日本股民来说颇有吸引力。一位券商曾分析,日本股民一般不看公司长期的基本面,分红多是最有吸引力的。

然而,软银和日本通讯行业的近期表现,并不能说服投资人。在上市前非常重要的造册时期,12月6日,软银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的服务中断了四个半小时。

行业方面,虽然通讯业在日本的利润空间大,但在不久的未来,却受到不小的政策利空影响。受到此前日本政府压力的影响,11月初,竞争对手NTT Docomo宣布,将从2019年4月起,将手机计划的价格至多下调40%。分析师预计,软银和另一家日本移动运营商KDDI也将大幅降价。通讯相关概念股一夜暴跌。

除了价格因素,投资人在面临软银的移动业务和投资业务时,也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从股价走势看,软银集团的投资人并没有打算为孙正义或一意孤行或杀伐果断的转型买单。

分析师预计,今年软银通讯业务的运营利润将达到7000亿日元(约62亿美元),这和愿景基金的部分投资相比,只能算得上毛毛细雨。

愿景基金的早期投资尚称得上成功。今年5月,沃尔玛以两倍的价格从软银集团手中接盘后者去年刚刚投资的印度电商公司Flipkart;市场预计,软银以480亿美元估值投进去的Uber,如果上市的市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

孙正义富有激情,打过交道的人有过这样的评价:他有时靠直觉做决定。也许正因为如此,外界对这个千亿帝国仍有迟疑。一位硅谷投资人对腾讯《深网》说,愿景基金的*风险,也许在于孙正义本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棱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