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那个从腾讯翻出1300亿美元的美国人

到2019年,网大为在腾讯工作已达18个年头。这18年中,他大部分时间孤身在外,远离组织,在腾讯新落成的大厦赢来举世艳羡时,他依然在美国一个教堂改造的房子里安静地办公。
2019-02-04 10:15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包涵   
   

曾经有一个机会,把3200万美元,变成1300亿美元。当搜狐、联想集团、雅虎中国、TOM、金蝶等等,一一蔑它而过,一个20多岁的美国人,在一家中国的网吧里,把它捡了起来。

网吧里的商机

2001年1月,深圳华强北赛格科技园。

一个美国年轻人乘着破旧的电梯,来到了二栋东四楼的一间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当时正聚集着全深圳最焦头烂额的一伙人,他们手握一个已经拥有几千万用户的软件,却掏不出钱来为它再多买哪怕一台服务器。

几个月里,他们四处找钱,四处碰壁,拜访过中国当时所有已上市的门户网站,均被拒。

互联网深冬,没人愿意花几百万美元去买一个他们认为“找几个大学生三个月就能做出来”的东西,即使对方已经是“贱卖”。

这款无人问津的软件,倒是引起了那个美国年轻人的注意。

自从他在中国的网吧*次看见这款叫做OICQ的软件后,就注意到,这只企鹅已在社交生活里无处不在:客户们的电脑桌面都装着这个客户端,跟他们交换联系方式时,他们除了会留下电话,还会甩给他一个OICQ号码。

彼时,他正在中国寻找优质的互联网项目,直觉告诉他,这只企鹅就是机会。于是他决定去软件的开发公司——腾讯科技亲自看看。

在腾讯的办公室,美国人用流利的中文自我介绍,他是南非MIH集团中国区的副总裁,中文名叫网大为,在互联网有所作为的意思。

腾讯创始人们呵呵了一下,表示并没听过这家公司。

MIH是南非*的付费电视运营商,也是国际著名的传媒投资集团,当时已在美国纳斯达克和荷兰阿姆斯特丹两地上市。他们1997年进入中国,还投资了脉搏网、华体网和易富财经网,但在国内却并不为人熟知。

网大为提出:腾讯如果愿意被收购,MIH正好在中国有家企业要IPO,他们可以被装进去一起上市。

创始人们再次微笑着婉拒了:为什么要让一家南非公司来收购腾讯呢?

在*次聊天的几个小时里,网大为预感到这次合作可能没戏。

兜比脸干净的腾讯创始人并没像他预想那样急于将自己变卖,他们礼貌地与这个从天而降的外国金主保持着距离,表现得相当“随缘”。

但交谈中,网大为还是得到了一个关键的数据,当时的腾讯用户量是5000万。

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同期给出的2250万中国网民数的2倍,以至于网大为的*反应是,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老外好骗?

而腾讯则淡定表示,他们只看自己服务器上的数据,服务器上是多少,他们就报多少。

一位叫马化腾的创始人坐在电脑前,给网大为看腾讯的用户增长曲线——每天新增用户数是50万,相当于欧洲一个城市的人口。

虽然首次谈判被拒,但网大为还是感到此行颇有收获。

至少他终于知道,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装在那只小小的企鹅里面,OICQ可能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平台。而腾讯当时借助移动梦网开通的“移动QQ”业务,很可能让这家公司实现盈利。

腾讯团队有理由自信。

最伟大的交易诞生

从被腾讯创始人送出门口那一刻,网大为就开始为下一次见面搜肠刮肚。

他趁机对马化腾说,这次自己一个人来深圳,人生地不熟,不如他们下班后一起吃个饭?

马化腾同意了。

这是一次异常关键的饭局。

晚上,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喝着茅台,聊着人生,放松的腾讯创始人们开始展现出和白天办公室完全不同的幽默一面。

微醉中,网大为也向对面的几个中国人敞开心扉:他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直四处游历。16岁去日本留学,1994年来到中国。当时在民族大学读书的他,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真实状况,*次走进云贵乡村。那里的经济面貌一直触动着他,让他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事,让中国与世界经济更好地融合……

这次聚会,使原本冰冷的商业谈判有了温度。散局的时候,马化腾松口,明早还可以去公司再谈谈。

网大为承认,这次机会被他视若珍宝。当晚,尽管喝了不少酒,他的大脑还是保持高速运转。

第二天,仍在那间办公室,网大为提出了新的方案,MIH在美国还投资了一个叫OpenTV的公司,是做电视软件的,腾讯如果愿意和它合作,可以实现在电视里发QQ消息的功能。

对面一伙人的表情终于有所松动。

网大为顺势向腾讯的痛点发起冲击:MIH以前有个董事是美国在线的CEO,美国在线1998年收购了ICQ,如果腾讯愿意一起合作,他们可以帮腾讯了解当时全球用户量*的ICQ是怎么玩的,还能襄助腾讯拓展海外业务……

就这样,双方的谈判打破了僵局。

尽管当时周遭充斥着“OICQ无价值论”,网大为还是在这次深圳之行中,亲眼发现了这只企鹅的能量。他决定屏蔽杂音,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直觉,相信常识。

几轮沟通中,MIH和网大为都表现出极大诚意,最终慷慨地给出腾讯6000万美元的估值,并默许了马化腾团队对控制权的坚持。

2001年6月,MIH购买了腾讯当时46.5%的股份。腾讯的两个投资方中,电讯盈科手里的全部股份被收购,IDG的股份也只剩下7%,MIH为此总共支付了3200万美元。

靠着这笔救命钱,腾讯绝地翻身,同年就成为中国互联网*家实现盈利的公司,从此平步青云,走入巨头之列。

网大为的慧眼独具在乘以时间之后,也成为了传奇。

十几年过去,腾讯已是坐拥3万亿港元市值的*;MIH在这笔交易上的收益也已经翻了4000倍,成为地球上*钱、且最伟大的投资。

如今的MIH敢毫不羞愧地承认,它在中国取得的投资成绩,连默多克都自愧不如。

而曾经错过腾讯的大佬们,则抱憾不已。

王功权说,过早地卖掉腾讯,是IDG多年来“巨大的心痛”;前TOM CEO王兟也透露,错过腾讯是他的终身之憾,2001年他曾想过与MIH来场正面硬杠,“我要是硬拍板,也就把事情给做了,但TOM内部反对的声音很激烈,我没坚持下来……”

沉默凌厉的海外买手

网大为频繁出入华强北那段时间,不少腾讯员工都以为这个跑前跑后、献计献策的老外已经加入了腾讯。

在与MIH的交易达成后,腾讯团队也正式向网大为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一同参与创业大计,替腾讯拓展海外业务。

就这样,网大为离开了传媒巨头MIH,从腾讯投资人摇身一变,成了鹅厂员工。他愿意加入的原因只有一个:这个团队的人“够聪明,够远见,够酷”。

网大为坦言,那段一起奋斗的日子是他最开心的时光,开心到甚至不想回家,也开心得根本不会想到钱。

加入腾讯后,网大为替公司坐镇硅谷,每六周从美国飞深圳一次,成为当时腾讯和海外市场的*接口。

网大为还帮马化腾解决了几个大难题。

他先是凭一己之力,以仅6万美元的成本,帮腾讯从美国商人手里买下梦寐以求的www.qq.com的域名;后又促成了腾讯和谷歌的合作,让腾讯顺利挺进搜索领域;2006年,他还牵手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厂商,在其产品中预装手机QQ,让腾讯在日后的智能手机时代到来之前就占尽先机。

与此同时,网大为在游戏领域为腾讯打下的江山,更堪称功劳卓著。

▲2013-2017年腾讯游戏收入情况

2003年,在要不要做游戏的问题上,腾讯的创始人内部发生分歧。虽然马化腾认定网游是个不可错过的机会,但也有高管直言:腾讯还没有做游戏的sense(感觉)。

从2003年到2007年,马化腾一直在这个陌生的领域里进行艰难的试水。

网大为坚定地支持马化腾。在他看来,中国的娱乐业发展日盛,用户对网游存在真实的需求。只要需求明确了,剩下的,只是如何切入的问题。

2007年,习惯用常识来解决问题的网大为,再次为腾讯扮演了“关键先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洛杉矶的Riot Games打算开发一款类似DotA的游戏,于是积极鼓励腾讯参与该公司在2008年的融资。

2011年,在他的协调下,腾讯又以16.79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的大多数版权。至此,腾讯拥有了欧美*的电脑游戏开发公司,更将全球最火爆的游戏《英雄联盟》纳入囊中。

对Riot Games的成功收购,极大地鼓舞了腾讯做游戏的信心。

2012年,腾讯以3.3亿美元并购了全球知名游戏公司Epic Games的48.4%股权,2016年又以86亿美元并购了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创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并购案。

如今,腾讯早已建立起全球*钱的游戏帝国。2017年,其游戏总收入达到181.2亿美元,相当于第二名索尼和第三名苹果的收入总和。

与腾讯在国内低调务实的风格一脉相承,网大为在海外也很少开盛大的发布会,或是搞市场活动。他和他的五人团队四处游猎,定期造访各大风险投资公司,一旦有看准的项目,就会迅速下注,甚至不惜用资金猛砸。

如今在硅谷,网大为已经是声名显赫的影子投资人。

投资未来

2014年,网大为在腾讯有了一个新头衔:首席探索官。

这意味着,腾讯一统游戏江湖后,功成身退的他终于可以将目光从互娱事业中转移出去,去看看基因学、太空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更广阔的领域。

除了腾讯员工,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著名的洋高管还是一位摇滚音乐人。

2016年,网大为发布了自己的首张原创音乐EP《物种起源》,他用这张专辑去探索人和宇宙的关系。

在其中一首《forever》中,他讲述了一对爱人在太空中两个不同星球各自终老的故事,“他们永远无法见面,却仍有一个连接点可以相互联系,像是量子纠缠的感觉……为此我在前奏里加入了叮叮叮的声音,就像太空营地的信号……是不是很疯狂?”

网大为喜欢音乐,因为音乐可以让他保持感性。

“我的大脑在工作时主要考虑利润、职业、理性,但是在弹琴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感情。这时再去思考未来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灵感,我喜欢这种感觉。”

生活里的网大为衣着朴实、热心公益、吃素,开电动汽车。为了省掉不环保的矿泉水瓶,他每天随身携带一个装着过滤器的塑料杯喝水。

在他的口中,人们很难听到当下互联网那些热点、应用爆款、或者风口。

尽管从不谈论这些,却没有人怀疑,他是腾讯帝国最富远见的*之一。

2005年,由网大为率先在腾讯内部普及的“用户价值”概念,后来被整个中国互联网奉为圭臬。“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至今仍是腾讯的经营理念,被马化腾屡屡提及。

网大为自己也承认,他在腾讯的角色就是鼓励所有的高管去挑战假设、变换思路,不断向外推动腾讯的边界。

如今,每有公开场合,网大为都会呼吁,未来科技公司和资本市场的目光,应该更多聚焦“地球级”和“人类级”的问题,而不是眼下已经过热的外卖、视频和比特币开发等领域。

而他现在在硅谷为腾讯投资的,正是人类的未来。

在太空科技领域,他投资了微小卫星运营平台Satellogic;在医疗健康领域,他投资了致力于癌症早期筛查的Karius、Grail和Guardant Health等生物科技公司;交通领域,腾讯领投研发电动垂直升降飞行器的公司Lilium;为应对粮食短缺问题,他又投资了创新企业Phytech……

通过投资,网大为将这些“地球级”和“人类级”的创新,源源不断地注入腾讯的血液。

“腾讯现在的不少产品是为了满足人的大脑的,比如信息、娱乐、社交。在未来10年,腾讯的使命应当是用技术改善整个人类的生活状态。”

到2019年,网大为在腾讯工作已达18个年头。这18年中,他大部分时间孤身在外,远离组织,在腾讯新落成的大厦赢来举世艳羡时,他依然在美国一个教堂改造的房子里安静地办公。

然而凭借内心的坚定,他为腾讯在毫无根基的海外市场趟出一条血路。

在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和前小米副总裁雨果·巴拉等互联网圈的洋高管们纷纷宣布离职之际,很多人好奇网大为这位“最稳”洋帅还会坚持多久。

他对此的回答是:“除非Pony对我说,算了吧,不要再考虑这些人类面对的挑战了,我们已经忙不过来了。那么这也许就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但我希望待得再久一点,给这个世界带来多点改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