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驰了几年的幼教行业,最近被踩下了急刹车。
2018年11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2019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对已经开办的营利性幼儿园,将在2019年9月底前完成相关手续。
两份文件的出台,确定了学前教育“公益化”、“普惠化”的发展方向。作为资本市场里曾经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早幼教资产上市通道被切断,盈利空间被压缩。于是,一场改写数千万家幼儿园命运的“大变局”正式上演。
刀斩落地始末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公立幼儿园的建设速度赶不上城镇化速度,民办力量上场缓解儿园数量不足的困境。但渐渐地,民办幼儿园从“补充”变为了“主流”。截至2016年末,国内幼儿园总量超过23.7万家,在校人数超过4410万,大约有75.1%的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就读,接受正规幼儿教育。其中,41.5%的学龄前儿童是在私立幼儿园接受早教服务,占比超过公立幼儿园的33.6%。
民办幼儿园的快速发展让资本嗅到了市场机会。到了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将民办教育产业的教育资产划归为经营性资产,为民办教育产业对接资本市场扫清了障碍。
身处整个蓬勃发展的幼教红利行业中,企业前进的速度的确令人惊叹。以在A股上市的威创股份为例,该公司曾以电子视像为主业,在2015年之后开始涉足幼教行业,但在其2018年半年报中显示,公司旗下已经管理和服务5200家幼儿园。同样是跨界做幼教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秀强股份,2015年斥资2.1亿元并购全人教育100%股权,宣布正式进军幼教市场,据其2018年半年报,公司在教育板块已经实现主营收入8979.61万元,同比增长40.5%。
虽然并非所有公司都在搜刮羊毛,但倘若一切向钱看,人性就会靠边站。
一些企业涉足幼教后为了快速获取利润、迅速占领市场,纷纷采用激进扩张的方式来获得办园资质和经验,一位幼教从业者李女士向亿欧教育吐槽,“他们可能把孩子当作幼儿园投资的‘加工品’,把我们老师当作园所的雇佣工人。”
2017年,幼儿园更是接连曝出了虐童事件。家有幼儿的父母们,都被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击中:“幼儿园的学位本身已经一席难求,能在千军万马中抢到一个学位对家长来说就已经是万幸。但孩子的安全,现在竟然成了最困扰自己的心病。”
热闹过后,一地鸡毛。不过中国幼教上的窟窿,这次真的能够被补上吗?
普惠政策之后
幼儿园依然在挣扎
在大众认知里,公办幼儿园的入学难与民办幼儿园的入学贵,是中国幼儿园的两大病症。
全面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国家提出了普惠性幼儿园的概念,即由政府出资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政府制定收费标准,取消入园费、赞助费,均衡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按照《若干意见》的说明,到2020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将达到80%。
《通知》提到,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要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对于已经建成、需要办理移交手续的,原则上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对于需要回收、置换、购置的,原则上于2019年9月底前完成。这也就意味着,民办幼儿园在2019年初,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转型”之路。
很多家长因普惠政策的出台而雀跃,但幼儿园新政的临盆,也让一部分人忧心忡忡。
相对于价格,很多家长更担心质量的变化。根据《华夏时报》报道,虽然民办园转型普惠园,能以优廉的价格保证了孩子基本的在园生活和学习,但学费的收入可能仅够维持基本的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等投入。在成本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幼儿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撤课现象。原先一些会依时节开设的亲子游、春耕课、包汤圆等活动,和轮滑、外教课等特色课都被取消了。
在很多家长看来,普惠园的增多也不等于幼教资源的丰富。“一是幼儿园资源可能还是紧缺,有些地区人口密度很大,但周边的幼儿园相对较少,一旦价格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开始招生,大家肯定蜂拥而至,上学可能依旧很难;二是好老师可遇不可求,如果因为幼儿园学费的降低让幼教流失率增加,老师的变动肯定会对孩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比家长更焦虑的,是投资幼儿园的民间资本。
亿欧教育咨询了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文化与教育事务部主任、汉口学院副教授李文律师。在他看来,文件的落地执行目前主要存在三点问题:
1、政策文件中的一些法律概念尚不清晰。比如“普惠园”和“非营利性园”之间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又比如,在小区内开办的幼儿园,是否就是小区配套幼儿园。小区内的幼儿园,涉及教育、财政、规划、土地、建设、环保、工商、物价多个领域,概念的理解不同,引发了诸多争议和矛盾。
2、在实践操作中,有一些不得当之处。一些市、区、县政府和教育部门,为了落实上级政策,达到实现普惠园80%的目标,可能会推行一些简单的做法,对普惠性幼儿园盲目定价。在一些地方文件的细则,实际上直接将普惠园直接定义为非营利幼儿园。
3、政策补贴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现象。如果政府部门在治理时,只要求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而未根据各省市区的实际情况,以民办园现有的生均月培养成本,合理制定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给足可持续的办学补贴及政策支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转为普惠的民办园质量。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的一位幼儿园园长从现实层面,和亿欧教育描述了自己的压力:“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幼儿园利润并不高。含伙食费,每个孩子每个月收费在2000元左右,并不象国内财力最雄厚的一线城市动不动就6000起价。考虑到前期在土地租金、设备购置、员工工资等等支出,如果补贴政策执行不到位,我们可能要面临亏损。”
定价在3000—5000元之间的中端幼儿园,也向亿欧表达了自己的困惑:“相比其他幼儿园,我们的处境更为尴尬一些。我们在幼儿园软硬件投入更大一些,师资相对优质,老师的培训也比较多。但如果转型成普惠园,即使有政府补贴,也很难实现收支平衡,或者说处在赢亏平衡点的边缘。往前走,我们又还达不到高端园的标准。”
重庆一位幼教投资者也表示,抢占20%的营利性民办园市场的确很难:“一方面,由于主政者都面临着80%的政策红线压力,且考虑到时间窗口也只有2年多的时间,因此在实际审批营利性园所的办学许可证时,政府可能会有较多的顾虑,因为一旦放行就意味着分母变大,而不是分子和分母同步增加,实现的压力会更大。另一方面,对机构自身来说,选择营利园,意味着机构必须具备强大的办学实力和丰厚的师资力量,如果不能在课程质量、软硬件上形成压倒性优势,那也是死路一条。”
“现在的情况是,整个行业都处于焦虑中。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不敢进来。”
中国幼儿园大变局
一个行业初起之时,必然先有混沌之争。2019年,伴随着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变化,幼教行业生态渐变。
一、逐利资本被清出赛道
李文和亿欧教育表示,结合前段时间公布的几份法律文件可以看出,国家是针对目前一些A股上市公司和并购基金以增发新股、组建基金的方式疯狂并购幼儿园的热潮及跨界发展的乱象,制定的相关政策。新规其实打击的是纯玩资本的投机者,当学前教育幼儿园板块上市和被并购的退出渠道都被拦断,中国幼教行业不再会是一个可以谋求短期暴利的行业。
小金星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谢燕川也持有相同看法,她认为2018年11月颁布的学前教育新规对行业来说,是危也是机。快钱出去,慢钱自然就会进来。当资本大亨纷纷停止投机炒作,幼教的生态环境会更为纯粹,这对于实实在在办学的教育机构,以及看中长期稳健回报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
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提到,从中国人口增长红利以及教育消费的增长趋势来看,幼教仍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行业。最后,资金退出渠道也并不是只有IPO,未来ABS信托,债券,分红,让更长线的资本持有都是通路。
二、幼教分层加速
另外一个关于行业的共识是,在大监管力量下,幼教行业在加速分层。
随着国家对幼教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监管,未来的幼教市场将逐渐形成“高端+普惠”二八分成格局。普惠幼儿园主要解决社会“入园难”的问题,而高端幼儿园将走市场化的路线,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虽然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化是大势所趋,但可以确定的是,民办幼儿园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吴华曾公开表态,民办教育作为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将会进一步增加教育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教育选择,激发系统活力、改善教育公平。
葛文伟提到,短期来看,资本退出这个领域的投资减缓对普惠园政策的抵充,使得幼儿园资产端价格下降。但中期看,让长期对持有幼儿园业务有偏好的团队和投资方可以有更多时间打磨高品质的服务,满足百姓的学前教育安全可靠和质量的需求,因为矫枉过正以后市场会回归到按自己的阶层定位选择不同层次的幼儿园。长期来讲,由于幼儿园的非义务属性是长期的,各国都一样,会让学前教育呈现更多元的需求属性,社区化,普惠化,高端化,家庭化各有需求。
三、幼教行业新机遇出现
先手围棋销售总监付立光向亿欧表示,在他看来,*受益的可能是幼师。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幼教保育员、师资缺口超过300万。虽然政策会带来短期阵痛,但随着民促法、普惠园政策的出台,幼教行业将会建立新的秩序与行业标准。例如在政策指导下,未来一定会对幼教的工资就有一个规定和标准。这样,老师们将会有更多的精力提升专业技能、照顾和教育孩子。
葛文伟认为,民促法作为上位法未来或将发挥出长期纠偏的作用,而消费升级后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再升级,也会对各类服务提出要求,素质教育将成为新需求。互联网技术,AI与教育服务公平的结合点也将成为未来的大方向。
另外就是,服务学前教育的周边市场变得尤为重要。除了传统的教材等配套教育产品,为幼儿园行业提供“教学、管理、运营、餐饮”等服务的公司或将占*机。
伴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不断发展,行业运作的基本逻辑已经完全转变。许多幼教行业者都表示,过去粗放的、散漫的幼教时代已经宣告结束,如何在这场寒冬里寻求新的机遇,成为了现下面临的关键命题。
结语
一个社会的今天,靠经济;一个社会的明天,靠科技;一个社会的后天,靠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这注定是一场迟到的、艰难的但必须进行的革命,因为这除了关系到数万家企业生存发展,还影响到数千万个家庭的健康运转。据亿欧教育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有多个地区陆续出台了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普惠性幼儿园补贴政策:
在近日的两会上,针对目前中国幼儿园的困境,数位代表也进一步建言献策:
浙江大学教授、广东当代民办教育管理研究院院长吴华建议探索实施教育券制度;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二十一世纪幼教集团总园长朱敏强调,推进普惠园建设应坚持一事一议、一园一案;
陕西政协委员姜波则是认为,小区配套园需要尽快厘清权责关系,推高补助标准,推进集团化办学等等。”
现在围绕普惠园的讨论,或将成为下一轮改革的起点。正如谢燕川接受亿欧教育采访所言:幼儿园是孩子终生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和付出是无法做好这个行业的。改革开放40年,千千万万的民办幼教人,用爱和责任撑起中国幼教半边天。我们坚定地相信,国家和政府不会让真正热爱孩子的幼教人抱屈遗憾离场。
彩虹总在风雨后。大浪淘沙,中国幼儿教育会有一个更为健康的发展环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