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2020中国产后修复月子护理行业研究报告

2020-12-31 17:17 · 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消费观念的转变,80后、90后的年轻妈妈越发追求“科学坐月子”,同时她们对于孕产期的一些“新鲜服务”的接纳程度也越来越高,产后修复、月子营养、运动咨询等专业服务行业吸引了不少资本投入,机构规模快速增长。

调研显示,2019年,约有42.32%的消费者对国内的月子中心表示满意,以月子中心为代表的产后修复行业迎来蓬勃发展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增长态势。

一、产后修复行业概述

1、产后修复概念

女性之所以需要产后修复,是因为分娩后,女性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分娩过程中的伤口逐渐愈合,持续2-3周甚至2个月的排恶露,耻骨联合分离,盆底肌松弛等。此外,部分产妇在产后出现心理上的障碍,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因此,产后护理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产妇产后修复包括:子宫复旧、乳房治疗、内分泌调整、产后形体恢复、产后疲劳恢复、产后乳房整形以及产后盆底康复。

2、月子中心业务流程

目前,国内月子中心行业的服务范围除产妇服务外,还有婴儿服务及衍生服务,一般以医疗服务、健康、保健行业为支撑,餐饮、美食、教育类行业为补充。

月子中心的一般服务流程是:产妇入住--专业医疗团队(护士、医疗专家、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进行产妇身体评估--制定护理、康复方案,进行专业护理(平衡膳食、心理沟通、产后恢复)--教授产妇新生儿护理及育儿知识--服务周期结束、身体康复。

二、中国产后修复市场现状

1、2021年产康市场规模预计近300亿元

数据显示,以月子中心为代表的的产后修复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增长,自2013年的17.8亿元到2018年的142.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50%左右。结合中国当前人口生育率,2021年后人口生育率可能有下降趋势,产康市场规模也会受到影响,但仍将保持近3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尤其在2016年后,受二孩政策刺激,中国月子中心数量增长速度达50%-60%左右,预计2019年月子中心门店数量超4400家,艾媒咨询数据预计,到2023年中国月子中心数量将达到6300家。

2、产康行业图谱

目前,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线下月子中心品牌有喜喜母婴、优艾贝、贝瑞佳、爱帝宫、馨月汇、仕馨、禧月阁、金月汇、爱玛家以及巍阁等。

此外,还有为月子中心、月嫂等提供专业医护知识、资格考试培训等教学服务的培训机构,以及针对孕产妇、新手妈妈群体,拓展出线上指导、预约等服务的新式月子中心,借着在线教育的东风,开始蓬勃发展,其中的典型代表有贵姨学堂、国际母婴童学院、乳卫士、骨合源产康教育等在线教育平台。

线上化的大环境也助推了线上教育工具的快速发展,如钉钉、创客匠人、企业微信、抖音等。以使用率看,教育培训行业技术服务商创客匠人提供的公众号知识店铺、小程序课堂等在线平台,由于具有快速搭建、操作便捷、便于在社交圈裂变传播等优势,较受中小企业欢迎。

月子中心,为月嫂、保姆、护理机构提供教学服务的培训机构,以及提供线上化工具的服务商们,共同构成了国内的产康行业。

3、产康用户群体分析

1)中国产后修复消费群体不断扩增,每年达上百万人次,年均增速30%左右,表现出极大的消费潜力。

从区域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户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在京津冀及江浙沪地区,经济较发达,大众消费观念前卫,用户需求最多,月子中心市场发展速度较快。而粤港澳地区,深圳、广州、厦门等一线城市受外来文化影响大,崇尚健康、科学的产后修复方法,因此月子中心行业的市场规模明显。最后,在以川渝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中,月子中心不断崛起,消费潜力较大。

2)约六成中国消费者表示女性在产后有必要永更科学的方法来坐月子,近两成消费者表示应完全按照传统习俗坐月子,近10%消费者表示没必要坐月子。

而对于坐月子期间的重要因素,近六成消费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科学营养的月子餐,紧随其后的是产后护理及医疗(46.42%)、坐月子的环境(38.23%)及对宝宝的照护(35.84)等。

3、产后修复行业痛点

1)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以月子中心为代表的的产后修复行业在中国属于新型行业,未设立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且由于行业涉及面较广,导致各地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多部门(如商务部、人力资源及社保、卫生健康、民政、妇联等)均参与管理。另一种是无任何部门明确系统的管理,导致部分月子中心服务秩序混乱,执法部门无法可依。

2)培训难,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国内有民营医疗机构背景的月子中心设有专业医护人员, 部分月子中心也会聘请医院的专科医生,以走穴式模式每周到月子中心查房。除此之外,大多数月子中心所聘请的护理人员为缺乏专业医学护理知识的月嫂或保姆,难以高效率、规模化进行专业培训。

3)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

月子中心的运营成本主要包含前期硬件投入、人员成本以及物资投入。除房租、购买医疗设施外,聘请或培训专业人员、月子餐制作等方面的花费也较大。

三、产后修复市场影响因素

1、政策环境:国家标准出台

2017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正式实施,规定月子中心应建立风险管控方案,并定期演练;技能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质,应具备紧急救护的基础知识,每年按计划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等。

2、经济环境:政府投入增加,消费结构变化

近年来,中国在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2017年达到7327.89亿元,同比增长16.65%。

同时,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变,品质消费、精神消费成为趋势,为月子中心产业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达到19853.0元,增长率8.4%。

3、人口环境:城镇化率提升,人口出生率相对稳定

2018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同比上升1.1%。由于城市消费者平均学历较高,普遍更重视产后恢复的科学性,月子中心等专业机构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2018年,中国约51.0‰的新生人口为二孩;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10.48%。未来,在国家二孩政策的推动下,全国人口出生率将保持相对稳定。

4、科技环境:线上化赋能产后修复行业,新模式解决行业痛点

针对培训难,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护理人员(月嫂、保姆等)缺乏专业医学护理知识,难以高效率、规模化进行专业培训等痛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月子中心着力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逐渐衍生出一种互联网+产后修复机构的新型模式。

例如借助在线教育模式,如视频课、直播教学、社群教学、线上测评等,进行催乳师、母婴护理、育婴员等资格培训,更加高效、便捷、规模化地培训专业护理人员,提升机构的人员软实力。

四、产后修复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巨大

如今,越来越多女性追求更健康科学的坐月子方法,月子中心由于可以为产后妈妈提供更专业的护理和新生宝宝照护,加快产后恢复效率,满足部分妈妈快速恢复到产前状态的需求。覆盖群体大,市场空间大,只要升级服务模式,提升人员素质,必然带来更大的回报,发展前景巨大。

加之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同时80后、90后也到达婚育高峰期,未来十年内,产后恢复需求将得到大幅提升。

2、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线上口碑裂变渐成主流

月子中心在一线城市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部分规模较小的月子会所开始向地级市和县级市渗透,同时区域性竞争的特征较为明显。借助创客匠人等在线教育工具,产后修复行业逐渐开始从传统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模式转化,除通过维护老客户进行口碑宣传等传统模式外,开始更多地使用网络渠道,进行更加高效的线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并与线下门店推广互补。

总体来说,中国产后恢复市场发展前景巨大,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随着行业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线上化发展,产康服务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大幅增长,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