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怎么“接住”科技创新红利,我们找到了一个样本

一轮红利殆尽,一轮红利崛起,在科技创新下,“理想社会”当然还有更多可能。
2021-05-19 18:25 · 一点财经  一点财经   
   

这是一个品牌们容易死去的年代。

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已接踵离去,顶着颠覆者光环的一众拿模式忽悠投资者的所谓创新公司已被打回原形。

共享经济之后,互联网创新不再?大厂巨头日渐式微,只会和社区小贩抢卖菜?经济内外双循环,指望网红直播带货?其实,这只是没有看到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般深刻影响着中国。过去我们的目光总是会不自觉聚集在与自己生活场景最相关的那些场景中,但隐秘在公众认知角落里的各个产业端口的“新红利”被我们忽视了。

在很多传统产业领域中,一些企业倒在历史洪流拍打的沙滩上,另一些企业则摆脱传统产业思维,重新焕发驱动企业前行的动力。

依赖于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红利期,已经迅速渗透在我们关注或未曾关注到的地方。产业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这些耳熟能详的新技术概念其实早已在产业端重构了市场。

新一轮红利期就在眼前。然而,寻求转型升级的企业要如何“接住”科技创新的红利,这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最后一扇窗

2020年,某汽车企业的一位高管在谈起“逆向研发”时表示,本土汽车企业越来越难追赶欧美日韩的汽车企业了。如果十年前抓紧投入技术研发,或许现在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研发人才不及欧美日韩对手的现状下,谈何超越?

但在新赛道上,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希望。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当热闹,更热闹是一众互联网公司乃至其他制造企业相继造车,百度、华为、小米纷纷入场“鲶鱼”搅局。

当下的造车市场中,传统车企或许不一定是最后的主角,但仍然是关键角色,互联网公司们的各种造车构想往往仍然需要通过与车企合作来实现,比如百度与吉利控股、滴滴与比亚迪、广汽等合作。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现在仍有机会,甚至可以说现在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轮窗口期。

汽车行业是个缩影。

其实,“窗口”的概念不局限于汽车行业,在当下这个新一轮数字化红利爆发前夜的时刻,所有那些不想倒下,想上车步入下一个时代的人来说,现在都是最后、最关键的机遇期。哪怕是对于那些生于数字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

因为市场的法则,永远是“喜新厌旧”。

今天的微软和昨天的微软有什么不同?今天的谷歌和明天的谷歌还会一样吗?亚马逊永远只是一家电商公司吗?当然不是,当然有很多不同。微软早已不只是生产各种操作系统的寡头了,与电商巨头亚马逊一样,它们同样是云服务领域的*科技公司;谷歌的明天也一定会是和AI技术紧密连接的。

这些巨头企业能够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依然强势的原因,就是永远保有成长的“第二曲线”,否则被时代所抛弃是不会分大小的。

中国互联网发展繁荣至今的二三十年间,*轮享受到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那些得利者,除非跨越不同时代成为底层“水电煤”基础设施,或是跨越到其他竞争领域,否则都将面临一个共同话题:如何搭上接下来这辆时代列车,不被淘汰。

生于PC互联网时代,曾牢牢占据中国搜索入口的百度就是其中之一,在人口红利、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之后,它必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百度最新财报中,数据显示,百度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70%,这部分一方面来自于百度移动生态在线营销外的其他多元化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来自于百度AI新业务的营收增长。

非广告收入已保持连续三个季度增长,且增速由14%、52%提升到70%,这意味着AI相关业务成为拉动百度核心营收增长的重要支点,也意味着百度AI终于进入科技创新的稳定变现期。在技术红利下,百度正过渡向第二增长曲线。

一度让百度财报数字并不那么好看的各种“第二曲线”,如今成了展望未来的底气所在。百度们的底气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眼下即是科技创新*的时代,从顶层设计到行业架构,科技创新都有了更好的支撑:

1)宏观层面,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将技术自力更生提升为国家战略支柱,从人工智能到5G技术、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等。未来五年,中国会加大研发投入——到2025年可能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

2)行业层面,科技创新的主力已经从实验室到了企业,尤其是一个又一个互联网、民营企业,比如5G上争夺话语权的华为,发力智能云的阿里,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的百度等,这些企业相继输出科技创新能力;

3)疫情加速数字化,各个行业和终端消费的全面数字化在为个体企业数字化提供土壤的同时,也推动其不得不进行数字化创新。

在这一关键机遇期,没有谁能全能到通吃市场。因此,推进生态建设,击穿底层到应用层的隔阂,让技术实现更快迭代,就成为重要的一环。

“接”红利的各种姿势

“每一次转型(期),都让大企业越来越强,那么小企业该怎么办?”5月16日的公开演讲中,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的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红利所带来的发展不均衡。

如他所说,每一个时代的变革与创新都会给不同企业带来不同的效果,对大企业来说,它们占据着优势资源,有着更优秀的管理者,天然在创新上具有优势;小企业也并非一无是处,船小好调头的天然优势让它们能够在创新上更敏锐,把握更精准。

大小企业不同的创新特性,决定了它们在此次科技创新红利中可以遵循不同的发展路径,有着不同的发展策略。中国的科技创新,不只是大企业的游戏,也是小企业的,所有企业都可以在这新一轮红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对腾讯、阿里、百度等大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从数据到技术底层再到应用层,是自然而然的演进过程,也是数据能力的再变现过程。以技术投入占比*的百度为例,可以从研发、战略、实施等三方面来看,如何接到科技创新红利:

1)持续数年的高研发,高投入。

自2014年开始,百度一直在AI上进行持续的高研发投入,2021年*季度,百度研发投入占百度营收比例超18%,同比增速达15%,这一数字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公司中都很高。

对于未来新时代的创新模式,有人曾提出“硬科技”概念,与互联网时代的模式创新等“软科技”相对应。流量时代,一个企业哪怕内部驱动不强,仅凭着做业务也能够被“洪流”裹挟,被流量“喂”大。但在新一轮竞争中,科技创新需要真的去一点点磕,下苦功夫钻研。

2)有清晰的战略与实施规划。

作为一个从消费端跨越到产业端、科技创新端的公司,百度为自己规划了三级火箭式的业务模型,*级是移动生态,即消费端;第二级是智能云业务,提供算力与大脑底层支撑及解决方案;第三级是智能驾驶及其他增长业务。

“接到”科技创新红利的前提,是科技与创新能够变现,能够帮助企业或成长,或二次创业,而从创新到变现,中间并不是天然连接的,对此,无数倒在创新之路上的案例已经足以证明。要实现科技创新的变现,既要有不断创新与研发,又要有生计之道,也就是变现路径。

对百度来说,一级业务为它二级业务的研发提供了基础,二级业务是科技创新的内核,三级业务则在一二级业务的基础上为它提供了新的变现路径。当前百度已经打通一二三级业务,其Apollo共享无人车已实现了从测试到商业化运营的里程碑式跨越。

3)有完整的架构,有底层(大脑),也有平台和生态。

百度底层有“大脑”飞桨,中层有芯片,上层有云以及各个落地场景的业务。其中,2021年3月,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已升级到2.0版本,按累计拉取请求的使用量计,飞桨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深度学习框架。

这样从底层贯通上层的架构,让百度能快速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传递,底层研发带动上层业务的迭代。同时,这样的架构也使它的开放成为现实,底层、中层可以以开放生态更快速、广泛地实现价值传递,既为自己的科技创新找到更多迭代场景,也能直接变现。

随着平台的进一步开放,这也能帮助百度抢占新时代的数字入口,让它“接到”更多科技创新红利。

与之相比,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有相似也有不同:

1)选定方向,找到某个领域深入钻研。

大疆选择的就是无人机领域,如今已经成为最成功的AI消费品公司之一,据预计,2022年大疆营收可达1700亿元;商汤科技做的是人脸识别,从计算机视觉入手,如今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

当前正处于这个数字红利爆发前夕,所有企业都在抢占下一个时代的入口,如同流量时代腾讯、阿里、百度曾分别抢到社交、电商、搜索入口那样。

在这场入口之争中,有足够数据支撑、生态支撑的大企业们抢占的是底层的基建入口,小企业们要想从中突围就需要抢更小、位置更偏上的入口。

随着研发的深入,业务的持续推进,它们可以打破“窄门”,畅游向更广阔的科技创新天地。

2)掌握好研发与商业的节奏,不唯研发,也不唯商业。

成立于2006年的大疆,第四年就发布了ACEONE实现了市场上的突破,此后从消费品到农业,它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同时,它也没有停下研发脚步,近来我国无人机相关专利申请量已经达到每年15000件,其中大疆以2.11%的占比*。

同百度的三级架构所发挥的作用类似,原本没有一级业务作支撑的小企业要想接住科技创新红利首先要做的就是能让自己活着,且活好,其次是永不迷失。

3)搭乘大企业东风。

腾讯、阿里、百度等一方面都在强调开放合作,一些科技基础薄弱的企业可以在它们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生长;另一方面大企业也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比如投资。

科技创新是一项重资金、长周期的活动,适当利用大企业的资源可以让小企业们活得更好,活到可以接住科技创新红利。

结语

“比起对黑暗和灾难的想象力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力一贯贫乏。”刘慈欣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而当前这个时间点的科技创新,实质上都赋予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想象。

战后至今,好莱坞可以说全球范围内主导了人们的娱乐,而在新技术加持下,“解构好莱坞”不再是一句虚言——很早就开始建立数据技术能力的Netflix,证明了每一个用户可以有自己的自制剧情。

一轮红利殆尽,一轮红利崛起,在科技创新下,“理想社会”当然还有更多可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一点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