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90后职场人的体检报告,扎心了

被卷入一个又一个系统的年轻人,在许多工作的问题上都是无可奈何,被迫接受。
2021-09-02 17:26 · 腾讯新闻一线  滚滚   
   

让职场人心跳加速的场景有哪些?

正在摸鱼却听到领导的脚步声,时针指向18:00的那一刻,以及医院突然弹出通知——

你有一份体检报告待查看。

每年职场体检的季节,总有类似的新闻:“体检发现结节怎么办”、“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25岁女子两年没复查甲状腺结节变成癌”。

曾经以为不敢查体检报告只是一句玩笑,到如今成为一名资深社畜才明白,这可能是生活埋下的地雷。

01

体检单,当代年轻人的病情通知书

大概职场人总喜欢这样自我安慰——“只要我不体检,身体就没毛病。”

这句话或许折射出他们对于健康的态度——已经隐隐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太对劲,但不敢面对,更害怕一个不小心检查出了更大的病。

体检单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就算不听不看不说,却总是暗戳戳地带来焦虑。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上海职场白领体检异常率逐年升高,到2019年,异常率已经达到99.66%——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上海白领都有点小毛病。

猝死、癌症这些曾看上去距离年轻人遥远的词汇,如今也频繁和他们挂钩。

谷雨数据《2021青年男女健康报告》显示,超过八成青年职场人曾担心自己会猝死,从未担心猝死的比例只有18.1%。

在我们统计“网友什么时候担心自己会猝死”问题下,加班值班、失眠熬夜是意料之中排名较高的选项。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显示,在中国影响猝死的主要因素中,情绪激动(25.66%)已经超过了劳累(24.53%)的占比。

或许每个职场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中,最令人感到“撑不住了”的事情,不是堆积如山的文件、难以完成的KPI,而是拥有一位经常大吼的老板和总是甩锅的同事。

癌症的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显示,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宫颈癌在内的各项癌症,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59岁,但30-39岁年龄段发病率上升最为明显,仅2019-2020一年就上升了5.7%。

事实上,无论是对猝死的焦虑、对癌症的恐惧,还是不敢看体检单,都来源一个既定事实,现在的职场人可能越来越不健康了。

“体检报告就像一张永远无法拿到满分的试卷,它告诉你,好好活着才是*的成功。”

02

颈椎、腰椎、乳腺

哪里最容易出问题?

职场人的身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颈椎腰椎向来是“重灾区”。

如果你去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厕所,大概率是三分之一的人在上厕所,三分之一的人在摸鱼,剩下三分之一的人,则在这个隐蔽的空间里偷偷转动脖子和腰,随之而来的是“吧嗒”的骨节声和叹气声。

一位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犯颈椎病的场景:

“人好端端坐着,突然颈椎病就犯了,脖子、背动不了了,床躺不下去了,手臂也麻了……”

“25岁的身体,52岁的腰”“坐着坐着,脖子没了”……

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互联网上关于颈椎腰椎的吐槽,我们都可以看出,颈椎腰椎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2017年功能神经外科华夏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颈椎病高发年龄段比原来提前了10岁。

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患有颈椎病,接近五分之一的人患有腰椎病。

体重超重、脂肪肝、外痔、甲状腺结节等也是年轻人的“家常便病”。

其中,男性女性体检异常项占比最高的分别是体重超重和双乳小叶增生。

以这两项病症为例:体重超重的原因大多是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双乳小叶增生的常见病因是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作息不规律。

作为一名典型的职场人,很多人的日常几乎与这些完全相符:

长时间坐在工位上保持相似的姿势,身体僵硬,颈椎、腰椎等关节咔嚓响;

情绪消耗大,分分钟被捉摸不定的甲方、甩锅的同事、令人崩溃的网速气到乳腺增生;

闲暇时间被工作侵占,“报复性熬夜”“报复性饮食”,于是内分泌紊乱,过劳肥+过劳丑……

今年七月,合肥一位男子因为长期加班猝死。

正观新闻报道,在当事人去世前的一年中,有绝大多数月份加班工时超过100小时,每天加班时间最长8.32个小时、最短2.25小时,发病死亡当月,仅仅半个月已完成188.7小时工时。

虽然案例极端,但看到类似的新闻总不免突然揪紧心脏。手握多项飘红的体检单,谁敢确信自己是*安全的呢。

03

多少职场人,在拿命换钱?

前段时间,一篇关于外卖员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不少职场人开始反思,处在系统中人的困境:高压高强度的工作,到底是怎样改变人的?

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担心过猝死的职业TOP3分别是:主播、快递员、程序,他们全都身处高压/高时长工作的行业。

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有人心甘情愿以健康为代价,以年轻为资本,换取更多的金钱。

与此同时,再用养生品、保险等形式,重新换回健康:熬最狠的夜,敷最贵的面膜;拿最多的加班费,去*的医院。

但金钱与健康并不能对等交换。

我们在默认“拿钱换命”的逻辑时,也默认了身体是可以被金钱量化的商品之一。

《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工作时长越长,人们的健康自评分越低,对健康的期待越低,同时,做出的健康努力也越少。

这是一种恶性闭环——工作时间越长、生活方式越糟糕、身体越差;身体越差、生活越糟糕。

一个人的身体,不仅包含着皮肤、骨骼、肌肉、器官,也承载着精气神儿、对健康的期待、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必须承认的是,被卷入一个又一个系统的年轻人,在许多工作的问题上都是无可奈何,被迫接受。或许,体检报告只是表面现象,难以逃出的生活困境才是根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新闻一线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