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网友,真是越来越”不理性“了。
疫情期间,鸿星尔克“破产式捐款”5000万后,2000万网友冲进直播间砸钱,更有人冲进实体店,买了一双鞋,扔了两份钱就跑。
河南洪灾,白象捐款500万后,翻遍超市都找不到一包白象方便面的网友表示:“这届品牌真难带,白象方便面愁死人!!”
如今,国民洗护用品蜂花也“撑不住”的消息,又被网友“曝”出来。
这让网友们有些急眼了,这国民品牌怎么倒起来一个接一个?不救不行了。
一群网友涌进蜂花的直播间,一天抢了别人一个月的货,还扬言,要让蜂花仓库运货小叉车,忙到“开出火星子”。
但这次,误会大了。
比起老板成老赖、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汇源果汁,连亏10年的鸿星尔克,被网友扣上穷帽子的蜂花,小日子却过得相当不错。
“土”到网友心疼,它却过得很“小资”
感觉蜂花要倒,也不能全怪网友们误会。
任谁看到8块1大瓶的护发素,长得像洗洁精一样的土包装,都只能冒出两种想法:
不认识它的人:这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
认识它的人:这牌子咋还没倒?
本就没什么存在感的它,关键说话还贼没调,把快倒的名头都坐实了。
因为它的包装土,有的网友出谋划策,让它参加全国大广赛,结果还被它以要花钱为由给”回绝“了。
拍个广告片,别人问它费钱否,它说费小编。
让它改个包装,土出天际还得意洋洋。
但就这样被众人“盼倒”的蜂花,偏偏活得很滋润。
现在的它,年产能可达10万多吨,年产值能到15亿元。对均价8、9元一瓶的洗发水来说,想想一年能卖多少瓶?
只是别人一小瓶动辄就20元起步,而蜂花一大瓶却卖到这么便宜,为什么还没倒?
这就不得不提蜂花的保命大招——把钱省到刀刃上。
包装变来变去,花里胡哨不说,设计、生产都要钱,果断舍弃,一款包装土到底。
营销太花钱,那就30来年不打广告,全靠用户“自来水”。
最后再把配料成本的水分挤一挤。
有人算过一笔账,普通的洋护发素一般产品毛利率至少为40%,而蜂花的毛利率只有15%。
靠着这种抠门,蜂花简直把价格拉到了地下室。
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他都能省,唯独质量没有省。
早在国家相关标准出台前,“蜂花”的许多基础原材料就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标准,还成为国内护发素行业标准的起草人。
公司成立36年来,无一条行政处罚信息。
这样的大碗便宜又好用,让蜂花稳固住了大批老客户的忠心,在国货市场中稳稳的占了一席之地。
现在,它的销售网络覆盖国内16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实体终端也进入了630多家大卖场、超市、连锁店。
2016年,中国洗护产品十大品牌中,蜂花作为*的国产本土品牌位列其中。
洗护界的拼多多,曾经也是个大“网红”
别看蜂花现在便宜到拼多多都砍不下去价,低调的让人以为要倒闭,当年可是一瓶难求的“大网红”。
而它能发展到现在这样,靠的就是比别人“脑洞大”。
1、无中生有,再把它干到*
蜂花最初做的不是洗发水和护发素,而是洗涤剂和洗衣粉的包装加工。
1985年,蜂花的前身,上海华银洗涤剂厂成立。
初创工厂时,厂房只有四百多平米,十几个工人,大家拼死拼活,一年赚不到500万元。
艰苦之际,上海华银洗涤剂察觉到一个时代红利: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味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低迷,物资匮乏,很多人习惯用肥皂甚至是洗衣粉洗头,洗干净就行,根本没有什么护发的概念,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观念开始转变。
上海华银洗涤剂厂率先提出”洗护分离“的概念,并生产出国内*瓶洗发水、洗头膏、护发素等产品,不得不说思想很前卫。
产品一经问世便立刻受到市场追捧,销量不断上涨,蜂花的品牌力不断提升。
现在哭喊着打不起广告的“蜂花”,1990年,竟然在CCTV上,每天播出15秒广告:“价廉物美,誉满天下”。
伴随着这句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蜂花可以说风头无二,当年妥妥的网红品牌。90年代初,靠着两三块钱一瓶的蜂花护发素,蜂花销售达到顶峰,年销售额突破5亿。
据国际知名研究公司AC尼尔森调查,当时的蜂花品牌在国内知晓率达36.6%,在中国国产同类品牌中位居*。
1993年、1994年蜂花护发素还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其后,“中国名牌产品”、 “中国驰名商标”、 “上海市著名商标”等国家级、部级、市级颁发的各种奖状、奖杯拿到手软。
但谁能想到,蜂花的人生高光来的这么短暂。
2、打不过就走,农村包围城市
1994年后,蜂花开始面临生死考验。
一方面,名声出来了,国内伪劣假冒产品层出不穷,但更要命的,是外来巨头的冲击。
欧莱雅、联合利华、保洁等外资品牌大举涌入中国市场,铺天盖地的洗脑广告、酷炫的包装、花样百出的产品矩阵,本土护肤品牌瞬间被碾压的体无完肤,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蜂花提出的“洗护分离”的概念直接被“洗护合一”取代,对当时国内来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蜂花从一亿多销售跌到7000多万,500个工人裁到200个。年亏几百万,亏到企业零资产。
生死危机之际,蜂花盘算了下自己的战斗力,只能用质优价廉四个字概括,尤其是价廉,于是果断走起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为了把廉价这个点打爆,它连广告部门都取消了,从此开启了30来年不打广告的新纪元。
当时的厂长顾锦文说,“与其花大成本大量投入广告,不如靠产品质量取胜,让利给消费者”。
除此之外,它一改过去靠着全国的批发市场走“大批发大流通”的道路,而是布局自己的零售渠道,在产品生产上,也不断引进新技术和年轻大学生,提高生产流水线自动化水平,所有的一切都围绕如何节省成本来干。
着眼于低端市场的蜂花,就靠着优质低价,和这些外资品牌形成错位竞争,牢牢吸引着大量农村和城市平民消费群体。
就这样,蜂花成了国内少有的能和国外洗护界巨头抗衡的民族品牌。
甚至在2014年,蜂花护发素的出货量在国内*,超过了宝洁旗下品牌的总和。
蜂花出圈,是个意外?
网友为老字号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些年,曾经顺风顺水的国货,不少日子都极其难熬。
十年前,汇源还是中国*的果汁企业,没有之一,市值一度飙到230亿,曾创下港交所*的IPO纪录。那时候,土味的包装并没有阻碍它壮大的步伐。
但到了今年,它却被迫背着百亿的负债,宣布退市。
成立于2004年的贵人鸟,同样走的是性价比路线,*时的门店遍布全国,几乎每一个步行街都会有一家贵人鸟的门店,公司全年营收接近30亿。
可就是这样强悍老品牌,从2018年至2020年,连亏了三年。
截至去年年末,它的逾期应付债券约11.47亿元、逾期银行借款约9.77亿元,25个银行账户因诉讼被冻结。创始人林天福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老赖”。
为什么大家都是老字号,有的甚至都是多年不换的老套包装,蜂花就能混到硬刚国际巨头,而这些老品牌却连活下去都成了奢侈?
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味包装下,蜂花的产品确实抗打。
汇源亲手把自己的产品葬送了。在口碑和销量双丰收后,汇源不仅没有进一步专研产品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反而收购烂水果以次充好,面对鲜榨果汁的竞争对手也不为所动。
而贵人鸟却沉迷于版图扩张和营销,做着建立一个体育帝国的美梦,从鞋服跨界到体育经济、体育游戏、体育健身各种领域,最后把自己拖垮。
与它们形成讽刺对比的,面对困难的蜂花,率先砍掉的就是它们引以为傲的营销,它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做出更好的产品,不断的调整自己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
到现在,蜂花已陆续开发了150余种系列产品,至今已拥有数十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持着行业技术*地位。
这么多年,蜂花产品价格涨幅很低。2018年,董事长顾锦文接受外界采访时表示,蜂花一代500ml护发素最初的出厂价大概是3元左右,后来变成5元;零售价格也从6元上涨至9元。
靠着先进的技术和因此能保持的质优价廉,从不打广告,土到*的蜂花让消费者离不开它。
蜂花活了下来,还越活越好,而曾经靠着营销一步登天的大牛们,却纷纷陨落。
看着它们截然相反的命运,只能说:好营销能火一时,但靠着好产品才能活一世。
在爆火100天后,鸿星尔克的直播间迎来每天掉1万粉的反转,因此有人担心鸿星尔克式的野性消费是对这些老品牌的一种伤害。
其实不然,野性消费带到的短期销量不可持久,但”翻红“带来的品牌曝光的价值远远超出它带来的销量。
对于蜂花这样的国货们来说,靠着高品质的产品,时代的红利会让“翻红“正在变得更加容易,但要做到”长红”,仍需它们进一步的努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