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数字春运漂流记,谁在守护回家路?

如果1980年视为“中国现代春运元年”,那么2021年就是第42年。春运年年相似,赶路的人群仍像奔涌的潮水,按时涨落,从未停歇。但如今,改变已悄然发生。
2022-01-17 17:40 · 微信公众号:新熵  苒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家”永远是中国人的牵绊,反反复复地前行和归途,是万千异乡人的真实生活。

而春运则是归家绕不开的话题。

1980年,“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日夜穿行的火车、往来的上万辆汽车总是先一步拉开春节的帷幕,蛛网般复杂的中国道路路线构成了最独特与盛大的寻“乡”图。

关于早期的春运的“惨烈”景象,可以从新闻报道中窥见一角:

2008年1月10日,*场大雪落在南方大地。那一年,春运的全国公路运输客运量,达到20.17亿人次。

当春节碰上雪灾,有关春运的焦灼情绪进一步升级。南方各地高速公路瘫痪,数十万人被堵在高速上长达一周,人们与寒冷、饥饿和不知尽头的等待,僵持着。

为了回家过年,作为滞留大军中一员的任文兵,转乘两列火车,更换三次汽车,翻越一座雪山后,在路上奔波7天7夜,完成了“回家过年”的愿望……

抛开雪灾,历史上的春运也总和“怅然”与“无奈”挂钩。

如果1980年视为“中国现代春运元年”,那么2021年就是第42年。春运年年相似,赶路的人群仍像奔涌的潮水,按时涨落,从未停歇。

但如今,改变已悄然发生。

PART.

01

人在囧途

由于没能避开春运高峰,隋东风曾遭遇过噩梦般的大堵车。

比起往年,2020年春运来得早了些,1月10日春运大幕就已开启。隋东风在临近春节时开车从杭州回老家湖北宜昌过年,这段约1100公里的旅途开车需要近12小时,但那一年,他足足花了28个小时。

旅途还未过半,隋东风就被堵在高速了。春运回家堵车是常态,所以出发前他就备下了一天的干粮,“但谁知道会堵16个小时”,隋东风说。

果然,没多久粮草就消耗完了。夜里,隋东风饥肠辘辘,只好从小商贩手里买下20块一桶的“高速高价版”泡面,拿车里仅剩的一些热水泡开、吃下,到最后,连泡面也没人卖了。

前方拼车返乡的人,倒是饶有兴致的在车里打起扑克,隋东风下车,朝着那辆车走过去,“兄弟,开心啊。”对方回,“要不你也来玩会儿……”

一来一回中,隋东风得知这次拥堵是因为一辆奔驰在行驶途中追尾,车里是从宁波返乡过年的一对父子,“人应该是没什么事,就是一堵堵一路。”隋东风带着满身疲惫与唏嘘回到家中,和家中老人聊起这件事,才知道那辆奔驰的主人是他的老乡。

隋东风的遭遇只是返乡大潮中的一个缩影,春运期间,堵车是件平常事儿。高德地图发布的《2020年春运出行报告》中显示,2020年春运高速路拥堵程度是近3年来最高,最拥堵的道路,平均每天堵车超过7小时。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浙高运公司丽水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浙高运丽水管理中心)机电处副处长蔡坚健每每提到这件事就感到头疼,“春运就是一场大型考试,从员工到领导,没人躲得过。”

记忆中的春运总和“焦灼”划等号,蔡坚健的这种焦灼来源于往年庞大的台账数据、突发状况,以及信息反馈的滞后性。

以往,做春运拥堵预警离不开两样东西:台账和经验。

台账中记录着浙高运下辖路段每年流量、拥堵历程、拥堵趋势、拥堵原因等数据,指挥员需要在春运前仔细翻阅,再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作出判断,下发拥堵预警。

听起来,“经验”总显得不那么“靠谱”,事实上,也确是有失灵的时候。2020年春节,国家鼓励就地过年,这种情况无法预判,“可能指挥员觉得返乡人数会有一定下降,但实际上2020年返乡人数却是3年来最高。”蔡坚健有些无奈。

庞大的台账数据也够指挥员们焦虑一阵了,一桌子台账,能堆成小山,一天看下来大家都头晕眼花。

春运里*的拦路虎要属突发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交通拥堵。以往发现交通拥堵主要通过群众报警、民警巡逻、视频巡查。

但此种方法下,信息反馈时效性差,缺乏对即将发生的交通状态的预判,疏通方案的制定、下发、执行无一不是在与时间打仗。

PART.

02

数据牢笼

春运之外的时间,工人们也并不轻松。

目前,浙高运丽水管理中心管辖405公里高速公路,辖内有32个收费站点、6个隧道所、4个隧道救援站,设施点位无数,繁杂庞大的信息数据录入是浙高运*的痛点。

在浙高运丽水管理中心信息处员工吴书亮看来,过去8年的工作,自己都被困在一个名为“数据”的笼子里。

工作前两年的电工经历,让他深知一线工人的艰辛。

2013年,吴书亮在32个收费站的其中一个从事设备维护工作。看着这些设备,他感到“无从下手”。

“我对这些设备的信息一无所知”,对吴书亮来说,要搞清楚设备运行了多少年、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进行过维修一类的问题很重要,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维护人员形成对设备的准确认知。

但那时候,数据收集全靠自己,吴书亮跟机器较上了劲,不是扑在机器上寻找“蛛丝马迹”,就是在找人打听或者翻台账。

他说,“我都不像设备维护员,倒像个搜集‘情报’的特工。”“如果信息数据能共享就好了”,吴书亮总会这么想。

但更令他头疼的还在后面。

2019年,吴书亮去到信息管理处工作,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个地方和“数据”二字一定脱不开关系。果不其然,等待他的确实是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2600多路监控信息点位与支撑监控点位的网络、服务器,需要每半年排查一次;而包括名称、区域、桩号、清晰度等方面的所有信息都靠工人们手动填写。工人们不得不成为“表哥”“表姐”,在大大小小的报表上记录下几十上百项数据。

人工填写难免出错,吴书亮的工作就是核对提交上来的信息,并归类、分析。需要经手的台账堆起来半人高,只这一项工作就要花掉他整整一周时间。吴书亮感慨,“一天数字看下来,看什么都像数字。”

即便如此,抄错、抄漏的信息还是时有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重新翻找表格,抛开繁琐不谈,不准确的信息到最后也只能沦为一笔“糊涂账”。

而提起一线巡检员的工作,却让人“哭笑不得”。

作为巡检员需要知道,你下午去巡检的地方,可能在早上就已经被人巡过三四五六次了……

按理说,工人每天要巡检的范围是提前分发好的,谁也没想到会发生“重复巡检”这种事情,但它确确实实发生在巡检员胡成团身上。

与工友吃饭时聊起白天工作的事,这件事才水落石出。根本问题在于工人们使用纸质台账,信息反馈不及时,阴差阳错的消耗了工人们的精力。

彼时,信息统计难、反馈时效性差、纸质台账成本高等问题体现在收费处、信息处、巡检一线各处,整个浙高运丽水管理中心都被困在一个巨大的数据牢笼之中。

PART.

03

卸下数据重担

2019年1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那几年,浙高运将市面上的数字化平台都了解了一遍,想要寻找数字化的*解,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

直到接触到简道云。

在蔡坚健看来,简道云零代码可塑造型极高,能切合他们所需的各类工作场景;数据整合流程的简化与数据协同共享正中了浙高运痛点。

浙高运技术人员用了一天的时间熟悉简道云平台,很快就完成了38个个性化管理模块和160个工作流程、数据表单和数据仪表的搭建,基于简道云的零代码开发的应用几乎覆盖了全部协同办公场景。

纸质台账的使用越来越少。

过去,胡成团每巡检一处,就要手写台账来记录巡检处基本信息,以及设备是否完好;碰上设备故障时还要记录修理过程。

现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胡成团只需要在管理工具中选择“是”或“否”,巡检信息在点击的一瞬间就会自动录入数据库;遇到没有处理过的问题,他也能直接查找观看其他巡检工人的修理视频进行学习。

吴书亮也卸下了数据的“担子”,感觉到前所未有地轻松。

那2600处监控点位的信息,能自动“跑回”数据库中,并由系统自主完成核对与统计分类归纳。

卸下数据“枷锁”后,吴书亮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每个点位的设施巡检和提升上。在他看来,维护交通安全、保障安全出行是数据管理员这个岗位存在的意义,专心做好本职工作,是自身价值感的来源。

PART.

04

春运依旧,“伤口”不再

而曾经让浙高运备受困扰的春运,也有了新的解法。

春运期间,把未来可能发生的拥堵“掐死在摇篮里”,是蔡坚健的坚持;现在看来,这场与春运之间的“时间仗”,蔡坚健赢了。

浙高运“智慧高速拥堵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拥堵趋势的预判。

蔡坚健介绍,此系统的搭建同样基于简道云。通过融合高速地理信息、自由流速度、自由流流量、高速事件等有效数据,利用聚类算法和大数据实时流分析技术,从车速、拥堵指数、拥堵里程、拥堵趋势、拥堵原因和段面流量六个维度进行实时数据分析。

系统还可以根据拥堵级别,从高到低分为异常拥堵、重度拥堵和轻度拥堵三层,分别对应红黄蓝三种颜色。

根据抓取的多维度数据分析,系统可自动识别判定各个路段拥堵等级并通过智能机器人直接将预警消息*时间通过后台发布给管理人员,有效降低数据中转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为了让回家的路更加通畅,浙高运还通过浙江交警,将道路数据提供给与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在道路拥堵期时进行导航引流。“通过导航引导旅客到另外耗时相近的路上,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蔡坚健说。

2020年4月1日,“智慧高速拥堵预警系统”在杭金衢的杭绍、金华、衢州三管理处进行上线试运营,到2020年4月27日系统自动识别出异常拥堵10起、重度拥堵20起、轻度拥堵50起,识别成功率达到了95%。

PART.

05

相信与期望

阮玉是“智慧高速拥堵系统”最早一批的受益者。

四月,她在一次回家“漂流”中,成为了从前蔡坚健最怕的“突发状况”——汽车因故障“趴”在路中间,造成了一次小型拥堵。

身后长长的车队与车主们逐渐不耐烦的情绪,让阮玉手足无措。此时,浙高运预警系统已经完成了拥堵状况的分析、和救援任务的下发。

距离阮玉最近的救援队快速到达现场,疏解了这次意外。阮玉被救了,仅用了20分钟。

这次事件让蔡坚健信心倍增。他感慨,“今年春运‘大考’,浙高运一定能交上满意的答卷。”

浙高运全方位的数字化,也为春运出行出了一把力,蔡坚健因此感到前所未有的神清气爽。

技研中心依托简道云推出的高丽云,实现了全过程电子审批、实施监督、追踪溯源;全领域电子台账、全时域信息采集、全地域数据共享等功能,形成了既“透明”,又“智能”的数字工厂。

新的一年,蔡坚健希望,“数字化之下,道路能更顺畅,人能更轻松,*每个工人都能像军人一样收获职业价值感,为守护旅客通畅出行而感到自豪。”

洄游是每一条鱼儿的宿命,南归是每一只候鸟的执著。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注定加入“春运”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的周期性迁徙。

数字化已然成为游子归乡路上的守护神。

如今,春运已经不再与凶险和苦难挂钩,说起马上到来的春运,隋东风确信,“今年我肯定能好好回个家,早点见到爸妈。”

(通讯员:叶夏蔚、潘哲、吴书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熵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