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年轻人的职业新路径

谁能分得职业教育爆发*的蛋糕,要看哪个企业更能紧跟市场需求,并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
2022-08-11 09:35 · 微信公众号:深燃  作者 | 唐亚华 编辑 | 沐风   
   

应届毕业找工作、工作中技能缺失、职业瓶颈期谋求转型、想开拓副业……正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强刚需。

来自成都的小玉毕业不到三年,她最早考的是教师资格证,因为她在教育机构上班,必须要持证上岗。近年来,教培行业的需求在缩减,她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于是在2020年又考了人力资源资格证,“我了解到人力资源这个岗位不管是在大小企业,还是学校、医院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今年11月份她还要考的是一个中级经济师的证书,考下来就等于有了中级职称,她打算先考了备用,“下一步,我对新媒体运营也有一点兴趣,不过还在观望中,还想考个研,提升一下学历。”像小玉这样疯狂考证,给自己充电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多。

广义的职业教育主体包括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不过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商业化运作的职业教育企业。求职者找不到出路,企业招不到对口的人才,职场错配是*的症结。为此,无数人开始积极尝试突破,找准市场需求缺口,寻求系统的学习。需求带火产业,如今的职业教育赛道,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考公、考编、考研,各类资格证书、专业技能培养已经是红海,网文写作等副业培训,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培训,也正方兴未艾。模式上,传统的线上线下课程,校企合作等路径都逐步显露。

职业教育,正在蓄势待发。不过,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教育模型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究竟谁能跑在前面,还要看市场的反馈。

01

成年人选择用“考证”来投资自己

来自上海的白领张小蕊一直做行政工作,到了接近35岁的时候,她感觉择业、升职都有点受限,就想到去学财务,因为她感觉财务是个越老越吃香的行业。她就边上班边考了初级会计资格证,考完以后转到了她所在公司的财务岗上。

但她没有就此停下,而是接着考了中级会计师证,还有管理会计师证。后来跳槽时,她有了挑选企业的机会,工资也涨了20%,每个月还有职称对应的工资。

进入学习状态以后停下来反而会迷茫,因为没有什么目标了”。随后她又去报了二级建造师证,两年考了两个专业,还有税务师证,考了四门。“虽然这些证现在不一定能用上,但万一以后哪一天用得着。”

五年的时间里,张小蕊考了六七个证。

28岁的瑞安在江西某城市做通讯类工作,他一直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太感兴趣,但苦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便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计划提升自己。

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市面上比较热门的行业需求,他最终报了某机构的UI设计、PS等课程,交了近4000元学费。

瑞安的想法是,先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来接一些兼职需求,如果将来进展顺利,他就完全转行到这个领域来。即使上述哪一个都没实现,掌握了这些技能在自己的现有工作中也能应用起来,作为加分项,怎么算都不亏。

一位年轻的宝妈分享,自己在生了孩子之后的四年考了7个证,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健康资格证、普通话二甲、二级建造师证、高级绘本阅读指导师、家庭自然教育指导师,其中的不少证,除了帮助自己培养孩子之外,也拓展了绘本相关的副业。

这么多人疯狂考证,*大原因就是,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以强化主业、拓展副业或谋求转型。

还有很多人的职业提升需求直接和经济利益相关。

考过了二级建造师还在苦苦坚持考一级建造师的小红书网友“晴天”说,“我考证就只是为了钱”,她想换个有露台的大房子,想哪天就算不上班了也可以很潇洒地过日子,想二三十年后不要过得太狼狈。

国家对很多职业资格证也有定向补贴。小玉考了人力资源资格证书之后,就拿到了1500元的补贴。另外,她所在的城市落户的途径之一是两年社保+一个技能类资格证书。

不少人还把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当作“投资”自己的方式。“对我们女性来讲,多给自己充充电,让自己更强大一点很有必要。我现在*后悔的是自己懂事的太晚了,到了职业瓶颈期才有了提升的意识,要是早一点去做可能职业上升空间更大。”张小蕊对深燃说。

小玉也有同样的感受,“从小我的父母都给我灌输就是自己强才是强,我觉得拥有的技能多一点自己的底气也就多一点。”

在大多数“考证”人心目中,考证是投资,不是消费。“努力投资自己,是人生下半场*的远见”、“能力比证书更加重要,但没有证书你可能连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没有”,很多热衷于考证的人,认为证书也在侧面展示个人能力。

人们常说,不吃读书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所以很多人想来想去,还是宁愿吃读书的苦,毕竟该吃的苦迟早要吃,只是换个方式而已。

“我觉得年轻人疯狂考证充电现象非常好,比起打游戏、玩手机,提升一下自己,了解一些行业的基础知识,总归是好的。我建议大家,如果打算要考证,就要立刻行动,现在很多证书越来越难考了,相对应的一些福利也会慢慢变。”小玉说。

说到底,考证热背后还是职场竞争激烈,工作环境内卷的体现,同时,职业选择喜好、个人价值追求的影响因素同样存在。

需要提醒的是,职业技能培训后能够多大程度上帮助到求职者,还要看个人的天赋、努力程度。要知道,你的副业可能是别人的主业,大多数职业易学难精。理性对待,谨慎做决定,尽全力钻研,才是科学的态度。

02

从考证到泛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市场再升级

强劲的需求背后,也有众多的职业教育企业在提供服务。这个领域内,有以中公教育、尚德、达内科技等为代表的传统职业教育企业,也有作业帮、好未来、高途、网易有道等K12转型而来的教育企业。

其中的考公、考编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应届生,以及想逃离大厂回归体制内的群体,根本性解决就业需求,另外,考研、考证、IT培训等,主打多维度、多年龄段的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提升。

在考公、考编、考研等细分体系内,中公教育、华图教育等早已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在IT培训行业,中公教育旗下的优就业于2015年左右就已布局入场,并陆续发展了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提升等多项业务。近年来,从K12转型而来的高途,也宣布切换赛道到成人职业教育,网易有道旗下的网易云课堂整合升级后也在发力职业教育。

从不同切入点入局的企业已经在常规的职业培训领域厮杀得异常惨烈。企业们要想进一步取得突破,就要创新路径,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和课程内容。

中公教育在这方面率先迈出了尝试的一步。

首先是B端业务。中公教育于2022年推出了校企合作项目,据介绍,中公教育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地与多所院校合作,合作模式包括共建数字经济、融媒体、智能制造、数字文创、人工智能和智能航空等六个方向的产业学院。

近年来,已经有职业技术类院校和企业合作推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在于,部分非营利性院校推动此业务的动力并不大,还有的学校与本地企业合作很顺畅,但缺少更大范围的企业资源。这时候一个有资源,能对接双方的第三方平台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具体做法上,比如中公教育与腾讯进行战略合作,引进腾讯的产品体系做二次研发,精准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职业教育赛道利好不断,道路持续扩宽的大背景下,如果将高校等主体比作是‘掘金人’,那我们从业者更像是‘卖水人’,与全国各职业类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包括提供实习实训、开办订单班、共建专业和联合办学等。”中公教育内部相关人士如此说道。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蒋永红认为,连接校企合作的企业,相当于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它们把很多院校联合起来,再和市场上很多企业去对接,会大大提高效率,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不过他也指出,“问题在于,有这种需求的企业到底够不够多,如果这个企业的门槛很低,可能不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如果需要长期培训,恐怕简单的培训模式很难达到要求。现在各企业都处于尝试阶段,需要找到稳定且可实现的企业需求。”

在B端选择校企合作,而到了C端,考虑到如今很多人副业需求、失业转型需求更加迫切,中公教育又于2022年5月推出了泛职业教育业务——中公优职。

中公优职项目负责人贺易之告诉深燃,泛职业教育板块包括职业素养、副业兼职、新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兴趣爱好等几大方向。职业素养,也就是职场软实力,包括职场通用的沟通技巧、管理技巧、心态调整等;副业兼职包括读书变现、声音变现、剧本杀写作、网文写作等;新职业瞄准的是这两年兴起的新职业,比如互联网营销师、新媒体文案、电子商务师等。

目前中公优职有一百多门课程,学员购买低价格的会员卡,就可以解锁全部课程,帮助用户发现更适合自己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向。一些观看量和主动咨询比较多的课程,我们拓展了深度专业课程,有40-80课时等不同的时长,定价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据她介绍,入门课程中比较受欢迎的有商业插画、时间管理、网文写作、直播带货,高价课中比较受欢迎的有网文写作、互联网营销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

目前来看,中公教育全新推出包括副业培训和新职业培训的泛职业教育业务,能让有需求的学员低门槛入门,筛选更适合的课程再做进一步系统学习,短平快的模式,和年轻人的喜好习惯也相符,算是职业教育内容边界上的一次尝试性拓展。至于效果如何,还要进一步等待市场反馈。

以上现象表明,职业教育企业的较量,已经从常规考证进阶为创新模式和内容。

03

职业教育走上快车道,

谁能笑到最后?

近年来,职业教育之所以从用户端到产业端全面火热,源于强劲的市场需求,也得益于政策的助力。

首先从数据来看,职业教育走到今天,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205亿元增至2020年的202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9%,预计2022年会达到2507亿元。

政策上,2022年5月1日施行的《职业教育法》提出,要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可见,职业教育在教培行业“双减”后被官方明确定调,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在用户端,如今,宏观环境紧缩,很多人有强烈的职业危机感,更热衷于投资自己,提升技能,未雨绸缪。此前,在美国和日本经济低谷时期,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振,但教育的投资意愿一直在增加。

对积极投身职业教育的企业来说,迎合了市场需求和政策倡导,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生意,教育行业也是最抗周期的行业之一。即使行业变迁,风口轮换,个人能力提升永远被需要。

具体到就业市场上,职业教育如何体现价值?

蒋永红对深燃分析,如今,毕业生很多,但很可能学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因为大学和职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且企业的需求也一直在随着市场变化。“职业教育就是企业根据社会需求推出的对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这算是一种市场性调节,也是当下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补充。”

综合来看,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走上高速发展道路的绝大多数条件。

不过,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企业也还有不小的挑战。

拿中公教育全新推出的中公优职来说,挑战在于用户需求的分散化,“这个市场可能每个课程项目都不是太大,用户的需求分散,靠单个课程做出大体量很难,一方面需要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推出成熟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品类的大量拓展来满足用户长尾的需求,这就涉及到系统化的整合研发和师资资源。同时,还有一些像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非资格类课程,技能类培训的用户同准入资格类用户相比较,需要花很大力气去挖掘、引导、教育用户。”

不过,在创新路上,挑战对所有企业都存在,有过往积累的企业,或许多一点优势。中公教育20余年的职业教育经验积累,学员、师资等基数大,从考公考证到泛职业培训,从研发到产品交付流程到交付渠道都现成可利用。目前来看,中公教育起步较早,覆盖的职业教育品类相对较全,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不仅面向社会层面推广,我们也会更充分发挥中公教育已有的学员资源基础,不论在人才招录考试和学历提升考试的结果如何,绝大多数还是有学习我们课程的需求的。没考上公职类岗位,或许可以当电子商务师;成了教师,副业写网文也是可以的。这也是一种联动,也是终身职业教育的内在之意。”贺易之说。

短期来看,有很多利好职业教育的点。但蒋永红也提示,职业教育规模的持续壮大和爆发,还要依赖行业的需求和用户的口碑,职业教育企业最终还是要受市场的检验。所以,职业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企业提供的职业技能内容要扎实,和市场的交互要良性,还要深入到一线需求里,随时跟得上变化。

所以,市场需要更多的创新者、引领者、服务者。“我们也在持续监测市场新的需求,研发新课程,如读书变现、职业兽医、跨境电商、品酒师、宠物美容师、宠物训导师,会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跟进。”贺易之补充。

未来,谁能分得职业教育爆发*的蛋糕,要看哪个企业更能紧跟市场需求,并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可以确定的是,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快速迭代的企业将会跑得更快、更稳。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玉、张小蕊、瑞安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