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旧厂街,在十字路口

《狂飙》剧中“旧厂街”的原型,正是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三十三墟街”,也叫“墟顶老街”,这是江门的城市原点。
2023-03-01 17:04 · 时代周报  陈熊海   
   

江门本地人刘志豪发现,“旧厂街”最近有点火。

不仅大量游客跟着剧中场景过来打卡,沿线商家也纷纷开始售卖“狂飙”纪念品,不仅有“吃鱼”折扇,还有孙子兵法、小灵通、咖啡粉这样的“狂飙”三宝。

《狂飙》剧中“旧厂街”的原型,正是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三十三墟街”,也叫“墟顶老街”,这是江门的城市原点。

但显然,《狂飙》的火爆太过突然,以至于“旧厂街”还没想好怎么应对,游客就已蜂拥而至。

接下来,这片老城区,还会怎么飙?

千年老街遇上“强哥猪脚面”

随处可见的《狂飙》折扇,强盛小卖部,旧厂街市集,强哥猪脚面,都在提醒我们,已经进入《狂飙》的世界。

若是时光倒流,这儿是飙不起来的,因为这里还没有陆地。

1000年前,江门只有一些小岛浮在水面,当时小岛上有一处墟市称为“江门墟”,大概是因为这里是江水流进珠江三角洲的门户,往来的货物可以在这里交割,因此形成了墟市。

江门墟最髙处被称作“墟顶街”。每逢二、五、八日墟期,趁墟的人总是划船而来,再顺着石板台阶进入墟场。这种说法在北方,叫“赶集”。

因此,也有人说,墟顶就是“江门”,“江门”就在墟顶。

《狂飙》剧中,高启强、高启盛两兄弟开的“强盛小灵通”店,就在墟顶老街三十三级水埠头旁边。

除了这里,“墟顶老街”至少还有7处《狂飙》中的取景地,是《狂飙》打卡地最为集中的地方,既有安欣与高启强分道扬镳之处,也有高启强与大嫂陈书婷相遇之处。

为了利用《狂飙》IP宣传当地文旅,2月14日,当地政府制作了8块大卡牌,悬挂在老街各处取景点供游人打卡,还制作了《狂飙》打卡点手绘地图。

在刘志豪的印象中,2月初开始,就有不少游客来到“墟顶老街”打卡,短短十几天,刘志豪已经接待了几十批参访团,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天游客越来越多,甚至工作日都已人山人海。”

汹涌的人潮,也改变了老街的业态,一家售卖纪念品的老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专门从淘宝上淘了一批小灵通,再配合《孙子兵法》,咖啡粉,在自家店铺门口摆摊售卖,目前已持续十几天。

“拍照的人多,买的人少,目前也没卖出多少钱,”这位老板告诉记者。

不过,也有经营《狂飙》生意比较成功的商家。刘志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老街上有一户商家,单在折扇上写下“狂飙”两个字,十天就赚了两万多块。

根据时代周报记者的观察,目前老街有一半以上的商店,都将《狂飙》这一IP作为经营噱头。除了旅游纪念品,餐饮是另一大主角。

一家售卖毛巾的商店,是《狂飙》剧中安欣与高启强吃猪脚面的取景地,拍摄结束后,店主又将店铺改回毛巾店。

可如今,这家店又在装修,打算改回剧中售卖猪脚面的场景。

这样的情况,在老街上并不是个例。由婚礼策划店改成的“强盛小卖部”、旧厂街餐车市集、狂飙特色小吃区都纷纷亮相,甚至还有一家烧鸡店,也已在门口挂上“强哥猪脚面”的牌子。

“这反映出民间的商业智慧。《狂飙》热度起来后,不少商家自主制作文创产品,最典型的就是扇子,另外,不少商家开始结合《狂飙》元素卖茶饮、咖啡、小吃,这也体现出《狂飙》促进了老街区的业态多元化与转型升级。”刘志豪说。

老街的未来

刘志豪是“90后”,从小生活在江门老城区,如今,他在江门市蓬江区博物馆工作,从事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在他的印象中,《狂飙》爆火之前,来到老街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当地居民。老街的店铺,也以售卖日用品和批发小商品为主,比如毛巾、衣物、五金等等。

刘志豪认为,生活化场景,正是老街成为电视剧取景地的主要原因,老街是一处“天然摄影棚“,而不是“古街博物馆”。他说,除了《狂飙》,《误杀》、《除暴》等作品也都曾在老街取景。

和如今只有服务于当地居民的店铺相比,二十多年前,刘志豪小时候,老街是江门一处重要墟市,也曾商贾云集。那时,江门市区面积并不大,老街成为江门许多人购物消费的场所,类似于早期的北京路,之于广州。

刘志豪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人车混杂,多年前老街内的一处十字路口曾设立交通警察岗亭。剧中高启强和安欣分道扬镳这一镜头,如果发生在当时,属于扰乱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或许会被行政拘留。

后来,老街的商贸功能慢慢淡去,只有本地居民生活在这里。如今的老街甚至还不是一条步行街,而是一条有着机动车道的骑楼街。

火热的影视作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一方面,意味着老街本身具有特色鲜明的文旅产业IP,另一方面,文旅对老街业态的改变,也与老街本身的生活化场景产生了冲突。

从目前来看,老街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刘志豪认为,要以影视作品爆火为契机,从文化层面深挖老街历史,通过建筑活化的形式引入博物馆之类和文旅相关的业态。

另一方面,他也提到,在目前这种局面下,要把握好文旅开发和原住民生活之间的平衡,使原住民依赖的生活业态得以继续发展,“原住民才是城市记忆的守护者,他们的存在使得老街成为一片活着的街区,而不是一处单纯的旅游目的地或者博物馆式的街区。”

事实上,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上,江门也有探索。

距离墟顶老街不远的启明里,也是一处集中了不少民国时期骑楼建筑、华侨建筑的历史文化街区。鼎盛时期,这里商业、娱乐、物流等行业繁荣,仅英、美、德、日等国批发经营石油、洋杂货的外国商号就有13家。

如今,这里利用历史建筑建设了侨批馆、江门非遗手信馆、博物馆等文化展览项目,引入了茶饮、咖啡、红酒等各类特色餐饮、文创体验“网红”店铺。启明里,已经成为政府主导、原居民参与共建、社会资本合作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示范工程。

“从某种层面看,游客的到来正是老街在商贸领域的复兴,重回历史*。”刘志豪说。

而老街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正在被这种巨大的力量一步步推着前进。这种力量,也许会加速老街提升改造的步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时代周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