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真菌市场居然藏着亿万美金

随着技术的进步,蘑菇在科研、经济等方面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其背后也渐渐长成了一片新经济帝国。
2024-05-28 15:53 · 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  王王   
   

在《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爱丽丝遇到一只坐在大蘑菇上的毛毛虫。毛毛虫告诉她,吃这只蘑菇的一边可以长高,吃另一边可以缩小。这个神奇的法宝成为后来爱丽丝在兔子洞里所向披靡的关键道具。

童话世界的幻想倒映着现实世界中的奇妙现象。蘑菇,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生物特性,在中西方民间文化中占据独特的地位,时而是千金难买的珍馐美馔,时而是与神明通灵交感的媒介,时而又是“吃完以后躺板板”的罪魁祸首。

与其深远的文化影响不同的是,作为科研对象的蘑菇——更严谨地说是真菌,是一门十分后起的学科,甚至“真菌界”的概念是到了20世纪末才被学界认可的。随着技术的进步,蘑菇在科研、经济等方面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其背后也渐渐长成了一片新经济帝国。

环保蘑菇,狂炫垃圾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家庭、小型企业和公共服务提供商每年产生21亿至23亿吨的城市固体废物,包括包装材料、电子产品、塑料和食品等。然而,由于固废处理设施不完善,只有61-62%的城市固废在受控设施中得到管理。

在建筑和环保行业深耕数十年的Joanne Rodriguez说:那就让我们来训练蘑菇吃垃圾!2018年,她成立了生物科技公司Mycocycle,用真菌消解废弃的橡胶、尼龙、纸张等建筑垃圾,并产生类似塑料的生物材料。

自然界的真菌中,有一类称为白腐真菌,它们对木材的分解程度非常深,不只能分解木材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还能分解木质素,使木材变得潮湿柔软,最终呈现白色或黄色的海绵状残骸。(例如平菇,就是一种常见的白腐真菌。)

Mycocycle经过挑选,找到了一种能够分解石油制品的白腐真菌,无需任何基因改造,就能直接上岗打工。

工人将废弃物和真菌一起倒进控温控湿的生物处理器,这些蘑菇就会通过根状菌丝来分解废弃的有机物。

经过2-3周的生长,废弃物会变成被菌丝网包裹的一个个小颗粒。将真菌杀死后,这些材料经过再次加工,就能制成纤维、泡沫或填料,用做建材和家具。

Mycocycle目前已经获得64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预计2024年的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目前全球塑料行业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Mycocyle希望能够与3M、巴斯夫和陶氏这样的材料巨头竞争,并消耗其产生的废塑料,打造循环经济。

蘑菇:最终还是我承受了一切。

你的爱马仕,是灵芝做的

用蘑菇生产人造皮革的公司不少,在研发蘑菇皮革的团队中,MycoWorks可能是最有艺术范儿的那一个。

故事得追溯到1990年代。七八十年代,蘑菇在美国嬉皮士中间掀起过一股迷幻热潮,还诞生了几本广为流传的书籍。

西海岸艺术家Philip Ross那时候还是个潦倒的年轻人,他在参与艾滋病人临终关怀工作时见识了灵芝这种神奇的东西。在阅读了一本关于大规模种植食用蘑菇的书以后,Ross为这种*美感和生命力的生物深深痴迷。于是他开始研究如何使灵芝菌丝长成各种形态并把它融入艺术创作。

作为艺术家,Ross的登堂入室之作是让蘑菇缓慢吞噬了一架由垃圾复原的波音747客机残骸,引发不小的关注。后来他不断探索蘑菇作为材料的特性和边界,制作了一系列“蘑菇雕塑”和“蘑菇家具”作品,成为纽约艺术界的座上宾。

直到有一天,谷歌、3M、美国军方和投资人找到他。

这些巨头看到了Ross在材料学的探索成果及其商用/军用价值,希望能与他达成合作。Ross忙不迭地拉上实习生Sophia Wang——一名前芭蕾舞演员——成立了MycoWorks

两个只懂艺术不懂商业的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经营公司。最开始,他们甚至不知道究竟要用蘑菇生产什么东西。

经过很多次曲折探索和濒临死亡之后,MycoWorks突然接到了一家*奢侈皮公司的电话——爱马仕想要蘑菇皮革。

由于地缘政治和气候变化,奢侈品购买皮革原材料的成本上涨了3到10倍,而MycoWorks的神奇配方能生产与真皮性能几乎一致的材料。

彼时财大气粗的材料科技公司Bolt Threads刚刚宣布进军蘑菇皮革领域,与爱马仕的合作给了种子轮的MycoWorks反戈一击起死回生的支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MycoWorks获得了多轮融资,截至目前已完成C轮,总共筹集了1.8亿美元,投资人中包括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

今天,艺术家Ross已经成为一个兼具哲学思考、材料学技术的资深商人。对于MycoWorks的未来,Ross看到的不仅是蘑菇皮革,而是一种新的生物平台。在他看来,真菌是可以集成几乎任何其他东西的活性复合材料:金属线、聚四氟乙烯、药物、电子产品、纳米颗粒,因此,使用MycoWorks首创的技术来研发雷达阵列、传感器、无人机甚至科幻小说中的人机混合体都是有可能的。

当机器人科学家爱吃蘑菇

谢天谢地吃货狂喜,终于有一家公司,种蘑菇是真的为了吃!

蘑菇富含蛋白质,味道鲜美,独具特色。宋朝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蕈子》写道:“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莼丝无点涩”,让人垂涎欲滴。而且种蘑菇不需要耕地、灌溉或大量照明,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不过,蘑菇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拌料、装袋/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菌到出菇,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限制了规模化生产的潜力。即使是*进的蘑菇农场,劳动力也是成本的绝大部分。

有一群爱吃蘑菇的科学家希望用AI技术量产美味且廉价的蘑菇。

Hedgehog的创始团队背景十分豪华:麦肯锡顾问、做火星车的斯坦福PhD、特斯拉工程师、零食品牌创始人(具体来说,是用蟋蟀做的饼干)。

这些人现在将目光从浩瀚宇宙收回,放到了餐桌上。

制造能种植和采摘蘑菇的机器人对Hedgehog团队来说如履平地,但蘑菇的“娇气”却给他们带来了难题。

Hedgehog发现,种蘑菇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蘑菇种在一个个袋装或瓶装的培养基里面,每一袋/瓶培养基都需要同样的维护,重复工作很多。

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把容器变大,让一袋顶过去50袋。然而富含营养的培养基很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使蘑菇感染病害。传统的小容量培养基正是为了防止病害大范围扩散。

在请教了专业人士后,团队得知微生物巴氏灭菌的培养基有可能解决蘑菇感染问题。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微生物环境,Hedgehog用AI建模进行数百次的实验和计算,终于看到了蘑菇产量增长,在无感染的情况下能将蘑菇种植的成本节约25%到30%。

Hedgehog官网

目前,Hedgehog已拿到硅谷孵化器Y Combinator、Soma Capital、UpHonest Capital等机构的投资。蘑菇也已经开始量产,并受到沃尔玛、Costco、Amazon Fresh等大型商超和一些小型的本地生鲜零售商的关注。

随着蘑菇培养基配方研发成功,Hedgehog也逐渐发现一片更广阔的市场在眼前展开。

如同Mycocycle和Mycoworks看到的,真菌类生物可以用于生产各类材料、酶等有机物,在工业和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培养基配方可以举一反三,推广到更多真菌的生产上,为下游企业提供低价的原材料。

或许未来有一天,Hedgehog将成为全球生物材料行业巨头,到时候可别忘了,他们最初是一群爱吃蘑菇的工程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