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平价快餐,占领一线城市

总而言之,在“平价快餐”这一餐饮赛道上,餐饮品牌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场一线城市食堂争夺战,打工人或成最大赢家。
2024-06-27 20:08 · 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豆沙包   
   

最近,平价快餐正在加速涌向一线城市,争抢大城市的打工人。

如果你看过数据,对这一现象就不会惊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4.6%。

然而,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增长3.2%,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6个百分点。

在高昂快餐和收入放缓的矛盾之间,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物美价廉的平价快餐。

一项关于“30元以上的快餐你能接受吗?”的调查问卷中,受访对象有6000多人,超过4300人明确表示“不能接受”,只有不到750人“可以接受”。

与此同时,餐饮品牌也开始意识到,在消费降级的时代,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满足人们最核心的需求,相应的减少那些“华而不实”的做法,真正地让利消费者。

于是,在争夺打工人的快餐大战中,首先涌现出的是一批新兴的平价快餐品牌。

例如,广州天河南商圈的“城市飯堂”,将一顿饭的价格降至12元起,不仅菜品丰富,服务态度也很好。凭借着价格优势,该店吸引了一批周边的打工人,并且好评如潮。

在深圳福田深南中路的“香港福自选餐厅”,一肉一菜12元,两肉一菜15元,每到工作饭点都顾客如织。

而主打朝鲜族拌饭的米村拌饭,凭借价格优势和锅气十足的菜品,从吉林延吉开到了全国110多个城市,总店数逼近千店。

可以说,北上广深有自己的打工人食堂——开在核心商圈,靠近白领打工人,价格友好,有菜有肉有碳水。

总结这些平价快餐品牌,大概有以下2个特点。

*,便宜大碗,人均客单价大多10元起,以低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可以实现“12元吃饱,20元吃好”。

第二,主打现炒和家常菜,菜品样式不少,有的餐厅甚至还有明档厨房,制作过程透明可见。

这些平价快餐品牌的走红,再次验证了当代打工人更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观念。

除了平价快餐品牌之外,一些大型的商超零售企业也推出了“平价快餐”的服务。

最近,盒马鲜生在广州全市门店上线了近百款平价快餐,每天推出20多款,每星期滚动一次,包括19.8元的三荤一素、16.8元的猪杂汤粉等等。

此外,盒马鲜生还推出了外卖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盒马app下单购买,方便快捷。

针对有减脂、减碳水的消费人群,盒马还推出了大量蔬菜、水果、三明治、三文鱼为主打的简餐。

盒马自身拥有场地和资源的优势,不仅可以专门开设就餐区域,不需要额外租赁,还可以利用超市内部的食材,或者有长期稳定的供应商。

这些都是盒马进军“平价快餐”赛道的底气,大品牌和平价快餐的结合,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无独有偶,永辉也在福州和浙江推出了平价食堂。在福州的永辉食堂,消费15元即可买到炒现做、自助自选的快餐;在浙江则是“论斤称重”,尝鲜价为1.98元/两。

对于盒马、永辉等大型商超零售来说,推出平价快餐不仅仅是迎合当下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商超的消费场景相适应,形成良性的消费生态。

一方面,不管是进店就餐还是点外卖,都可以促使消费者购买其他的商品,尤其是饭后解腻的饮料、零食等。

另一方面,在电商消费火热的当下,商超提供的现制快餐服务,可以提升线下商超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7-11、罗森、全家等便利店也开始布局平价快餐。例如,7-11今年在广州开出了*小食堂,扩大热食区域,可接待16-20人,售价6.9元-22.9元。

不管是新兴品牌,还是商超零售,平价已经成为餐饮消费的主流趋势之一。而这股“平价”的风也吹向了各大餐饮品牌。

今年5月,必胜客在广州开了一家“Pizza Hut WOW”乐享店,主打高性价比,人均客单价约43元。

去年9月,海底捞推出了平替子品牌“嗨捞火锅”,近期又改成了“小嗨火锅”,肥牛23.9元/份,锅底低至9.9元起,客单价进一步降至50-60元。

部分高端餐饮、米其林餐厅也开始降价。例如,新荣记打造了客单价100多的荣小馆、港季茶餐厅等平价餐厅。

一批客单价超500元高端餐厅,通过优惠套餐的形式将价格下探至200元以下。

我们可以发现,从平价快餐到价格内卷,在消费降级的时代,打工人开始获利。

当然,对于餐饮品牌而言,仍然有一些利好因素,核心成本在不断优化。

首先,餐饮的*大支出是房租。最近两年,由于经济调整,很多城市的写字楼出租率并不高,这也使得承租方有了一定的议价权,商业地租水平有所下降。

当商业地产整体不景气的时候,餐饮行业的承租方,可以为当地商业圈引流,自然有地租下降的收益。

其次,餐饮的关键成本还在于人工。在就业环境加速变化的当下,工资的涨幅正在放缓,餐饮老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降本增效”。

除了人工成本,降本增效还要考虑门店选址和原材料采购。

在选址方面,新兴品牌会选择一类商圈的三四类位置,减少装修成本。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环境和体验并非首要条件,物美价廉是吸引他们的关键因素。

在原材料方面,要确保出品的新鲜和稳定。例如,米村拌饭实现了精简化菜品和标准化食材,SKU只有20个左右,并且采用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降低了单店厨房的人力成本。

其实就是预制菜,虽然大家在网上反预制菜反得那么起劲,但要花钱填饱肚子的时候都老老实实了。

总而言之,在“平价快餐”这一餐饮赛道上,餐饮品牌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场一线城市食堂争夺战,打工人或成*赢家。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