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出井伸之:索尼史上最具争议经营者 最糟糕经理人

出井伸之,索尼史上最具争议的经营者,从1995年至2005年,他带领索尼将年营收额从350亿美元升至700亿美元,十年内翻了一番。
2012-04-12 15:35 · 新浪财经  蔡成平   
   
 

  新浪财经:索尼从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发展到如今的世界级名企,为何索尼能成功?和其他企业不同之处是什么?

  出井:索尼最核心的是技术力,抓住了技术主线。当时,在索尼公司有一位影响力仅次于井深大、盛田昭夫的经营者——岩间和夫,他是一位非常纯粹的技术者,把半导体从美国引进到了日本。随着半导体的增长,相关的软件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半导体的发展历史上,存在“摩尔定律”(Moores Law,即半导体的积集成度18-24个月倍增),事后回顾会发现,索尼的成长如同是按照“摩尔定律”绘了一幅精美的画。迄今,我都经常讲,做事要善于抓住主线,抓不住主线的企业,是难以发展。索尼在技术上倾注了全力,从而实现了技术革新。

  索尼的伟大之处在于,井深、盛田、岩间等创业者的DNA和创业精神,转化为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从销售额80亿日元,到100亿、1000亿日元,不管企业规模如何变化,人们还是发自内心的爱索尼及其产品,“索尼族”在某种程度上如同是“宗教信仰”一样的情怀。

  新浪财经:进入索尼工作起,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要成为职业经营者吗?

  出井:与想成为“经营者”相比,进入索尼起就怀着要成为“专才”的觉悟,必须要学习掌握“特技”,当时我对经济学很感兴趣,加上我父亲也是经济学家,所以从20多岁起就一直阅读《金融时报》,边画边学,并写了许多研究报告,当时要求自己要用经济学家的眼光来观察索尼。

  新浪财经:职业经营者需要哪些资质和训练呢?

  出井: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比如,我喜欢认清状况并提出假说,因此经常在大脑中对相关状况进行分析并思考可行的假说,我曾经认为每个人都会这样,但在公司研修时才发现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这样做,自那之后才发现自己具有“假说构筑”能力。认识到自己才能治所在是重要的。才能*不存在于讨厌的事物上,而是存在于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事情上,与其弥补缺点不如伸展自身的优点。

  新浪财经:伸展自身的优点恐怕并非简单的事,您是如何做的呢?

  出井:的确如此。举一个例子,我刚进索尼时英语不好,学校教育业是以语法为主。但后来我发现与英语相比,我更擅长学习法语,下同样多的功夫,明显我法语掌握得更好些,后来想学德语,但学了几次都发现不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好恶,不喜欢的事情,没必要花很多的时间,喜欢的事情,则会事半功倍。索尼公司不也是如此吗?推出的许多产品是索尼人自身都非常喜欢的东西。

  新浪财经:回顾自己在索尼担任CEO的十年,您有哪些思考可供中国的企业分享?

  出井:我在任CEO 的10年,索尼的变革可以分三个阶段。最重要的变革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全球化道路。从1990年开始,索尼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哥伦比亚图文公司,由此成为日本*的电子产品公司。你可能看过索尼出品的电影,由索尼制作的电影成为一项全新的公司业务。国际合作带来了新业务,也要承担很多风险。这是索尼全球化过程的重要一步,也是索尼成为世界品牌的原因之一。

  其次,便是完善了索尼的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比如,透明度非常重要。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都由创始人主导,像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李彦宏百度的创始人,索尼的创始人是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公司治理”和“创始人治理”完全不同,创始人对公司的态度是“我的公司、我的钱”,但创始人不可能永远是拥有者。上市之后,意味着创始人不再完全拥有公司,其他股东也是拥有者。不久的将来,这种变化也会发生在中国。对中国公司来说,“公司治理”可能是最重要的。

  新浪财经:您被誉为是*争议的索尼经营者,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出井:在担任索尼CEO期间,我有过很多艰难时刻,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就像你上高中时,就很少提及小学时期的困难一样。索尼在我离开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席执行官有很多类型,我是一个喜欢改变的执行官。CEO的角色就是要为公司选择应该去做的事,你必须做出选择,你想做什么和你能做什么,两者之间截然不同。

  当然,CEO也是一个特权体制,特权越多越痛苦。后来,我被评为2003年度“最差经理人”,我不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犯了错还可以留下来。索尼在那期间转型的结果,可以去看每年公开的数据。我不在乎被外界怎样评论,我只知道如果当时不转型,公司就会落伍。可能我让索尼做出改变的时间太早了些,那时还是电视机的时代。

  新浪财经:您接触过很多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您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出井:基本上没区别,都痴迷于工作,热衷于聊汽车、饮食之类的话题。他们脑子里正在想的以及接下去要做的事都很有趣。比如现在已经三十七八岁的人,有一些我在10多年前就和他们有交往了,看着他们一步步走过来。他们偶尔会打电话来说说自己的情况、问问解决办法。我常跟他们说,成就进步的企业其实很简单,虽然我会一直在后面支持你们,但你们不要接受我的帮助。进步的企业是由自己开辟的,不需要别人指点,真正发生什么事的时候参考一下意见就好了。5年后,我很高兴他们都做得不错,并能够保留自身的特色,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会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新浪财经:您在中国的联想和百度也担任董事,您如何思考这些企业的全球化道路?

  出井:联想和百度都是中国的企业,但风格完全不同。联想的话,由柳传志做大做强,在香港上市,还收购了IBM。百度的总裁则李彦宏在美国成长和接受教育,年纪轻轻就创办了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讲,很难说是本土企业。以国界而划分企业,不如以IT产业或制造业等来划分更恰当。中国人说起来都很喜欢全球化,但需要更细化、更深入地看待全球化问题。

  中国公司有许多走向全球化的机会,但我认为其全球化道路比日本企业更难,因为众多公司在本土市场上激烈竞争,在走向全球市场前,中国公司必须要在本土竞争中胜出。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把许多资源用于海外发展,自然无力顾及国内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何时开始全球化布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