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盛大私有化资金完全属陈天桥自筹 母公司成投资控股公司

这7亿多美金实际上陈总自己就可以解决,他跟银行只是拿了一个过桥贷款,只是因为他要把一些变现支付需要有时间差,就跟JP摩根借了一小部分钱,仅仅借了几个月,很快就已经还掉。
2013-04-16 08:26 · 腾讯科技  雷建平   
   

  高层频频出走恰因陈天桥不独裁

  腾讯科技:作为旁观者我观察盛大已经很多年,我跟盛大集团各个业务线很多人很熟,包括跟小强沟通过很多次。盛大这么多年,特别是在您来之前走了很多高层,各个业务线除文学外,表现都不太好,外界也有很多这方面评论。您在加盟盛大前,盛大是家什么样的公司?

  邱文友:虽然我加入盛大才半年,但我认识陈总,认识盛大已有十年的时间。当年他们*家公司上市时,我作为投行的人参与IPO。去年盛大网络下市我又参与了。所以坦率讲我没办法给你客观答案,只能给你一个主观看法。我觉得外界对盛大有很多不了解和误解。

  以前作为盛大的朋友,现在作为盛大的家人,过去几年高管离职,大家都觉得是陈总一言堂,太独裁,容不下其他人的意见,所以造成了很多人离开。我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陈总在三年前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基本休息了三年,他多半时间主抓集团海外战略。

  陈总搬到新加坡前,是从早上9点半干活到晚上12点半。那个时候真的是陈总独裁,他说的就算,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华人企业和华人市场做得好的都是独裁的。企业也是,百度不独裁吗?阿里不独裁吗?我觉得大家对陈总的批评有点过分。陈总对盛大与Robin对百度,马云对阿里我觉得没什么不一样。

  陈总独裁的时候盛大做得非常好,陈总一下不独裁了,盛大后来3年表现相对不太理想恰恰是因为不独裁了,因为人在新加坡,大家有一点无所适从,无所适从的时候业绩就受到一些负面影响,所以一帮人不适合这种管理模式,觉得好像群龙无首,选择离开。

  二来在不适应这种新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业绩做不好,从大老板的角度来讲,业绩不好,自然要有人承担责任,需要有人离开。第三类是战略原因必须要让负责人离开。举个例子,酷六,我们不用去判断过去的团队做得好或是不好,我可以很明确告诉你,过去团队做的事情和盛大要进入视频领域战略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我一直观察以前的酷六,走的路数和优酷、土豆、爱奇艺一模一样,这个我是确确实实知道,陈总从*天想要做视频的时候就是想要做UGC的视频。所以当他发现实际做的跟他想的是一百八十度不一样时,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拆伙。拆伙了以后你看酷六现在做的就是UGC。

  所以这些高管离职有3个原因,一个是因为陈总离开不适应,觉得没有老板依靠,想找一个依靠;第二个是陈总修养后对管理不适应,业绩没做好,为业绩负责;第三个是经营理念不同,必须要分开。就这三种原因来看,会发现两个很有趣现象。*个跟媒体报道的根本就是相反,媒体报道说是因为陈总独裁才离开,错,很多人是因为陈总不独裁了才离开。

  第二个有趣的观察是,这些高管走后,现在盛大到底是越来越不好,还是越来越好,我可以告诉你,盛大*开始重新往上走。我觉得盛大*的问题是以前人家讲你时,你不吭声,不回应,其实有时候媒体给你负面报道是因为逼你出来讲讲话,结果你反而因为觉得媒体是坏人,觉得他们都在误解你,打压你,造成你更不愿意碰媒体,就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我觉得盛大很冤枉,我那天跟陈总开玩笑,我说盛大的新闻量是一个一百亿美元级别公司的新闻量。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大家就把你当做负面素材来玩。你们要继续误解陈天桥,陈总个人好像也不太care。但我作为职业经理人,我必须care的是那些对盛大负面的报道对同事产生士气的打击。

  坦白讲,将来有坏消息时我也会很直白地告诉你,坏消息你去打击我,我觉得也是应该的。而且我是一个无可救药乐观派。我常常觉得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有坏消息,媒体把我们打到水沟里时,这正是我翻身的好时候,因为我不可能更坏。

  腾讯科技:去年跟小强有很深入的沟通,他也是说外界误解了陈天桥。从您的角度看陈天桥是一个非常专制的人吗?

  邱文友:我来了以后很多事情都是陈总让我决定的,这样他可以专心想一些更有前瞻性的业务。坦白讲,我加入盛大原因就是佩服陈天桥,他*是策略家,是非常有远见的人。

  你看陈总做的哪一件事情事后看起来战略不对?他早年想要买腾讯,当年想收购新浪都是对的,当年想做盒子,如今乔布斯大卖Apple TV盒子,雷布斯(雷军)也在搞盒子,那是陈总7年以前讲的概念。9年以前他开始看好文学,决定培育出来新的业务模式,他对了。更不要讲网络游戏这个行当是谁搞出来的? 所以你细数这个人,没有一件事情不是走在时代尖端。

  我今天来盛大,跟你不夸张的说,陈总告诉我,就给你这个条件,我一毛钱都没有还价,为什么?我来不是为了钱,我来是因为我想要学到这个前瞻力,我希望我能够把这个前瞻力变成巨大商机。这个就是盛大下一波的动力所在。

  盛大母公司变成投资控股公司

  腾讯科技:我挺关注一点,您也参与到盛大网络退市,如今盛大网络退市已经一年多,复盘退市这个事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虑?

  邱文友:很简单,两个原因。*个原因是盛大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盛大互动和盛大游戏,盛大游戏一直占盛大互动很大比例,作为一个投资人,你喜欢游戏这个行当,也喜欢盛大,那你应该投盛大互动,还是应该投盛大游戏?从资本角度来讲,盛大互动受伤,盛大游戏也受伤了,所以这个事情必须要去解决。如何解决?我会从整个盘子上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五种方式,我会在里面挑一个*整个集团战略方式,最后我们选择不是并起来,不是把盛大游戏退市,而是把母公司盛大互动退市。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战略是想要变成一个投资控股公司,那时候陈总已彻底决定要把母公司变成一个集团控股公司,将来去上市,去做各种各样的灵活操作的事,要以子公司为主体,而不再是以母公司为主体,母公司会越来越像一个私募基金,只是这个私募基金和外面的私募基金不一样,盛大母公司是一个有战略资产,有核心资产的私募基金,而且有非卖品的私募基金,其他私募基金没有非卖品,什么东西都可以卖,而且都想要卖。

  所以我们就选择了母公司退市这条路。我也提到资产谋划,投资回报率的概念。所以某些情况下我会做私募基金做的事情,包括有一些资产我发现不再是核心资产,我就用*的条件把它变现,把换来的现金投入到想投入的地方。

  以前盛大所有东西全部都是要百分之百掌控,甚至不欢迎外部的人投资,全部肥水不落外人田。而且盛大不分核心资产、非核心资产,每一个都是我的宝贝。盛大网络下市以后再不是这个样子。严格说决定要下市之前,集团已经决定做法要改变。

  所以母公司下市之后,就按照既定战略执行。以后你会发现边锋出售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当然盛大资产也并非只有出售这条路,而是会通盘考虑,确保资金永远都是处于最活,永远属于价值*化状态,资源永远投入是在核心领域,而盛大要套现是从非核心业务套现,让其变成一个流水。

  私有化资金完全属陈天桥自筹

  腾讯科技:盛大网络私有化前占了接近70%,私有化中间差了不少资金,当时传言差20亿美金,资金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邱文友:下市时盛大盘子是25亿美元,而且陈总已经控股70%,剩下的只有30个百分点,所以盛大网络私有化不是花费25亿美元,是25亿美元乘以30个百分点,差不多7亿多美金。

  这7亿多美金实际上陈总自己就可以解决,他跟银行只是拿了一个过桥贷款,只是因为他要把一些变现支付需要有时间差,就跟JP摩根借了一小部分钱,仅仅借了几个月,很快就已经还掉。所以严格说起来这个私有化是陈总完完全全自己掏腰包,跟别家的私有化不一样。

  盛大私有化的目的和别人不一样,一般别人私有化后是老板变成私募基金,以前的老板变成打工者。但是以前的老板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私募基金总有一天还是会把它卖掉,所以主导权还是可以拿回来。盛大不是,盛大私有化从*天开始就是为了要自己成为一个私募基金。所以当然就不可能拿外面私募基金的钱。

  腾讯科技:这个理解可能真跟大家以前理解的不一样,大家还以为盛大把边锋、浩方等项目卖了之后陈天桥是要还私有化向投行借的这笔钱?

  邱文友:盛大网络私有化的钱早就还完,私有化才借了1亿美元,而且还是过桥贷款,并且仅仅是几个月时间。陈总把他所有美金都掏出来后发现还少了几千万美金,必须要从人民币变成美金,所以就为了那几千万美金和一个投行借了几个月的过桥贷款。

  出售边锋使盛大有更多现金并购

  腾讯科技:这样也意味着盛大拥有很多的现金,可以做很多的投资并购,以前盛大做投资很凶猛,看起来很多项目都失败,最近一年来盛大没怎么投资,现在资本退出环境不好,很多项目都在出售,盛大既然拥有很多资金,是否还会选择项目进行并购?

  邱文友:失败的项目应该是很早的吧。盛大肯定还会投资,我们现在整天在看项目,我认为现在是收购的*时刻,市场上有太多宝贝可以捡。所以又回到为什么盛大资产要活化?我资产不活化,老是什么东西都是百分之百抱在手里,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投,不要别人任何一分钱,今天看到好的机会可以收购兼并的资源就会非常有限。

  如果资源除非卖品外,其他东西时时刻刻保持在活化状态,看到好机会时,可以立刻就出手。包括现在边锋做的很漂亮的一个项目。对我来说就是一个fresh的很大资金,我一刻都不会摆在定存户头。我们已经在为那笔资金要怎么样去做*的用途,在做很多的规划。

  集团层面不排除投资海外不动产和资源

  腾讯科技:盛大具体对哪些领域非常感兴趣?我看您多次特别谈到内容?

  邱文友:投资分两块,一个是战略投资,一个是财务投资。现在运营公司层面做的投资*都是战略投资,这些投资全部会紧紧咬住内容,另一个在控股公司层面的投资,在盛大文学的股份也算是投资,在盛大游戏的股份也算是投资,运营公司层面做的都是战略投资,集团公司层面做的投资也不应该讲是财务投资,我们就说是为了财务的投资。

  比如我看到国外行业正是投资的大好时机,可能从集团层面去分享一些资源投资,可能不是纯粹TMT或文化领域投资,会有其他行业。比如说海外不动产和资源类行业也会去投资,如果时间对,但是那个都是属于集团控股公司层面做的事情,不是运营公司层面做的事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