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鲁齐奥-菲拉格慕(摄影:郝倩)
意大利佛罗伦萨。数百年间,这个皮具之都能工巧匠层出不穷,能做到名留青史的却凤毛麟角。鞋匠出身的萨尔瓦托勒-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以下简称萨尔瓦托勒)从匠人做到大师,名利双收。他以自己的全名命名的萨尔瓦托勒-菲拉格慕集团是意大利规模*的上市公司之一:去年上半年,集团收入6.59亿欧元,净利润达到8200万欧元。
萨尔瓦托勒的长子,69岁的费鲁齐奥-菲拉格慕(Ferruccio Ferragamo,以下简称“费鲁齐奥”)是现任菲拉格慕集团主席。我对他的*专访在佛罗伦萨阿诺河畔的史宾利-弗朗尼宫(Palazzo Spini Feroni)进行。
这是一幢建于13世纪的“古堡”,曾是佛罗伦萨*的私人宫殿,后来就成了菲拉格慕家的祖业。萨尔瓦托勒1938年买下后,把它修葺一新传承至今。史宾利-弗朗尼宫穹顶上的壁画都还保持完好,内饰有无数的挂毯和古董字画,如今寸土寸金价值连城。
作为家族的长子,费鲁齐奥对这幢装满了家族光辉史的老宅子充满自豪。他93岁的母亲Wanda Miletti,集团的荣誉主席,几乎每天早上都到史宾利-弗朗尼宫里上班。集团有一些特别的宴会时,由菲拉格慕夫人给名流甚至一些皇室成员发出的邀请函,总是格外有说服力。
菲拉格慕是最新上市的奢侈品集团之一,上市三年,现在公司股价是发行价的2.5倍。在这次新浪财经的*专访中,菲鲁齐奥道出很多干货:2011年公司上市,米兰股票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最少要有30%股份公开流通,但菲拉格慕家舍不得拿出那么多股份,最后是交易所破例:25%股份公开流通。这家独立运营的奢侈品公司并不差钱。上市是为了让家族企业的运营和“交班”的规矩得到法律约束,保障家业长青。
除了创始人萨尔瓦托勒的传奇性创业,这个意大利大家族上下三代人如何创业守业也是我们的兴趣所在:菲拉格慕多数股权依然牢牢掌握在约70名家族成员手中。除了老夫人任集团荣誉主席,费鲁齐奥的4个兄弟姐妹如今都在集团任要职。他们还从第三代23个孩子中选出了3名接班的候选人。
大半个世纪过去,史宾利-弗朗尼宫现在还是集团总部。家族三代同堂在同一个屋檐下办公,这在21世纪的意大利难得一见。
从穷鞋匠到巨富
上世纪初,当9岁的小萨尔瓦托勒告诉父亲他想给镇上的鞋匠当学徒时,父亲恼羞成怒。当时,意大利的手艺人地位卑微,鞋匠的地位又低。对于一个有14个孩子的困苦农民家庭而言,家里多一个鞋匠,好像也很难逆转穷苦命运。
可萨尔瓦托勒有做鞋的天赋,他感觉自己前世就是个鞋匠。九岁时,他用一些边角料为两个妹妹做了两双小白鞋,13岁尝试以本人的姓名命名开鞋店,之后凭着做鞋的手艺去美国闯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正是工厂化的前沿,工厂大批量模版制鞋热销。年轻的萨尔瓦托勒抵制工厂化制鞋,坚持手工做鞋。先是为电影工作室做道具鞋,然后稍微有了些名气,一些好莱坞的明星慕名前来找他做好看的鞋子。
在工厂化兴旺的初期,这位20岁出头的小鞋匠的粉丝群中尽是好莱坞的明星或是社会名流:奥黛丽-赫本,索菲亚-罗兰,玛莉莲-梦露,温莎公爵夫人,王公贵族若干。他单为玛莉莲-梦露就设计了40双形式各异的高跟鞋,鞋跟高度精确为10.16厘米,萨尔瓦托勒认为“女神”穿这一高度的高跟鞋时最性感。
手工定制很难扩大生产,当时美国熟练的手工制鞋师傅更是没有。最终,萨尔瓦托勒返回意大利,在佛罗伦萨二次创业,大批定制女鞋再销往美国市场。
之后菲拉格慕艰难地熬过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二战前后铁片短缺,他没法继续用铁片加入鞋的拱位处,就设计出凹陷的水松木鞋跟,“松糕鞋”现在几乎随处可见。
后来,他还曾经用鱼线做出一双透明鞋子,这双鞋后来获得时尚大奖。当时,所谓的“流行”与时尚不像今日这样转瞬即逝,有些大胆启用的新材料不是为了时尚而是迫于生存。例如,当时古驰曾开发了野猪皮,甚至竹节这样相对廉价的新原料。这些原料短缺时期的“发明”后来都演化为这些品牌的经典作品。
创业30年间,萨尔瓦托勒创作超过两万种设计,注册了350个专利。
1958年,在叙述自己的简历时,萨尔瓦托勒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宣称,他把鞋匠这个足以成为一个家族“耻辱”的下等行业,成功地做到“令人崇拜”的高度。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手工艺人层出不穷,可“坚持”太难,坚持到身缠万贯的更是没有。中国文化产业复兴最近成了热点,精良的民间手工艺术自然是其中一环。坚持很难,菲拉格慕坚持下来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