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2015是寒冬?这五家机构投了上千亿!高瓴、鼎晖等顶级PE详解投资逻辑

美国30年前,日本20年前,台湾10年前发生的事情,在中国都要发生,15年后都会在东南亚发生,我们去越南的百盛百货,最上面一层是保龄球和电玩城,跟我们十几年前是一样的,然后看到一层一层的消费升级。
2015-12-04 14:44 · 投资界  Fisher   
   
 

2015是寒冬?这五家机构投了上千亿!高瓴、鼎晖等顶级PE详解投资逻辑

  梁信军:价值投资要发现错配机会,海外投资多关注南亚东南亚

  梁信军:复星第一是价值投资,如果要做价值投资,你要发现价值错配的机会,我觉得最起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高成长的消费市场,跟欧美日相对价格合理,以及相对低的消费资产价值相比,因此如果我们将欧美日的这些消费资产嫁接中国高成长市场,这你就能获利,就是错配。

  第二个错配是海外低成本的资金和人民币计价的高收益资产之间的错配,如果你能够或者是取得海外的低成本资金,受益于中国资产的高收益,这是一个好错配。海外的中概股,香港的港股和H股是很便宜的,A股要比他们贵好多,这个是要实现错配。要实现价值投资,第一得发现错配机会,第二个有能力优化运营。

  复星让别人想起我们的投资,我猜一定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的资源,这就是错配。

  第二,去年开始新发展的一个理念,我们叫CIPC,第一个C就是我们选定中国的中产家庭做我们的目标人群,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试图去满足中产家庭生命更好的体验,整个全生命周期更好的保障。大家听到复星要聚焦健康、快乐,健康快乐就是聚焦更好的生命体验,但其实我还有更好的生命保障。如果讲复星的理念,我觉得一个是价值投资里面的错配,以及优化运营,再就是CIPC,口号就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艾诚: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刚刚收到两个小纸条,都是现场朋友的提问,这个提问指向复星梁总,非常关心复星将近十年的海外扩张和全球布局,除了KKR刘总代表美元基金,其他四家都是中国本土投资基金和投资集团,是否围绕一个话题聊一下,就是本土机构走出机构如何布局?复星的创始人都学生物,从医药起家,到医药的海外布局应该是捷报频传,你们在海外如何进行投资,如何运营?

  梁信军:我们投完海外之后,能够快速回中国发展,除非能受益于中国成长动力,否则我们不会投资。

  艾诚:刘总是代表外资基金,等梁总讲完以后,能否对于中国本土基金进行海外布局的问题发表评论和观察。

  梁信军:我们在海外投资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是投资完之后,能在六个月到八个月回到中国市场,享受中国市场高成长的项目,例如,我们投资了太阳马戏团,它作为全球最大的演出公司,来自于中国和中国游客顾客的收入非常小,这个公司很好,中国人很喜欢它,所以我们很快就会在中国看到马戏团。

  第二,海外的钱是比中国便宜,PB就是1,第一年PE,保险公司能做到6左右,还是很值得投。

  第三,海外本身有投资平台,应该是认真去投资收购,我们在日本,在英国,德国,都投资了当地平台性的公司,总价不贵,0.5亿美元,1亿美元,就是钱买钱,然后把别人带进来,也是非常划算的。

  第四,复星在海外买了很多的地产,跟在中国地产公司在海外买地产有什么差别,我们在海外保险金,有400亿美元的保险金,起码10%可以配在房地产上面,现在从1%要增长到10%,一定要在海外配一点房地产,我们的保险金很便宜,给客户承诺的收益是1.7%,房地产能做到5-6%的现金流的净现金回报是非常匹配。

  提两个建议,第一,大家去海外投资,你要积累团队和人,不然你不应该有大的动作。

  第二,除了欧美消费资产和金融很便宜,大家多花一点时间看看南亚和东南亚,这两个地区是非常有意思,人口巨大,而且非常年轻。

  再就是正在经历中国投资者非常熟悉的转型,你会看到制造业跟低端服务业的兴起,再就是基础设施的兴起,再就是重化工业的过程,这都是中国投资者非常熟悉的,我们想到东南亚去投,东南亚跟南亚非常容易找到感觉的,所以我觉得从我来说,我会在未来非常重视。

  艾诚:复星集团明显提出国际化是2009年的时候,国际化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意向,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和敬畏,复星第一个项目非常谨慎,只投了11%,后来提出有几个准备,一个是要思考很久,才可以出手,然后你们储备了很多的人才,从小项目开始,也交了很多国际巨头的朋友,在这个准备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梁信军:从08、09年决定投资海外,三年时间只投了6亿人民币,五年时间只头了12亿人民币,我们的大部分海外投资都是第六、第七、第八年投的,我会建议,今天大家都是PE公司,这个能力一定要具备,如果是LP,特别有一些是家族企业,我的建议把钱交给KKR这样的专业公司打理比较安全,自己弄不好会亏钱,而且亏得很快。就像中国人到海外买包,一个包2.5万,到海外8千元,眼睛都直了,觉得赚钱了,你再买500个也是这个价,这个道理同样在项目上是适用的。

  艾诚:在论坛最后结尾,台上五家的基金是业界的代表,PE中的PE,能否在最后的时候,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放眼2016年以后的投资,各位觉得最需要警惕和敬畏的风险在哪里?

  梁信军:我觉得在中国的投资机会,如果从杠杆率去考虑,生意就可以分成三种,B2B、B2F,B2G,B2B的杠杆率很高,B2G随着杠杆率的提高,将来也有风险,估值上不能太激进。B2F跟中国家庭有关的行业,会非常好,应该大胆的投。

  除此之外,特别要当心的,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低息和降息的空间,降息的过程逐步进入了低息的平台,降息和低息会影响很多行业的估值,很多行业的表现,特别是在金融关联的机构要认真的评估。

  提问:我们是做实业的,我想问一下复星的梁总,国内的高端制药设备,复星集团在医药产业有很多的布局,我想问一下在高端制药设备,以及中国制药方面,国内设备替代进口设备,有没有机会?同时我们走出去是什么样的情况?

  提问:我是厦门建发的,这个问题要提给复星的梁总,复星像我们这样有国企背景的企业,目前做转型,复星有哪些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的?或者我们学习借鉴的。

  提问:问一下梁总,下一周好像是复星的郭总要去悉尼,我们也看到复星集团在全球的收购动作非常大,包括欧洲、北美,并且复星提出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口号,这个口号并且是在中国,包括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外汇放开,以及目前加入SDR之后所带来的一些机会。我就想请梁总能否把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能否给大家多一些解释。

  梁信军:第一,中国的医药行业正处在高增长的前夕,美国整个医药医疗占的GDP的17%,中国现在只有8%,所以我觉得中国医药医疗产业维持10%以上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不仅中国的医药行业,医药装备行业,医疗行业,养老行业,只要在中国将来做第一,就是全球的第十。你讲的高端医药装备很有前途,我们也很有兴趣。我们不会局限一定在中国投,中国有的就投中国的,中国没有的,投海外的,弄到中国来。

  再就是国企的问题,我觉得国企的改制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参与国企,或者国企考虑自身改革,有很多,我建议可以按照这样排,第一,你的改革方案一定要让员工满意,只要有上访,这个事肯定做不成。第二,一定要让团队满意,业绩不增长,投资人不会满意的。第三,一定要让政府满意。第四,让社区满意,还得让资本市场满意。

  最后是关于悉尼的问题,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寻求错配,所以我们在海外用比较低的价格,比如说PE8-10倍,PB1.3-14倍,这样的价格投资于海外的消费金融机构,然后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比如说半年和一年时间里面,要把业务跟服务带回到中国,为中国的客户服务,从中国的市场当中寻找它的增长动力,一般来说这样的公司如果是全球的行业龙头,回到中国,你很容易在前几年实现30-50%的增长,因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中国30、50%马上就可以带动全球从负增长变成8,变成13%,未来三四年会加速,中国的份额会加大,中国海能保持30%,全球就是15%的增长。


  -------------------------------------------

  【投资界系列年终策划】

  在十五年时间里,风投行业有着太多值得铭记的人与事。《投资界》推出大型策划《追忆历史:那些年的风投人与事》,通过清科历年榜单、故事、人物回顾来展现给世人一部清晰的创投发展史。

  【投资界策划】中国创投15年:追溯那些年的风投人与事

  十五年时间,诞生了无数知名投资人。展望下一个十五年,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投资界》大型策划《寻找最具潜力的35岁以下投资人》带你走入新生代投资人的世界。

  【投资界策划】寻找未来:谁是最具潜力的35岁以下投资人

  2013年至今,大批有野心有能力的中生代投资人离开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平台自立门户,这些新锐力量到底做得如何?投资界年度策划之《创投新势力》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创投新势力】18家新生代投资机构募集基金近千亿,花在哪?怎么花?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Fisher,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512/2015120439101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