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医疗器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要么狠抓技术,要么与同类或上下游公司联合

中国每年近80亿人次的门诊量,催生出一个3万亿的医疗服务市场;随着医疗改革逐步涉入深水区,医疗健康市场释放更多红利;移动医疗、医疗服务、生物技术、精准医疗等细分领域衍生出无数投资机遇,这一市场在2020年将增长到6万亿。
2016-04-27 19:36 · 投资界     
   

  善德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陈玉喜:医疗器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要么狠抓技术,要么与同类或上下游公司联合

医疗器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要么狠抓技术,要么与同类或上下游公司联合

  大家好,我是善德资本创始合伙人陈玉喜,我个人在中国远大,九鼎投资,华泰证券直投都做过多年的医疗医药投资,有超过十年以上的这个领域的投资及并购经验,算是最早一批比较专注医疗医药领域的股权投资人了。我们善德资本团队主要都是从事这个行业较长时间的人,我们团队尽调过几百家医疗医药企业,主导投资了三十多个医疗医药项目,其中有一半左右的项目通过IPO和并购退出,总体平均回报8倍左右,投资周期五年左右。经过多年沉淀,升华,形成了我们现在投资团队极精准的投资眼光。我们第一期基金大概十亿规模,已投了几个精品项目,主要目标都是医疗医药。医疗器械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应关注核心技术

  说起医疗器械企业的自身的竞争力,两票制之后大家会越来越关注到企业发展的本质,就是自身的产品和技术。但是实话实说,我们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真正有核心竞争力、有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的并不是很多,这一块也是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下大功夫去提升的地方。

  想要有核心的产品主要是靠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源自于核心关键性的人才。这一块说起来战线拉得就比较长了,因为这个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举个例子,我们之前投了一家企业-基蛋生物,是做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的细分领域POCT的产品。他们在做这个产品之前,国外几乎是完全垄断POCT核心检测品种的,国内长时间就没有这个技术。但是创始人他看准了这个目标,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开发,成为国内最早突破POCT领域核心技术的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也是长期坚持研发到一个点上有了一个集中爆发,之前企业都是亏损,但研发完成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后,就是两千万利润,四千万利润,八千万利润,一个多亿的利润这样飞速的增长。像这样长期坚持研发的企业,在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里面还有一些,但是不是很多,这个例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中国有两百多家医药类企业的上市公司,但是医疗器械企二十家左右。在国外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比例,一般是5:5或者是6:4的比例,但是国内是10:1的比例,这说明我们的医疗器械发展还比较早期。这一块跟我们国家的医疗发展的阶段有关系,也跟我们企业自身的积累有关系。现在有一些企业逐渐突破,如在大型影像设备领域,在体外诊断的POCT领域,在化学发光领域,在分子检测领域。在分子检测的应用领域我们甚至和国外差距没那么大,但核心设备方面差距还非常大。

  中小企业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与横向及游企业联合

  给中小的一些医疗器械企业一些建议吧。一类是自己有核心的东西,技术门槛比较高,这个是需要大规模研发或者是积累。这一类的医疗器械企业,我认为要坚持。有一些好的医疗器械企业,因为它有核心的东西,现在估值已经不低了。比如我们最近领投了一家全自动化学发光企业,企业目前的销售和利润的规模都还不大,但我们经过反复验证企业核心技术就是很强,产品质量非常好,而且全自动化学发光技术门槛又特别高,虽然企业现在规模还不大但增长潜力巨大,于是我们还是果断的投资了。

  另外一类医疗器械企业,它所处的细分行业市场比较小,企业比较多,技术门槛又比较低。这类企业,我们建议,让渡一些管理权、产权,大家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市场。比如低值的耗材,如牙科的耗材,医院手术室的耗材等等。这类器械品种非常多,同时每个小产品的生产企业也非常多。我们建议这类企业,要不就建立一种平台型的公司,让渡一些管理权、产权,大家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市场,要不就接受上市公司收购,实现间接上市。中国几万家的医疗器械企业,大部分是小的企业,每年盈利活着还是不错的,但如果要是有长远发展想法的话,就联合起来,整合起来做强多大。

  分级诊疗将带来巨大机会,三甲医院可以考虑减少一些普通病科室

  我是非常认可分级诊疗这个政策的,因为中国的医疗质量分配特别不均衡。本来人均的医疗资源就有限,加上大部分人看个简单的感冒都要去大三甲医院找专家去看,就造成三甲医院的很多优质资源大部分用在这类最简单病种的病人。现在分级诊疗如果执行的好,就会部分缓解优质医疗资源被不合理占用的问题,小病由基层医院来治疗,疑难杂症再集中由更高级的医院来治疗。同时这个政策也会极大的促进医疗器械的发展。三级甲等的医院,医生是很难进的。医学院的毕业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被分配到三级医院,绝大部分是分到二级及以下的基层医院,但不是说基层医院的医生水平不高,二级及以下的医院里面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医生,原来很多病看不了,是因为原来分配给基层医院的诊疗设备资源太少了。因为分级诊疗,现在有这个趋势,二级及以下的医院现在也自己配置相应的诊疗设备,包括体外诊断设备,影像设备。这一些年医疗器械高速发展,以15%-20%的速度高速增长。未来我们判断五年到十年还是这个速度。有这个判断,跟中国快速老年化,分级诊疗,精准诊疗,医保改革,以及原来医药和器械使用比例不合理等等都有关系。所以分级诊疗的实施肯定是有利于平衡中国的稀缺医疗资源的,同时非常有利于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投的这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实际上都是受益于这些政策。现在虽然实行了分级诊疗的政策,但效果还不明显。个人有个建议给卫计委:可以考虑在三甲医院取消普通病种的科室,同时取消一些普通病种治疗床位的分配,强调三甲医院只服务和治疗除了非普通病种的其他的病种。当然这个哪些病种保留在三甲医院还需要大量验证的工作。

  中国医疗器械如何实现国际的赶超

  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想赶超国际,不是某一家企业自己独立能完成的事情,可能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比如说医疗器械里面体外诊断试剂的诊断仪器,里面涉及到的学科包括电子、医药、化学、机械,它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厂家研发这个东西的话,他是很难招到拥有这么复合背景的人,只能企业自己培养。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教育,教育体系没有在一些核心产业发展方面做太多的支持和配合工作,国家教育政策方面也欠缺相应的引导激励机制。教育引导激励方面还是停留在如何做课题,发论文,发核心期刊,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在完成课题后也束之高阁。在产业发展核心成果转化方面还欠缺很多,没有很好的支持核心产业急需的一些前沿技术和人才。医疗器械产业,绝对是非常高端的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教育资源的大力支持。另外医疗器械里面的很多高精密的原器件,我们国内或者生产不了,或者精密程度不达标,或者稳定性不够,所以只能采购德国、日本的原器件,这也暴露我们很多基础产业的精细化程度不够,核心技术的不足。中国怎么提升医疗器械的整体品质,赶超国外,这是个非常大的系统性工程,整个产业链,甚至国家各个基础产业都要做出极大的努力。

  另外一个,中国国产的医疗器械出口这一块,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还是不错的。我们进入的国外市场主要的是南亚、非洲、拉国家。因为医疗器械这一块,实际上国际上成产业化能做医疗器械的就是欧美,日韩和中国这些国家。中国的医疗器械能在亚非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设备高低搭配使用。所以这一块,我们还是可以引以为豪的。但是如果中国的医疗器械想要批量的进入欧美市场、日韩市场,我觉得还要有相当一段时间,真的到了那天我们也就真正成为医疗器械的强国了。

  今天讨论的这几个题目都很大,今天时间有限没法充分讨论。我们比较关注医疗器械的体外诊断试剂的这个细分领域。除了医疗医药作为我们主要投资领域外,我们还关注和投资高科技创新产业及消费升级领域。我们每年投资的项目都不会很多,但一定会投精品项目。现在经济情况不是太好,在忧患的同时,希望能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真正为优秀基因的中国企业助力,帮助他们发展的更好,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民族产业,支持实体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一份真诚的资本力量。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04/2016042739643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