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赢家姚振华:1150亿元身家,胡润百富榜第4名,创下A股巨额套利神话!

对于类似雅虎这样危在旦夕的资产,资本就越有短期获利的需求,进而拆分其优质资产、榨取最后的价值;但类似于万科这种优质、处于长期健康增长中的企业,资本是断然不会用各种手段去摧毁它。
2016-12-06 09:11 · 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     
   

  公众公司:资本与实业并非泾渭分明

  万科之战是2016年中国财经*事件之一,有很多人都在总结和分析,为何姚振华能够在这次万科事件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甚至成就了A股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笔交易。

  当然,追根溯源的话,没有万科创始人王石超前、无私,对中国商业社会有极大贡献的股权架构设计,就不会有今天以姚振华为首的“野蛮人”群起而攻之的现状。但之所以万科会遭遇到这种无奈,确实与国内复杂的所有制现状、并不健全的金融体系、不成熟的公众公司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在现代化的公众公司体系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是一个最基础的前提,有很多世界五*企业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人数甚至多于内部董事。因此大股东虽然有名义上的控股权,管理层虽然有非常高的决策权,但也并非可以肆无忌惮。

  在欧美市场,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大股东更迭频繁,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包括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富国银行等一系列历史悠久的公众公司,都被希尔伯特·哈撒韦这个超级私募+保险公司混合体摘得了大股东的位置,大家也都相安无事,没有人担心巴菲特会如何“掏空”这几家企业的现金,当然巴菲特也并没有扬言要“血洗董事会”,替换所有董事会成员。

  因此,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以姚振华为代表的资本方,都在这个王石亲身设计的无私、超前的股权结构面前,显示出了在特定时期,中国企业家的些许局限性:一个说出了连自己都后悔的“不欢迎民营企业”这样的话;另一个则竟然公开要求罢免中国*秀的地产董事会集体。

  商业发展历程的局限性,并非几个人、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在中国,所谓“公众公司”大多只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叫法,一股独大是常态。虽然已经有了万科、东阿阿胶、伊利等优秀的股权分散企业,但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公众公司的思维。

  优质公众公司的价值,终究逃不过眼光敏锐商人的眼睛,因此如今资本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波对优质公众企业的追逐。姚振华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成为了追逐者中的佼佼者,在一个中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轨时期,吃到了*口螃蟹、赚到了*桶金。

  而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姚振华改变了什么?

  曾经的中国资本,对于公众公司的控制权或者毫不在意,或者无可奈何,但姚振华携前海人寿的强势表演之后,一切都将不同了。

  资本不仅会深入到实业当中,还会力图发挥资本*的价值潜力。所以很多人担心姚振华将“掏空”万科,笔者认为从利益的角度出发,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类似雅虎这样危在旦夕的资产,资本就越有短期获利的需求,进而拆分其优质资产、榨取最后的价值;但类似于万科这种优质、处于长期健康增长中的企业,资本是断然不会用各种手段去摧毁它。

  曾经的“万宝之争”,是资本介入实业的滥觞,资本最终在实业面前败退,也成为了王石更加坚定自己信念的一个事实基础。

  但时过境迁,资本与实业曾经深度隔阂的现状必然会发生改变,实现越来越深度的融合。即便是这次没有姚振华,未来也会有刘振华、李振华横空出世,无孔不入地深入到包括公众公司在内的、每一桩优秀的资产中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