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如果赌期再多一年,雷军就能赢了

五年前赌约初立时,小米和格力还分别在手机和家电领域各自安好,如今随着双方边界的扩张,小米杀进了空调,格力也涉足了手机。
2018-12-13 17:36 · 投资界  yorke   
   

在2013年12月12日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上,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同台获奖。

在颁奖环节中,雷军和董明珠立下了一个赌约:如果五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给雷军一块钱。董明珠毫不示弱,霸气地回应:第一,这是不可能的;第二,要就赌10个亿。

雷军和董明珠的赌约,不仅是两人之间的较劲,更是互联网经济向传统制造业的宣战。

五年期到,胜负未明

随着赌约期限将至,这个话题难免被不断提及。在12月4日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称自己与雷军的赌约已经基本胜出,格力2018年的全年营收将达到2000亿。但同时董明珠也表示,其实这场和雷军的赌局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董明珠之前在采访中也曾表示,格力会赢,但要不要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有一种激情。

今年的11月19日,小米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据财报显示,截止9月30日,小米2018年的总营收达到了1305亿元,而格力电器为1487亿元,两者之间有182亿的差距。

如果仅以2018年前三季度的营收来看的话,小米已经输了。但如果以2018年全年来看,胜负仍未可知。小米今年第三季的收入同比增速达到49.1%,而格力电器前三季的收入增速为34.11%。虽然看起来格力的赢面更大,但是按照正常情况,第四季度往往是空调的销售淡季,反而是手机、数码等硬件的高峰期,因此小米依然有机会取胜。

按照小米现在营收的增速,如果赌约是6年的话,雷军大概率能赢下赌约。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格力电器的净利润大幅高于小米,今年前三季格力电器的净利润达211.2亿元,而小米今年前三季经调整利润约为67亿元,格力净利润是小米的三倍多。如何提高互联网业务的营收比例,来提高净利润率,让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名副其实是雷军正在努力的方向。

格力差点躺赢?

5年前,雷军正意气风发,刚成立三年多的小米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代表企业,面对营收是自己4倍的格力也毫不怯弱。

立下赌约时,雷军曾表示,小米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轻资产。第一,小米没有工厂,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厂;第二,小米没有渠道、没有零售店,可以采用互联网的电商直销模式;第三小米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产品研发和用户交流上。

2014年,雷军在接受采访时依旧自信满满,“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赌,格力1200亿,小米300亿,差4倍;今年小米800亿,他们1400亿,差距小了,再有一两年格力就输了。如果小米能够一直保持着初期的增速,确实可能在营收上早已经将格力甩在了身后。

但也正是雷军引以为豪的“小米模式”,让一路狂奔的小米跌了一个大跟头。2015年,小米定下了8000万台销量目标,但最终仅售出6654万台。如果说2015年小米只是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的话,2016年则是小米手机销量不增反减的一年,这一年小米仅售出5541万台,仅上半年就有三个月处于缺货状态。在国内市场,小米从老大跌到了老五,季度出货量跌幅一度超过40%,全年出货量暴跌36%。正如雷军所说,2016年是小米的谷底。

随着仅仅依靠线上渠道的弊端逐渐凸显,回过神来的雷军开始亲自督战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并不断加强线下的渠道建设。雷军把小米的“铁人三项”理论,从“软件+硬件+互联网”升级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所谓新零售就是指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运营方式,将电商的经验和优势发挥到实体零售中。截至2018年3月,全国范围内已经有330个小米之家,覆盖186座城市。

雷军的战略调整挽救了小米,跌入谷底的小米在2017年成功将局势逆转,并提前实现了营收过千亿的目标。这让人们对雷军和董明珠的赌约有了新的期待。

“新旧”经济形态的殊途共归

五年前赌约初立时,小米和格力还分别在手机和家电领域各自安好,如今随着双方边界的扩张,小米杀进了空调,格力也涉足了手机。

早在 2013 年底,雷军就看到了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趋势,认为这才是下一个千亿美金的市场。于是决定用小米做手机成功的经验去复制 100 个小米,提前布局 IoT。

最初小米从手机周边开始打造生态链,比如最先打造的爆款产品就是和紫米科技推出的移动电源;接着扩散到与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相关的智能硬件,比如空气净化器、小米电饭煲等;甚至扩展到毛巾、鞋子、枕头等生活用品。这让小米构建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了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按2017年的连接数量计算,小米的消费级IoT硬件全球市场份额为1.7%,远超身后是苹果0.9%,亚马逊0.9%,三星0.7%和谷歌0.6%。

今年,小米甚至推出了自家的空调,并打出1999元的低价,正式杀入了白电行业跑马圈地。其实早在在2014年底,小米就曾和格力的老对手美的合作推出过一款智能空调。

空调一直都是格力的核心业务,从格力电器2018年前三季1487亿元的营业收入结构看,空调占据了八成的份额。就在小米想涉足空调没多久,董明珠在录制一个财经节目时就提到“我要做手机,分分钟,太容易了。”结果两个月后, 在2015年3月董明珠在中山大学的一次演讲后,突然掏出带有格力LOGO的手机,一时业界哗然。

虽然到今年格力手机已推出三代产品,但市场上仍难见踪影。董明珠坦言,格力手机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销售,目前格力员工、格力空调安装工都在用,因格力手机里有很多工具,方便员工、安装工与总部对接。“它(格力手机)是系统,要做扎实、做完美,才推向市场。”

事实证明,格力做手机并不是董明珠的意气用事,恰恰是她和雷军对物联网未来看好的不谋而合。董明珠希望未来“从空调到冰箱到洗衣机到生活电器、厨房炉具,一系列产品将用格力手机”,也就是要将格力手机未来将成为格力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不管是拉着王健林刘强东等一起入股银隆,还是以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董明珠都在为实现自己智能家居的布局一步步前进。

小米和格力相比较,小米无疑更具爆发力和想象空间,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需沉淀;而格力的虽然成长性相对更慢,但注重核心技术的积累,具备技术护城河。即便是赌期增加一年,谁能超过谁也并不一定。

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小米代表的互联网模式与格力代表的制造业模式的界限必将更加模糊。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yorke,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12/438800.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