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凶猛ETC,掉头"攻城"

无论停车还是车后,都早已有成熟玩家入场,ETC的“进城”路真能走通吗?
2019-08-07 08:00 · 亿欧网  杨珊珊   
   

根据交通部消息,截至8月4日,全国ETC用户累计突破1亿。

政策利好下,ETC是今年交通界当之无愧的“宠儿”。为了推广ETC,现在汽车用户不仅能免费安装ETC,而且安装后还能享受不低于5%的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虽然ETC的普及始于高速公路,但其野心绝不仅限于此,下一步,ETC还想进军城市,吞下城市智慧停车,甚至是汽车后服务市场。

但它能成功吗?

隐藏的礁石

用“疯狂”来形容ETC,一点都不为过。

一方面,是ETC企业的“疯狂”。ETC企业纷纷希望抓住这次政策的红利,一改以往ETC业务的颓势。根据交通部7月29日的消息,全国ETC用户累计达到9780.43万,已经完成发行总任务的51.25%。据剩余发行任务计算,2019年剩余的155天,平均每天需发行60.03万。得益于猛增的销售订单,ETC龙头企业金溢科技今年上半年预计能实现“扭亏为盈”;另一家ETC头部企业万集科技上半年ETC业务的营收同期增长138.76%,成为了公司的*大业务。

另一方面,是承担了发行任务的银行、运营商的“疯狂”。为了填补接下来每天60.03万的发行空白,同时也为了抢占ETC客源,银行纷纷推出优惠内容各异的营销方案。甚至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有银行找寺庙僧侣为ETC“开光“;还有推广人员直接穿印有“稽查”字样反光背心,在高速路收费站前拦车推广ETC……这些做法让ETC“疯狂“的形象进一步发酵。

但是“疯狂”的背后,隐藏的是ETC对前途的忧心忡忡。

ETC曾经“触礁”。2015年,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高速公路ETC在年底前要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引发ETC销售热潮。但在改造收尾后,制造商业绩迅速下滑,市场大打价格战,陷入低价竞争的“囹圄”。

ETC“触礁”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过分依赖政策,二是缺乏持续的“造血”模式。根据安信证券测算,今年和明年的ETC市场规模能达到90.5亿元,市场看似很大,但设备销售是“一锤子买卖”,即便有后续的更换维修服务,其市场空间也极其有限。

此外,大部分车主只在高速公路缴费时才会用到ETC,ETC的使用频次很低,能够延伸的服务也很有限。

ETC急需拓展自己的应用场景,并尽可能地往下游延伸自己的产业链。于是,ETC将目标转向城市,一场ETC“进城记”奏响序曲。

巨大的诱惑

城市停车是ETC瞄准的一块“肥肉”。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7年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

对于拿下智慧停车的市场,ETC企业似乎信心满满。金溢科技市场部总监吴攀在参加由亿欧主办的GIIS2019中国智慧城市峰会演讲时曾提到,从技术和应用的层面看,从ETC高速切入到路侧停车,再到路内停车是非常好的过程,结合政府强制性推进,他相信未来停车场,ETC在交易占比能够达到90%左右。

政策的支持是ETC企业信心的来源之一。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指出2020年12月底前要基本实现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场站停车场景ETC服务全覆盖。

而除了停车以外,汽车后市场也是ETC企业觊觎的领域。根据菁葵投资的《2018中国汽车后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3万亿。

汽车后市场比智慧停车更具诱惑力。从停车到车后,这条线路并非ETC首创,智慧停车企业已经有过尝试,但一直不温不火。ETC进入汽车后市场的信心,在于ETC特殊的身份。ETC录入了车辆和车主信息,可以说拥有一张车辆的身份证,ETC企业认为,掌握了更精确的用户信息,便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还能打造推送更完备的汽车后商城。因此,虽然他们走的是智慧停车企业进入车后市场的“老路”,但他们相信会走出不一样的结果。

但无论停车还是车后,都早已有成熟玩家布局,ETC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不同的声音

ETC野心勃勃,但在新的领域,它可能还没资格“排资论辈”。

“除了交通部要求的特定场所,我没看出业主要将停车场改造成ETC停车场的必要。”腾讯战略投资的智慧停车企业——科拓股份CEO孙龙喜对亿欧说。

ETC想进军停车这一场景,面临的*大难关是成本问题。要让停车场变成ETC停车场,首先需要在停车场安装RSU(路侧单元)。而相较于成本价仅80元左右的OBU(车载单元),一台RSU(路侧单元)的价格几乎是OBU的上百倍,价格上万。

通常购买停车设备的是停车场业主方,包括小区物业、政府事业单位、购物中心甚至个人,这些主体未必愿意放弃原本已经“够用”的车牌识别技术,转而花费更大的价钱去做改造。

“视频识别的方案已经很好用了,如果不好用,改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比ETC更好用,就没改的必要。”孙龙喜进一步补充。

爱泊车是一家城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研发商,主打高位视频车牌识别技术。爱泊车总裁刘武战认为这个事情要一分为二。

“我们认为,ETC可能会对路外封闭式停车场带来积极影响,但是对路侧停车不会有大的影响,更不会根本性改变现有格局。ETC仅仅是识别注册时的车辆信息,无法实时看到当前的车牌和车型,数据不全,在取证上有先天不足。”刘武战接受亿欧采访时说。

但是,他同时表示会密切关注ETC的推广情况,不否认未来会将ETC作为一个重要支付手段,融入现有视频图像产品体系。

而对于ETC想进入汽车后市场,质疑的声音就更大了。一位从业者告诉亿欧,虽然ETC掌握了所有车辆和车主的信息,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也能掌握这些信息,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在汽车后市场有过“大动静”,但最后也没有成功的项目。“汽车后市场看起来很大,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

这位从业者认为,想进入汽车后市场并不难,但目前也没看到哪家企业特别成功,也没有找到能复制的成功案例。ETC想要进入汽车后市场,到最后很可能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未知的未来

那是不是意味着ETC的“进城”挑战终将失败?

这样的结论或许过于武断。首先,ETC是“进城”,并不是“侵占”,更多地是补充原有市场的不足。比如在智慧停车市场,除了政策提到的大型交通枢纽可能会采用ETC外,城市中大量的、分散的商业和住宅停车场,很可能还是会继续使用视频技术。

另一方面,ETC企业也在寻求融合之道,推出了“ETC+视频识别”的双模识别技术,解决了车牌识别防伪能力差、识别率不高等管理漏洞,也让ETC能更温和地进入停车管理的市场。

但ETC企业必须要清醒认识到,“进城“路上,能享受到的政策红利极其有限,必须改变思维,与更多的B端合作,才能让ETC的使用场景和延伸范围进一步扩大。“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让各方更有热情去推广ETC技术在停车场的应用。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邹受天,在一场ETC停车论坛中这样说道。

在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今天,只有能够为B端创造足够大的价值,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ETC想要“进城“亦如此,在城市这个战场上,利益方众多,高速公路上的”政策福利“难以出现在城市中。走出对政策的依赖,真正去挖掘市场痛点,满足用户需求,唯有如此,ETC”进城“,才能够一路平坦。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