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昭令》连着两季悄无声息地播完了,一些人不知道播了,另一些人压根不知道拍了(要知道尾鱼的IP现在还是很有市场号召力的)。
这部打着《陈情令》导演郑伟文新作噱头的S级剧集,*季首播不到一星期便跌出猫眼热度榜前十,接着播出的第二季更是跌到三十名开外。没注意到它,很正常。
虽然播出热度低到令人唏嘘,但因为实在是从头到尾都缺乏关注度,倒也没什么人嘲笑这部卡司稍弱的《玉昭令》。直到最近《玉昭令》出品方愚恒影业的母公司龙韵传媒在一封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中,意外爆出该剧的投资金额高达2.2亿,还罕见地罗列出了各项预算明细。
龙韵传媒相当于把影视制作中一向不透明的各个环节,突然搬上台面、公之于众。过去大家只听说过亿投资、天价片酬,但具体这钱怎么花的可不清楚,这可不惹来了吃瓜群众热议。
群众普遍对这2.2亿的资金去向充满了问号。比如,版权费1300万,凭什么比同作者尾鱼的《司藤》IP贵那么多?演职人员片酬8042万,张艺上、官鸿咖位的艺人值千万吗?后期宣发7347万,竟占了预算近三分之一?关键是,这剧去哪宣发的?硬糖君这个吃瓜一线的都没看到个水漂呢。
官鸿、张艺上片酬合理吗?
《玉昭令》被吃瓜群众质疑的*一点是,张艺上、官鸿这类咖位主演的剧集,演职人员片酬能值8042万?其实,上市影视公司鲜有在财报或招股书里披露详细的制作明细,要不是逼不得已被证券交易所发问询函,龙韵传媒也不会披露这么详细。
如今艺人的片酬几乎都是被上市公司这么爆出来的。比如,鼎龙文化去年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提供了前五大供应商名单,意外爆出了《幕后*》周冬雨的片酬过亿,刷新了普罗大众对影后片酬的认知。越是糊糊剧,越有很多意外。
按照限薪令以前的标准,古装仙侠动辄2亿+的预算,《玉昭令》2.2亿投资倒也不算什么。但限薪令+影视寒冬之后,硬糖君就频频听说古装“穷剧组”,比如今年上半年的爆款剧《山河令》、《司藤》制作预算不足一亿。而且公允的说,这两部剧就算是没火之前的卡司,也比《玉昭令》的张艺上、官鸿有名多了。
再来一个近期稻草熊的招股书作参照。徐璐、张彬彬主演古装仙侠剧《月歌行》投资1.91亿,显然这俩咖位也是高于张艺上、官鸿。但不知片酬明细,也不好作对比。
关于张艺上、官鸿片酬问题,各方说法不一。有选角导演告诉硬糖君,按照张艺上目前咖位,上S级剧女主其实是很难的。但他也认为片酬是有可能超千万的,现在糊糊艺人报价普遍都虚高,砍价的空间非常大。甚至有些当红艺人,为了去某部看似质量尚好的剧,都不惜打折以千万左右片酬去。但也保不齐,有不缺钱的剧组就缺演员,愿意给足虚高的报价。
男主官鸿为柴智屏公司群星瑞智力捧艺人,柴智屏寄希望于他成为第二个柯震东、王大陆,给了官鸿不少大IP男主戏。选角导演认为当初《玉昭令》官鸿的选角,显然押注的是官鸿主演的耽改剧《成化十四年》能爆。有时选角敲主演、谈片酬,也看一个演员的待播作品卖相。
因此,虽然这部成龙监制的S级剧集最终不及预期,但官鸿在当时拿千万片酬也算合理。而且演员片酬的高低,也依赖于剧集的评级。S级剧集演员片酬肯定低不了,即使糊咖也是高于平常。
最近毛晓彤起诉积压剧《画江湖之不良人》片方百年文化欠薪,就意外爆出四年前,她还是糊咖艺人的时候,片酬就高达1250万元。
从充满行业乱象的演员片酬体系来看,《玉昭令》的演员片酬也不算太夸张,但这显然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演员片酬与制作费本来就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变量。行业内标榜质量的制作公司如正午、五元等,都是出了名的低片酬,正午甚至还不惜解散了艺人部,放弃靳东、王凯等头牌艺人经纪约。
天价宣发费花哪了?
除了演员片酬,最近因《司藤》走红的网文作家尾鱼,其《玉昭令》原著《开封志怪》版权费高达1300万,是吃瓜群众第二大质疑点。
按理说,尾鱼在《司藤》火爆后的报价到1300万才比较合理,但倒也不排除此前高价购买的可能。国内IP市场也处于与演员片酬类似的乱象中,不知名小作家要价近千万,高于国外名家如东野圭吾好几倍都是很正常的。
《玉昭令》投资明细中,更大的蹊跷之处其实在于7347万的后期制作及宣发费,占了总投资的近三分之一。
按理说,一部剧集更多投注于后期制作,是值得鼓励的行业现象。此前《香蜜沉沉烬如霜》预算倾斜在后制*上,便得到了业内外一致好评,后期*公司时光坐标团队也被大肆报道。但《玉昭令》的*,完全看不出花了这个价钱,还比不上三年前的《香蜜》。
宣发更是一言难尽。有网友调侃7347万都够买一年的热一了吧,但《玉昭令》却压根没上过微博的主榜热搜,全是冲不进市中心的副榜热搜。
事实上,愚恒影业的母公司龙韵传媒,正是一家靠传统电视行业广告代理和广告全案服务发家的公司。从财报来看,2018年龙韵还涉足了短视频、艺人经纪、直播运营等业务。2019年,龙韵还大肆宣传和愚恒影业“联姻”是互补关系,龙韵将拥有的大量广告资源,植入愚恒生产的优质剧集和综艺节目中。
很明显,龙韵与愚恒的业务往来频繁、交易频繁。比如2018年龙韵公告披露,龙韵预计向愚恒影业购买特定媒体平台的广告时间资源金额为1.2亿元,占了愚恒前三季度营收的67.63%。同时,龙韵为愚恒影业销售综艺栏目的冠名等广告资源,将收取代理费,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3亿元。
换句话说,龙韵与愚恒互相输送了不少业绩。看似天价的后期宣发费,其实可能都流向了自家口袋。
现如今,连续两年亏损的龙韵,已经戴上ST帽子。此前曾多次被上交所发过问询函,龙韵3次高杠杆并购、收购了控股人段佩璋持股新公司,愚恒影业就是其中一家。2019年,龙韵花费3亿多收购了段佩璋控制的愚恒影业42%的股份,愚恒影业当时才成立3年多。
今年初,龙韵又拟作价1.7亿收购辰月科技85%的股份。这家成立仅2年多、账面价值不足千万的电商服务企业,原本就由愚恒影业于2018年设立,随后又将其100%股权转让给现如今的娄底和恒。
据天眼查显示,辰月科技经营范围名目繁多,从策划创意到食品粮油一应俱全,被自媒体投资者网质疑过辰月只是为资本腾挪而造的"空壳"。
平台S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虽说龙韵有玩资本游戏的嫌疑,但拿钱给它玩的受害者还是视频网站。长视频平台今年与短视频的战争一触即发,但频频哭穷的长视频平台,也实在太多这类名不副实的S级扑街剧了。《玉昭令》是如何拿到S级评级,从而让平台倾注大笔资金,也是硬糖君看不明白的一点。
通常来说,现在很多的平台S级剧集,都是平台方自己先看中的某大IP项目,然后再找合适的制作方公司合作。靠制片公司自己置重金买完大IP,再找平台评级评出S级的项目很少。而龙韵披露了《玉昭令》原著《开封志怪》版权费高达1300万,说明愚恒就是少有的后者,靠自身买IP评到了平台的S级。
但其实,《开封志怪》原著作者鱼尾更红的一本小说是《怨气撞铃》,最次的是《开封志怪》。隔壁优酷买下的《司藤》也比《开封志怪》IP人气高一点,可偏偏《开封志怪》版权费是目前爆出最高的。而优酷也只给了《司藤》A级,《开封志怪》IP评级怎么会无端在另一个平台评高?
当然,按如今惯例,卡司可能才是S级评级的*顺位。但《玉昭令》的*王牌,也只有《陈情令》导演郑伟文。
之前网络上流传过一个翻拍《玉观音》的虚构段子,半真半假地调侃了影视行业现状。里面提到,投资方搭上了头部小花玲玲,平台立刻将剧集的评级从B拉到S+级,并且给了两亿的预售合同。
但按理说,《玉昭令》资方如果先搞定了《陈情令》导演郑伟文,顺利拿下S级,这时候再找演员的话,张艺上、官鸿之流显然就不是良配。此前S级剧确也有演员咖位配不上的情况,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可能项目在时间进度上较紧张,如果你只有一两个月找演员,肯定找不着当红一线演员,他们的档期通常都是半年后;二是之前定的主演因为各种原因黄了,临时找替补的。
其实很多时候,平台每年对S级剧集的投入产出都有限定严格的时间节点。如果到临开拍的时间点,制作方剧本还没打磨好,也必须得赶鸭子上架。倾注了大手笔的S级剧集,可能一路被平台开绿灯,甚至不用过会便立项。
对比S级剧的待遇,硬糖君身边就有一个例子,编剧小余为了将剧本从B级升到A级,正在努力修改打磨中。因为这类非S级剧集,只有剧本改好了,才有下一步的可能,它们只能老老实实走好做剧的每一个流程。不过因祸得福的是,这样反而比很多S级剧的时间规划、制作流程更合理。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今年爆了越来越多的非S级剧。谁能想到《司藤》《山河令》当初的评级均为A级,小爆款《御赐小仵作》评级甚至为B级。
当然,吃瓜群众倒也不用急着破除S级迷信。B到S级的评级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是象征着最高质量的S级剧,很多时候并不是靠一剧之本被评定,而是靠卡司或是别的因素获得S级绿卡。而在平台的众多积弊之下,倾注最多资源的项目反而把关最松,这合理吗?
哭穷的平台们,若要磨刀霍霍,请先向着S级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