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逆全球化从2018年到现在有四年多了。
实质上在影响制造业和消费业主导的国家之间的战略平衡。它影响更多的是大家对于国际产能分工协作这种机制本身的认同,都是倾向于保护自身的利益,防止别人的利益侵害到自身的利益。
这和之前,大家互相之间互换利益,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阶段性的变化。
逆全球化的长期逻辑是大家在一起做生意不赚钱了,中期逻辑是两个最能赚钱的和最能花钱的国家协调出现问题了,短期逻辑才是因为疫情。
2,
逆周期可能要比你想的时间要更长。
全球化的红利消失,你看产能分工协作
——中国入世以后的新格局,美国作为消费国、中国作为制造国,然后俄罗斯、澳大利亚这些作为资源供给国,运营的一个机制。
其实在于消费端,他的金融属性,有没有办法良性的刺激消费,而不是恶性的影响消费。
实际上,美国的国力,它的金融过强,消费其实是远跟不上金融的发展的,就导致了美国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个才是根本的问题。
它的金融杠杆的泡沫开始没办法良性地刺激消费,而是刺激了消费的一些恶性的属性。
他们过度透支消费了,他没有这个能力继续带领国际产能分工协作结构去前行了。
那么在08年的时候我们就看出作为这个环境中很重要的中国,在那个过程中的采用的政策应对,其实也是给今天的各种政策埋下了个伏笔。
我们干什么事其实都是蛮大力的,你看4万亿大力、去杠杆大力、贸易战大力,然后包括现在抗疫大力。
这种大力来源于我们这种体制,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缺乏柔性,不是个贬义词,它是个中性词,它就是那种比较刚性的政策。
从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到09年10年的中国4万亿,那个时候其实就已经宣誓全球化时代结束了。
它的增长动能上,它模型的内在推动人类社会往前迭代发展的动能已经在08年09年10年,十几年以前就没了。
3,
到现在这十几年时间,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的这套框架,有没有能够选出来好行业、好公司、好资产?
*个,全球化时代的惯性是很大的,
在全球化路径中,各个国家去拥抱全球化的趋向,还是没有发生逆转性变化的,虽然说动能消失了,但是惯性还在。
我们从制造业上依然能够找到,比如说像消费电子这种明显的是属于世界潮流加中国特色的。
比如说新能源,就是光伏、电动车这种,比如说发端于特斯拉的,然后兴起于宁德时代的这种例子。
然后这些例子由于全球化的惯性存在,他依然要去考虑这些行业的增长,这些行业的迭代,他依然要使用这套框架,因为这套框架依然是在经济学上是有效的。
只是说它的总量上的动力是在消失了,但它依然会有结构性的红利在。
4,
比如说能源的问题,我们中国政府去推动鼓励光伏碳中和这些行业的发展,也恰恰就是在08年09年以后。
不光是说当时4万亿搞了西部的一些什么光伏的一个相关的计划,包括后边搞联盟发展计划。这些东西它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说可以讲,在整个的全球化红利消失之后,各个国家都开始陆续去考虑供给端的安全问题。
包括能源供给、粮食供给、各种供给。
因为全球化协作的时候,每个人其实供给能力都是不足的,对于自己来说,因为你都可以靠别人供给,逆行的话,供给就会出现自己够不够的问题。
所以这个解耦的机会,逆全球化的机会,也并不是说就没有办法产生行业机
会,像光伏比较明显的例子。
我们中国努力的这个方向是allin,这个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东西,通过我们中国特色的东西allin出来了一个低成本的光伏,然后在去向全球去发送。
这个世界潮流坦率说,使用光伏那种世界潮流,它不光是一个单纯的说什么清洁能源的问题,它更多的是以清洁能源为核心,或者说以新能源为掩盖的这么一个能源自主的问题,
就是逆全球化能源供给去油的这个问题。
5,
再说消费端,坦白说因为这个东西世界潮流不太好,中国特色可能也不太好。
比如说从08年10年以后,我们在世界上看到在消费主义潮流上出现了消费主义的浪潮。
比如说苹果,包括一些消费主义品牌、在世界上的横行霸道,这个东西它一定程度上的反馈了,因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不足的时候,它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增长点。
这个是中产阶层以上的一些消费结构性的机会。
另外到达2018年19年以后,全球化红利消失的速度更快。
你会发现整个社会开始解耦,每个阶层都要用自己的禀赋优势去应对这个问题出现的这种结构。
看看上海现在这个疫情就能看出来,就是贫富分化的问题。有钱人他受到影响微乎其微,社会底层受到的影响,结构到最后就会有一些消费性的景气出现。
6,
如果说光伏这些是全球化红利消退的中性,那消费就是运行逆全球化非良性的一些表现。
比如说白酒这一轮从4年15年之后开启的这轮高端白酒的景气周期,他主要反馈的东西,就是进入全球化红利衰退的显性阶段了。
中国美国在那个阶段出现一些纠纷的预演,我们国家经济结构也在发生一个深层次的变化。
这个时候其实你就看出来富人消费跟穷人消费,这两部分的剪刀差或者分叉会越来越大。
然后消费降级消费升级同时存在。
有一些国家,他最后没法通过投资去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本开支都在下降的时候,富人的资本开支下降必然引起他的消费主义盛行,他的消费主义盛行又反过来会刺激中产阶级去出现一些类似于模仿的动作。
当然的消费品种不一样,富人喝的是茅台,中产阶级,可能玩的是iPhone手机。
同时你会看到老百姓,也就需要去消费降级。比如说拼多多,也会存在。
当一个国家的结构进入一个逆全球化显性的阶段以后,消费主义结构性的机会,也是世界潮流的一部分。
而中国特色社会结构也会出现对应的消费领域的一些相关的投资机会。
7,
我们不是时间的朋友,我们是货币的朋友。
只要人类的信用货币制度不消失,只要各国的央行依然要通过放水刺激的方法来缓解逆全球化也好、经济下行也好、疫情的这种各种问题也好,他只要还在通过麻醉的方法去缓解相关的病痛
——那我们就得去赚这个麻醉剂的钱。
麻醉剂的钱的赚法,就是靠世界潮流中国特色这一套的东西,寻找我们中国的一些行业,符合阶段世界潮流比较优势的投资机会。
8,
在一个你我交融、难以分割的多边贸易网络里,尤其对头部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退到靠本国内循环或区域内循环就实现所有产业的自给自足。
全球化并非逆转,而是进入一个长期的重整过程。
如果结合一级市场来看,中国DTC出海,跨境平台出海——中国创始人都诞生了世界上最NB的公司。
对中国而言,除了美国外,日韩和中国是紧紧依靠的双边关系,日韩进口中国的东西确实不高级。
但这些年下来,如此高性价比的电子设备、钢铁原材料和纺织服装,哪里找得到第二家能完全替代?
美国想轻易通过日韩来制约中国,着实没那么容易。
至少上百家中国企业用行动证明,在海外做出数亿乃至上千亿规模是可行的。
出海赛道值得所有一二级投资人都重看一遍。
Shein,最新估值约1000亿美元更是一个里程碑的案例。不看跨境的人不懂,也不知道兰亭集势是谁。
我之前还说过兰亭集势白白丢掉了先发优势,本身有可能最早做成Shein,但做的太烂了。
再说电商,Shopee,在月初距高点跌去80%,但仍有近500亿美金市值,曾经的高峰更是跻身亚洲第三大互联网巨头。
游戏互娱出海都是。
SaaS和工具APP机会也在。
同时消费产品上,中 美在大家电、童装市场的规模是对等的,而在玩具游戏、运动装、眼镜、零食市场上,美国市场都比中国高出一大截甚至规模翻番,但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5。
要么是东西更贵,要么是更换率高、渗透率更高。
这样的出海市场,有什么不好?
这里,是逆全球化投资的另外一种补充。
当下的美国又遇到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通胀,消费者都是用脚投票,逆全球化中的"全球化中国出海企业"
——竞争优势持续存在。
9,
当我一直在思考伟大的价值投资之价值观选择与投资收益率时,我有过一个很困惑的点。
投资的本质核心,只要不违法,不管这个本质跟核心有多黑暗、多卑鄙、多无耻,他只要能够提供给你分子端跟分母端的收益,你就去投。
投资上,不需要大旗党,更不需要宏大叙事。
不过我认识的每个资管人,都有强烈的审美偏好。
比如对于嗜血的校园高利贷不会投、对于某某认为价值观不正
——但如果深究到本质,没有一样能够成瘾的、提供超额ROE的东西是从道德上纯善的。
实际上投资是一个不能太主观的行业。
而大部分时候每个人的价值观仅仅是个人角度的正确,持续去做,逻辑自洽,仅此而已。
- End -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愤怒鬼才王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