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数字科技助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拥抱数字化,做好数字化,但不要唯数字化。当前,如果企业再不做数字化转型,肯定要落后了。积极做好数字化,如果团队没有数字化的能力,就要请外界的专业服务机构来助你一臂之力,把数字化能力内化生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2022-09-14 20:33 · 投资界综合     
   

2022年9月7-8日,由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湘江金融发展峰会暨2022创投论坛”在长沙召开。本届峰会以“凝聚创投力量·助力‘三高四新’”为主题,盛邀创投、创新、创客各方头部力量相聚长沙,以创投之力剖析湖南机遇,为打造国家区域金融中心和实施强省会战略贡献创投力量。

本场《数字科技助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圆桌对话由华盖资本董事总经理姬利主持,对话嘉宾为:

范寅 金浦投资执行副总裁、董事总经理

郭欣 一村资本合伙人、微村智科创始合伙人

朱爱民 毅达资本合伙人

朱珏峰 领沨资本执行董事

数字科技助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以下是对话实录,由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姬利:首先按照惯例,还是请在座的四位嘉宾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所在的机构介绍。

范寅:谢谢姬利总,我是金浦投资的执行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金浦投资是上海政府下属的金控平台和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上海国际集团的旗下的产业基金投资管理平台,我们成立于2009年,到目前为止基金规模超过600亿,管理的大大大小的基金超过60支。

金浦原来是金融投资为主,跟上海的地理优势有关系。目前金浦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第 一个方向是大健康产业,包括整体的生物医药、器械和医疗服务。第二个是智能制造与硬科技等,这也是我们主要的方向。第三,就是金融科技和数字科技经济方面。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健康产业和硬科技产业各投资的领域,都超过了100多家企业。金浦合计总共投了400多家。金融科技方面,我们早期曾投资过蚂蚁金服、中国银联等,还有其他一些金融科技类企业。我们最近还专门新募集设立了一个规模要达到40-50亿的金融科技基金,已经开始投资,围绕这一块也将有更深入的布局。感谢湘江国投,同时也是我们基金的重要投资人,我们也希望在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领域,能够为长沙湘江基金小镇做出一些贡献。

郭欣:我来自微村智科,微村智科是国内首家IPO上市的原生云计算saas公司微盟集团联合一村资本共同发起设立,专注于细分领域的GP公司,我们主要做TO B科技行业的投资,所谓TO B科技行业,其实包含了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云原生架构下的新一代软件企业,从底层的基础软件一直到应用层的通用软件,也包括类似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之类的通用产品;另一个是数字化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所产生的一些投资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互联网的投资机会,当然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主要是看软件驱动价值的企业。

从投资阶段上来说,我们管理基金是有两个系列,一个是成长系列,一个是天使系列,我们应该从天使期一直可以投到C轮、D轮左右的阶段。

朱爱民:我来自毅达资本。毅达资本是2014年在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基础上内部混改而成立的市场化投资机构。截至目前,毅达资本团队累计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200亿,累计投资超过1100家企业,主导投资的项目已经有220多家通过IPO、借壳、并购等方式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

2021年,毅达资本出手了150多个项目,收获了18家IPO,今年我们仍然保持了稳健的投资节奏,截至目前,又有10余家企业IPO,退出业绩在行业中还算比较领 先。

我们的投资领域和整个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行业基本一致,包括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以及数字经济等,都有相应的事业部。投资阶段,基本上从A轮到Pre-IPO,都有涉及。

毅达资本总部在江苏,与此同时,我们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福建、安徽等全国经济发达区域都有落地团队和基金,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和湖南长沙、湘江新区,在基金以及项目层面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朱珏峰:我来自领沨资本,领沨资本是2015年成立,目前是人民币和美元双币基金。成立之初,我们聚焦在金融科技的投资,后来又拓展新的赛道。整体逻辑是依托核心技术构建了金融基础设施和企业服务类的公司,关于核心技术,我们用四个字母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就是ABCD。A代表人工智能,B代表区块链,C代表云计算,D代表大数据。这些核心技术的应用场景之一涵盖金融,会是我们比较偏好的一个投资领域。

姬利:谢谢四位嘉宾的介绍。下面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华盖资本,华盖资本是2012年成立的,到今年应该是整十周年了。

从投资的领域上,我们一直沿着两个大的方向在做布局,一个是医疗,一个是科技。现在一共管理的资本量超过了200亿,投的企业也接近200家,目前已经上市IPO的企业也接近30家,很想未来在整个医疗和科技方向,能跟湖南,包括在座的投资界的朋友和企业家做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

下面进入这一轮对话的正式环节。

第 一个问题就是想跟四位嘉宾探讨一下,目前市场热议的数字化也好,企业服务也好,不仅是这几年提到的,包括互联网的浪潮结束之后,都在讨论各个行业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TO C转向TO B。大家觉得这一轮的企业数字化或者产业数字化,跟之前的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有什么样的不同,想请每位嘉宾总结出在投资过程中,有哪一点感觉是您觉得比较有区别的。

朱珏峰:从我的角度,我会把数智化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数字化,另外一个就是智能化。数字化更偏底层和中层,是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智能化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构建决策的自优化模型,用算法来代替人做最终的决策,更偏人工智能。今年我去看项目也发现了一个趋势,很多服务商在拥有足够多数据,模型足够好时,为客户直接输出的是决策,而不是类似评分或参考标准,省去了人做决策这一步骤,自动化决策在效率提升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数智化带来的,归根到底也是想提升效率。从我角度,有三个方面的效率需要解决。1、整个产业互联网相较于以前的消费互联网来说,数据量更加庞大,人与人的数据,物与物的数据,人与物的数据,数据底层如何连接很重要。不可能是人的连接,更需要用技术来做连接。近期我看了一家公司,创始人是NASA出来的,主要做数字孪生平台,基于时空数据,包括遥感数据、运营商的数据、路上摄像头的数据等,把这些数据进行连接和整合,把物理空间映射到数字空间里面。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说,未来在于资源的分配,物流的分配,城市构建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第 一个就是在于底层数据连接的效率上。

第二个是数据使用的效率,过去很多年,中国很多大的国企和央企,在信息化投入建设是非常大的,以我从2020年初的时候,开始关注医药保相关项目时。看到医疗机构前20年对于信息化的投入非常巨大,因此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个数据没有办法使用起来,因为涉及隐私和数据泄密的问题。数据如果不使用起来,其实它就不是一个数据资产,是一个负债。基于此,我们又聊了很多隐私计算相关的公司,不管是MPC、联邦计算、TEE,都是想要把这个数据使用起来。最开始就是看到纯的做隐私计算的公司出来了好几家,慢慢发现以前投的数据类的公司,也提到隐私计算的技术。上周跟某云平台创始人交流,他们也提出了隐私计算相关的技术。数据使用效率其实就是对于下一轮产业互联网来说,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在整个产业互联网上,你的数据要流通起来,整个供应链上各主体的交易才会更加高效,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二点的效率。

第三点是决策的层面,当数据量越来越大,算法迭代越来越快,基于数据去跑模型,比如我们投资的第四范式和九章云极,模型输出的决策会更加准确,最终以一个自动化的决策去代替人的决策,肯定是一个趋势。这部分在现有的产业互联网应用还比较起步,未来如果在这个层面能够有更大的提升,将为产业互联网效率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整体来说,我觉得这三个效率,最终为下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效率提升,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

姬利:这一波的数字化其实更智能,更能够在生产效率上和经营决策上,帮助企业去解决真正的问题,比上一波在底层技术和系统上更加有体系化。

下面有请毅达资本的朱总,对这一轮的数字化有哪些见解。

朱爱民:我来分享我们的观点,今天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分享的主题,挺有意思,叫数字科技,这次论坛的主题挺好,为什么不叫数字经济而是数字科技?因为数字经济只有和科技融合,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这次数字经济跟以前IT信息化,数字化,甚至数智化,有什么样的不同,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我觉得第 一个所谓的数字,一个是怎么样获取数据,怎么样传输数据,怎么样分析使用数据,怎么样做行业应用,这里面涉及到的环节,就是物联网的环节。我个人有以下几个看法:

我讲的第 一个观点,目前这一轮的变化是相关底层科技带来的变化,这几年的科技跟以前有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5G、大数据、云计算、AR、VR、元宇宙和区块链,这里面有一些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当然元宇宙还处在摸索的阶段,未来能做得怎么样还需要观察,但这个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包括脸书投入了100亿美金量级的资金在布局。

整个科技基础设施跟五年之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呼唤新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际上科技相当于是一个榔头一样,必须拿着锤子找应用场景,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第二个比较大的变化,上次我在安徽参加一个论坛,华为有一个人现场分享让我很有感触。我们有没有发现,现在整个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了所谓存量市场的博弈,人口红利优势不再,各个城市相继迈入老龄化,现在00后再也不太愿意去工厂流水线去做制造业的工人,所以各行各业都在思考怎么样来提高效率,用更少的人来产出更高的效益,这个宏观的形势已经进入了存量化的博弈阶段。

在这样的形势下,数字科技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对各行各业效率提升、信息及时传达等都有很大支持。在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毅达资本投了非常多的企业,包括智慧酒店、智慧营销、智慧物流。我曾经投了一个项目,做快递自动化分拣解决方案的。我们投资时,中国每年的快递量,只有300多亿单每年。到去年,中国每年快递量已经超过了1000亿单,超过1000亿单的快递怎么来进行处理,现在都是通过视觉识别快递面单,再也不用人一个一个来看了,全部都是自动化上线,一扫描,然后就到各个地方,效率非常快。目前在顺丰、通达等中心仓广泛应用。分拣设备领域,业内也已经诞生了好几个上市公司,这是快递物流行业的共有场景,这里也涉及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自动化相结合的应用。

郭欣:前面两位朱总从技术和案例,给了很多精彩见解。那么我这里就换个角度,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回应一下主持人的问题。其实我觉得数字化、数字科技、数字经济、信息化这些概念现在大家提得非常多,经常有时候让人觉得挺迷惑的。其实我们回忆一下信息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其实无论是数字化、信息化这个东西,最早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其实是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从那时起,整个中国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大约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个阶段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外软件行业开始大举进入中国,中国本土软件也起也开始陆续出现,比如东华、东软、用友、金蝶等大部分老一代软件公司都是在那个时间段诞生,那一代的软件公司把信息化这个理念带到了中国。第二波浪潮是紧接着到了90年代末,我们跟美国市场同步开始了一股波澜壮阔C端数字化的浪潮,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那个时候叫互联网时代,今天应该叫ToC互联网时代或者消费互联网时代,这一波从PC到移动端,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巨大。

今天中国数字化可以说正式处在了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B端企业的数字化。这个阶段不是忽然到来的,其实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刚才主持人提到了互联网+,或者是+互联网,我的理解都是在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过渡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概念。那时是消费互联网的时代,上一代软件企业的声音又太弱,所以很多和B端数字化相关的概念其实都是围绕ToC消费互联网的概念的产生的。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B端数字化建设的路径举措也都是照搬模仿ToC互联网行业的路径,也走了不少弯路。

说了这么多,回到今天的主题。从发展阶段的角度,要说今天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一个很大的不同,其实就是目前无论是投资行业、监管部门,还是产业公司,大家对于当前中国社会数字化建设的已经正式进入ToB时代,并且我们所有的路径举措都要围绕中国B端市场的特点展开已经基本没有异议了。

今天中国B端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既不是上一代软件公司所推动那种基于本地部署,重视流程管理,强调软件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也不是完全照搬消费互联网时代的那种产品为王,资本推动,平台生态的模式。而是要综合两者特点,并与中国B端商业生态深度适配的建设思路。这一点对行业内所有人,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各行各业的B端客户,还是ToB领域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影响深入,值得大家认真思考面对。

范寅:我接着郭总的话,从互联网到现在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者数字经济,根据我的理解,把这两个阶段一些不同,再稍微解释一下。

第 一,郭总提到了前一个阶段的互联网,C端为主,现在肯定产业互联网则是B端的,大家前面已经强调了,这个毋庸置疑。

第二,原来互联网是强调商业模式创新的,而现在我们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是强调科技创新和强调数据价值,这是一个不同点。

第三,原来互联网产业的阶段,最终的结果是形成平台经济,一股独大,可能出现若干大的平台经济巨头,这些公司估值上升得很快。而产业互联网则可能会在不同细分领域里面,较难出现一个这样的垄断性的平台公司,因为B端服务的客户决策相对理性,不像C端是感性决策。B端的决策,其享用一个TO B服务或者是平台服务,对服务要求高,并且不会一棵树吊死,因此很难形成像C端互联网一样一股独大的平台角色,但在细分领域可能会有小平台。

第四,原来是传统互联网,因为面向C端,是经营流量,通过流量来进行变现。而产业互联网,则是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价值变现来进行变现。

最后,传统消费互联网是市场自发的和创新驱动的,其当时面对的是相对比较宽松的一个政策监管环境。而产业互联网这个阶段是有很强的国家政策的导向和鼓励驱动的,比如数据的隐私保护与使用,数据安全问题等,包括各个产业数字化与数字经济,都是有强烈国家战略意志的背景,同时,虽然国家鼓励,但也有相关严格与完善的政策监管,更强调规范、合规。

我觉得大致有这样几大不同点吧,谢谢。

姬利:谢谢各位的分享,这一波的数字化,一方面是背后技术的迭代升级推动的,再叠加上供给侧、需求侧的变革,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然后国家政策的推动,让这一波的数字化走得更深。本场论坛接下来还有一个环节是企业的路演,在座的也有一些长沙的创业者,都是在做数字化方向的,我们都是做投资,在整个全国范围内,大家都是在看数字化投资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是底层的技术,还是行业的应用,各位投资者你们会认为还有哪些新的机会,现在底层技术不管是人工智能也好,算法也好,包括硬件、芯片也好,国家的投入,各个创业者蜂拥而至,很多资本的注入,让这个赛道其实很拥挤的。大家觉得在底层技术这一块还有哪些机会,以及在未来行业应用,大家往前去看,还会看到哪些机会,不管是金融领域,还是工业制造领域,数字化已经做得很深入,也很深透。未来在农业和医疗等这些方向有哪些机会,也给我们长沙的创业者带来一些启发?

范寅:从两个维度,一个是技术的方向,一个是从产业的方向。技术的方向,ABCDI,本身现在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构成了整个数字经济的底层架构。但是在里面的细分领域,我们还是关注很多东西,比如说自然语言处理,还有RPA的技术,特别是在金融科技领域,解决人工成本上升的这样一些技术,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还有一些当对于算力数据存储要求更高的时候,还有些机器智能运维的技术,这都是针对面临着较高运维要求的场景的,而且不能出错。

同时我们在看到一些其他的AI技术,或者一些新的算法技术,在特定的领域,比如说在金融领域,其实有很多的场景,我们都是比较关注的。不管ABCD,还有身份识别技术,例如原来大家熟悉的人脸识别,还有虹膜的,还有声纹识别,我们认为在未来数字经济大发展背景下都是有比较大的发展的空间和前景的。

从产业端来说,首先我们考虑的是各行各业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或者说其数字化发展的可能。其次,从投资角度来说,要看买单能力怎么样,例如最早一批推动数字化的行业,首先是政府,政府是有强烈的政务数字化的动力与能力,比如智慧交通和安防。另外,金融领域是最有明显的买单实力与意愿的,现在金融机构牌照不再稀缺,面临的市场大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在往下走或者转型的时候,传统金融的风险评估手段没法来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手段与金融科技可以帮助提高金融机构自己的服务能力,并且更好利用数据的场景来进行风控或市场营销。第三,金融机构拓展业务本身也需要一系列数字化的场景,这对改变传统金融机构业务流程意义重大。所以金融科技是我比较关注的领域。

第三,农业,虽然农业买单能力弱一点,但农业每年都是国家的一号文政策发展的。金融要支持服务农业,风险很大,但是如果要有科技的手段,比如说卫星遥感,测绘技术,通过这些技术能够及时掌握这些农业的发展,掌握灾害情况,可以更好的把握风险。

另外就是智慧矿山,这也是涉及到生产经营安全领域,尤其人力的安全。如果更好提高AI技术与数字化的水平,就能极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避免风险。类似于这样的领域还有很多,包括工业互联网的提高效率等,这里面仍有一些技术是值得发展的。

郭欣:我们这边只投软件的,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很多都是从软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刚才我也提到我们投的方向其实是两个,第 一个是在云原生架构下的新一代软件,第二个是产业互联网,我就从这两个角度分别来提一些看法。

首先,先说软件行业,这个行业在中国长期被轻视和误解,今天我们说起所谓硬科技的时候,大家脑子全部是芯片和半导体,我想说的软件领域,我们也有很多被别人卡脖子的地方。软件里面也有很多硬科技,也是我们国家要去做自主可控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础和通用软件里面有非常高精尖和非常难的领域需要我们去一个一个的攻破,比如高端OLTP数据库、SCP软件、EDA软件等等,它的这个逻辑跟半导体芯片是一样的,接下来一个一个要去解决,机会来自于进口的替代,来自于信创的动力。以上只是几个例子,其实在云原生、信创、以及全社会数字化意识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中国新一代软件企业面临一个系统性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另外,从产业互联网的领域,我们其实是分行业一个一个来看的,因为不同行业的产业互联网,会长得非常不一样。不同细分行业细分场景的产业互联网公司的判断逻辑,估值判断体系也会是完全不同。

从我们目前的关注点来看,我们现在其实非常关注的是两个大的方向,一个就是预算充足,也就是有“肉”的行业;另外一个就是可能看似没有那么多肉,但是行业效率低下,一些环节的痛点是足够痛的。有肉的行业,比如说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跟双碳和能源行业相关的数字化,还有金融行业数字化,这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以医疗数字化为例,这个领域我认为是既有肉,目前又有结构性巨大的机会。现在整个中国医疗体系正在经历一次非常深刻的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在医保控费,创新药大量涌现的背景下,医疗体系里面的财富分配,我们预计在接下来几年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过去二十年里虽然说医疗行业一直在信息化或者说数字化,但是那是的医疗行业数字化的重点是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接下来这个领域可能会变成一个相对边缘的领域。接下来的医疗数字化会更多出现在医药营销的数字化,医药研发的数字化,专病管理的数字化领域,并且规模会比上一代大得多。

在行业发展和监管政策的推动下,过去20多年里,围绕的药品销售而产生的庞大的利益链条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以销售费用存在的大量资源将被重新分配到新药的研发,药品的合规推广以及专病的数字化治疗和管理等领域中去。新药的研发本身就是一个能够被数字化大幅度助力的环节,这个领域有可能会诞生一些非常好的软件服务公司。其次,营销环节的和合规化本身也需要大量借助数字化手段,通过新药的营销销售环节教育医生群体本身是全世界通行的有效合理的手段,但是过去我们的营销费多是以低级、灰色的方式去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其实都是受害者。新的行业环境下,药企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真正将医药营销销售的费用用到提高社会中整体医务人员职业能力上,阳光化的让医务人员从中受益。

除了上面提到的有“肉”的行业外,还有一类就是行业看似比较“寡淡”但是有足够痛的痛点,并且这个痛点恰恰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的。比如说纺织服装行业,这个行业非常离散,利润率比较低,并且行业在消费结构调整,外贸局势变化的大背景下,面临很大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我们投资过一个公司,做的是白牌成衣行业的供应链数字化业务,这个行业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痛点就是高库存和退货率,快反服装品牌通过自身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在企业内部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异军突起,但是对于大量的中小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自建这样的系统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公司就以此为切入口,基于云计算架构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建设一套平台化的,针对中小服装企业的供应链平台系统有效的提升了平台参与企业的数字化水平,降低了库存和退货率然后自身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赚取佣金。这是一个在看似贫瘠的行业耕耘获取不错收益的成功案例。

姬利:郭总总结得很有意思,数字化要关注“有肉和足够痛”的机会,我觉得是留给投资人和留给创业者很大的空间。

朱爱民:数字经济还是数字科技,现在官方都说几十万亿的市场规模,但是这几十万亿,我认为它其实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其实它是跟各行各业相结合,在每个行业里面做增量的,让每个行业发展得更有效率,而且更有竞争力,我觉得把每个行业提高10%,或者20%的效率,行业发展速度加快,蛋糕就做大了。我从宏观方面对数字经济的一个理解,这里面更多的是一个把数字看成是各行各业的润滑剂,或者高能动力燃料,就是让各行各业有了高能动力的燃料,或者是润滑剂,能够运转得速度更快,或者更顺畅,我认为数字经济或者是数字化在各行各业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是循着一个这样的思路来看这个行业的机会,就是所谓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产业数字化是从产业来进行入手,数字产业化是以科技单独作为一个产业。各行各业有两个业态,都有机会,第 一,为各行各业提供精准的数字服务型创业企业,比如说举一个例子,我为消费业做数字化营销服务的,我做精准的客户到达,做抖音或者淘宝的TP,或者类似的这些,我认为都是数字化服务。

还有我们投的酒店,酒店是一个传统的行业,我为酒店做智慧化的改造,本身是为传统酒店提供服务。还有医疗行业,不管是做HIS还是DRGS,或者其他的一些数字化的改革,本质上是数字化服务业,这一类的企业我们是看它在一两个垂直行业,是否非常精准,或者做得非常深,不能说每个行业都浅尝辄止,在一两个行业做到龙头,这就有非常好的价值。这些领域毅达做了不少布局。

第二,本质来讲是产业数字化,这些传统的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比如做消费和饮料,再比如做酒店的,可能数字化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探索,本质上是一个传统的酒店企业,但实际上比其他的酒店企业,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触达度,做得比别人强。这个领域我们也会看,就是看传统的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效率跑得比别人快,带动整个行业其他的一些传统企业跟着跑起来,实际上就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效率。

实际上工业领域,还有农业领域,也有很多的机会。我们国家把工业分了各个垂直的领域,从离散工业领域到流程工业领域,又有很多数字化的机会。流程工业,从数字孪生来了解流程工业,从数据的收集,到DCS,SIS,到最后的数字孪生,做精准的预判,这就是流程工业方面。再看离散工业,大家也都知道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徐工汉云、航天云网等公司,还有做底层数据收集的,来赋能传统制造业,我们看到每个省份都对工业互联网出台了很多的扶持政策,原来是工业4.0,现在叫工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都有很多政策来做支持,万变不离其宗,政府希望传统制造业能尽快转型升级。

再就是农业,农业不管从种子,到农业的无人机播种,到所谓的农业物联网传感,还有区块链在农业农产品领域的应用,还有农业的无人驾驶,这里面实际上我们的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是层出不穷的。

其实数字科技触达行业非常广,涉及到各个工业、农业、服务业,关键我们在这些领域当中,我们是怎么样来做的,我们的判断有两点,第 一是做服务的,服务各行各业的,要找一两个垂直行业,做深做透,做到行业的领头羊。第二,传统企业也是可以的,取决于传统企业对数字的认可,包括创始人对数字的认可。我们最近看了一个偏医疗+消费的企业,这个公司一年也能做十多亿的营收,它的数字化的应用,包括抖音和线下渠道的拓展,如何做品牌的塑造,就非常有感觉,和传统的制造业完全不是一回事,它也有较大投资价值。这些消费品最后变成品牌,品牌让目标消费者来进行认知。这就是所谓的消费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方面就是各个技术的商业应用,包括区块链技术,AI技术、数据库,包括芯片都有机会。本质来讲,所谓的技术,就是锤子找钉子。人工智能四大家族,一开始都想做通用AI,后来发现基本上都是在垂直领域里面来做探索,有的做安防的,有的是做医疗,有的是做家电,都要在垂直行业做深才有商业价值,我个人也觉得先做垂直行业,再做通用行业是一条相对合适的道路。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把我们看项目的逻辑和方法论,跟大家分享一下。

朱珏峰:都讲得非常全面,我这边从技术和行业,说说我自己的想法。我还是基于数据去发散看,大量数据存在的时候,其实是需要先解决存储的问题,郭总也提到了存储,之前看项目时会发现,今年中国很多的创业公司提出了湖仓一体的概念,在中国商业化的应用落地还很少,但是美国已出现了巨头,比如snowflake、databricks。我聊了几家公司,发现中国的部分创业公司也在逐渐推出的一些解决方案。除了湖仓一体,有些企业也在做虚拟数仓,这不仅仅是存的问题,而存在存算一体的解决方案,数据使用的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升。之前了解到一些大国企,比如国家电网、太保、人保等,对于数据的迁移也存在需求。因为在数据使用和迁移同步时,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能保证,就会出现大问题。如果能够实现数据使用时候,将底层数据复制到新的存储中,而不影响本身的运行,这将为客户带来很大收益。另外就是IDC,我们也关注到上海一家做IDC的公司,叫德衡数据,腾讯之前也投资了。我们跟中国很多保司交流过IDC的项目,他们都表示出需求。所以我觉得,数据首先要解决是存储的问题,这个方面在中国还存在机会。

另外一个就是数据使用问题,使用就会回到刚才提到的使用效率,很多数据都是一个孤岛,整个中国各个地方的数据有孤岛,地方里面每个系统的数据也有孤岛,数据流通不起来,价值就没有了。怎么把数据流通起来,首要解决的是数据安全问题。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提MPC、联邦计算,可以看出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一块如果真的能够做起来,对于未来数据的使用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另外一点就是偏应用的方面,刚才提到了数据量大的时候,可以基于数据做很多事情,比如精准营销等。另外在产业互联网这个层面,我觉得可能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因为产业互联网有点像是各个供应链上的交易主体所连接起来的一个东西。中国的商业模式跟美国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美国可能有很多的连锁,但中国是分销模式,分销就会导致一个分销下面,会有多层级的分销,中间的交易环节非常冗杂,信息传递的效率低,很多产品都存在分销商和零售上手上,导致产品出现积压和滞销。如果有一个技术,比如供应链云平台,把这个中间流通环节给整合,消除冗杂部分。其实对两端的利润都是有很好的帮助。

从行业来看,我觉得可以从领沨发展去看整个行业,领沨从2015年成立的时候,投了比较多纯金融科技相关的公司,所以我们接触了非常多的金融机构,他们在技术层面的投入是非常多的,内部的技术人员也是挺厉害的。所以其实从整个数字化的渗透来看,我觉得首当其冲肯定是金融这个领域。金融本身也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行业,你有这种信息化的建设,顺其自然可以做数字化转型。其次就是我从2020年初开始看医药保,本质是属于一个消费服务类的行业,我觉得是第二波数字化的渗透,这里面其实不仅仅是医疗,还包括零售。

今年我们看了一些医疗器械的公司,本身存在一个国产替代的需求在里面,以前中国有很多器械代理商,慢慢的,代理商学会了,就要自己去做了。在医疗数字化转型上,我们关注到了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可以tohospital,也可以TO C。对人的数据进行收集,有利于医生对病人的康复进行管理,还有机会基于数据对保险的定价而帮助保司切入带病群体。另外就是营销类公司我也看过一些,本身医疗这个属性,销售代表要去接触医生,医生又是一个不断要学习的行业,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峰会交流,医生要去参加,线下参会有非常高的成本,能够做到数字化转型,能够很大程度降本增效,而整个营销费用节省的部分可以为服务商带来很高的回报。

年初我们投资了一个项目是做智能农机,它其实涉及到两个行业,一个是制造业,另一个是农业。制造业是中国支柱性产业,流通环节冗杂是需要解决的,产业互联网的效率也需要提升,才能解决内循环面临的问题。另外就是农业这一块,不仅仅是看到智能农机可以收集很多农产品的数据,我也关注到了专门做农业管理的公司,遥感数据颗粒组非常粗,在最终决策里面可能只占30%左右,会更大程度上依赖智能农机、无人机等采集的数据,农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也存在很大的机会。农业是属于属地型的,作为数字化的转型,可能跑到第三波里面,渗透相较于前三个行业会更慢一点。

所以我觉得未来会做更多的数字化转型,或者是机会,从整个信息密集型的行业,比如金融;到消费服务类和支柱产业,比如医疗、零售、制造;最后到属地型行业,比如农业。从这个链条上前后顺序,是从我角度认为的数字化转型逐渐渗透的进度,以及挖掘在数字化转型上有价值公司的先后顺序。

姬利: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对于对话的主题“双循环”这一块也做了很好的回应,数字经济不管是在推动国家中高速的增长,还是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更好的去参与到国际竞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数字科技不管是在行业应用,还是在底层技术,其实有很大的机会,刚刚和各位嘉宾在聊今年上半年整个数字产业的增长情况,我们发现所有做软件,包括数字服务类的这些企业,其实今年上半年的增长非常快,达到了50%,甚至百分之百的增长。所以我觉得对于在座的做数字化方向的创新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最后,我们每位嘉宾一句话,给在座的一些做数字产业方向的创业者一个建议,对于目前数字化方向的创业者,参考我们看过的一些企业,有哪些值得他们去借鉴的?或者未来发展过程中,怎么样选择对接资本市场,是独立走向IPO,还是说我们通过并购的方式,也都是一个选择。

朱珏峰:中国来说,做企业真的很难,我非常敬畏创业者,就是退出的路径来说,能走IPO的很少,被并购能给到的估值也很低。对于创业公司要保持竞争力很重要三点,第 一,如果是技术驱动的,技术肯定要很好;其次,要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现在政策在提全国统一大市场,其实可以挖掘这里面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比如区块链本身的共识机制,对于统一大市场底层的逻辑是相通的;再比如数据安全类技术,是保证产业供应链效率提升的关键等;最后,就是要控制好现金流,因为2b的很多创业公司,面对大客户,回款周期很慢。一旦遇到疫情,现金流是非常紧张的,如果熬不过这个时间段,后面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谈。

朱爱民:我给在座的企业家的建议,其实就一句话,就是要拥抱数字化,做好数字化,但不要唯数字化。现在这个阶段,企业如果再不做数字化转型,肯定要落后了,被人家远远落在后面。积极做好数字化,如果自己团队没有数字化能力,就要请外界的专业服务机构来帮助你一起来做,最后把数字化能力内化生成自己的核心能力,这就是做好数字化。

第三,不要唯数字化,做科技的、做研发的、做芯片的,还是做消费的,本质就是研发或者制造,企业需要把研发、产品、制造、渠道等做好,数字化给我们插上的是一个翅膀,不能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企业需要把自己重要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研发和产品做好,让数字化给我们助力。

郭欣:这个问题是给创业者的,一句话可能不够,我要说三句。如果给创业者一些建议,我是觉得第 一,ToB科技行业的创业者一定要仔细想清楚你在做得到底是一个什么生意,千万不要盲目地被一些海外引进的概念或者是投资机构的建议影响。比如,你本来做的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应用软件,那么你其实千万不要去照搬美国saas企业的故事,妄图大投入的做好一个细分领域的特定应用产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个在中国市场上非常危险,因为中国软件不是一个分工规范的市场,很有可能就是,哪怕你费尽力气做好了这个产品,别人也会用一个二流的产品加上商务能力把你比下去。如果你做到细分行业的应用软件,我建议你还是要走产业互联网的路,学习互联网的思维,将你的产品与客户需求场景深度融入,以客户的成功指标来要求自己,最终从客户业务拓展过程中获取你的收益。

第二对TO B行业的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是不是要去融资,因为一旦决定要去融资,你的很多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TO B这个行业很多生意其实不用融资,耕耘细分领域,当一个生意做下去,持续注重每一单业务是不是赚钱也是一条路。如果你去融资,那么就是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追求更大更长远的收益,这一点不一定适合所有人。ToB领域是给了创业者踏踏实实做个朴素生意的机会的,这一点和不成功便成仁的ToC领域很不一样。

第三,如果确定要融资,要走资本融资的这条路,一定要从第 一天开始,仔细研究并购这件事,无论是并购别人,或者被别人并购,这一点未来我认为对于ToB领域至关重要。

范寅:我认为,对于想做大的TO B服务的科技公司,或者说数字科技公司,其是不能有短板的,科技是根本,但落地能力和交付能力很重要,服务能力也很重要,TO B服务的公司如果要做大,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可能强调科技实力,强调豪华的团队背景,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融资和不断发展,你要考虑到作为服务性的公司,你是要给产业服务与赋能的,如要给机构服务,除产品品质外,你的交付能力,客户的体验是很重要的,这和你早期只强调产品研发投入是不一样的,不能有销售、交付、服务等其他短板,因此创业者在不同的阶段知道怎么样搭建团队,怎么样不断构建和完善公司的核心能力,这是很重要的。

姬利:这一环节的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四位嘉宾非常精彩的分享,很受启发,期待我们一起在湖南做点事,也期待线下有机会再跟大家,以及在座的创业者有更多的交流,谢谢大家!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