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搭上“互联网+”的专车?

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搭上“互联网+”的专车呢?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触控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昊芝、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 、新华社瞭望全媒体常务副主编林战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 进行了讨论。
2015-10-28 06:02 · 投资界综合     
   

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搭上“互联网+”的专车?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文化产业处于一个黄金时代

       华创资本是06年成立的,不到十年的时间,过去积累比较多的经验是在金融方面,我们有幸参与了宜信公司,新金融和新消费,还有今天所讨论的文化创意,要放在消费里面去讨论,我们在A轮或者早期阶段,在一些新品类中做一些尝试。

  我们有一些做音乐剧的版权,已经拿到了产业基金的投资,还有90后的音乐界叫音乐唱片,如何用现代乐器去演奏,这些新品类是我们在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

  我们在尝试新型IP产生的平台和方式,或者是传统IP新型的商业化渠道,这是我们所尝试的,中间其实我们不太擅长,或者现在决定暂时不做的是游戏,不像陈昊芝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平台,400万最后赚几个亿,中间还隐藏了其他失败掉了,我们没有这样的发行平台,是很难控制这样的风险。所以我们先不干游戏了,虽然离钱非常近。

  在其他品类的尝试,比如说音乐剧,尤其在美国和日本,还是香港小市场非常普及的传统品类,这个品类在国内过去作为非常小众的产品来孵化的,我们也在尝试做更大众的产品,现在一个发行的趋势,都是有新的消费者来产生的,大家脑子里想的音乐剧都是猫,新的年轻人看到的音乐剧,或者看到线上*个视频,和我们最早的体验是非常不同的,我们试图更多了解二次元文化和新型消费趋势。

  还有公司教育我们的,比如说《我的滑板鞋》,还有音乐剧的《莫名其妙》,90后愿意花钱,百度是70后最理想的媒体搜索平台,90后非常不一样,他们以为偶像花钱为荣,打饷偶像。比如说听爵士不能听摇滚,现在是匹配人群来分的,孩子们更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一帮人在一起,对音乐来说最重度的是10多岁,20岁的年轻人。包括小说,90后新的作品,都需要一些新的平台来呈现,因为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说不习惯看弹幕,弹幕的*目的就是让你看不清视频是什么,看的是表现。很多的东西完全和传统的消费方式非常不一样了,这些都有一些新的平台的出现,每个平台的出现都会有3、4年的时间,从非主流变成主流的文化。从早期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一个是我们很难去投资单一的,来了小兄弟要做一个很酷的东西,如果说做一个小说,或者做一个游戏,或者做一首歌,现在都很难投资,如果一个平台能够激发,或者帮助很多人在上面进行创作和发行,还有商业化,这个我们是要投资的。

  我业余是一个吉他手和贝司手,我观察我的同行们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过去是很惨的,乐手住在几百元的地下室,现在乐手成天忙着当初演出,歌手挣的钱以前可能一年几万元就不错了,现在大概在几百万左右,他们也是产品,乐手、音乐人,或者歌手都是产品,大家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这些产品的涨价,意味着后面C端的消费者的成熟,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在过去像一些小品类,比如说摇滚乐也好,汪峰类比的产品是几十年不败的产品,像93、94年到现在产品成熟已经花了20年的时间,来酝酿一个产品,今天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从我的感受,我的朋友们都开始有钱了,意味着这个市场开始有人买单了,当时我们说高晓松在做小说之前,那个时候出场费还是比较便宜的,现在出场费是很高了,高晓松是94年的产品,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产品,我爸爸妈妈的那个时候是有邓丽君,邓丽君还是他们的二次元,八十年代看到的霹雳舞,比如小虎队,媒体的方式比较有限,我们所能够消费的产品比较有限,那个时候唱片公司是*的,四大唱片公司,变成了三大,现在唱片公司已经完全消失了,90年代末互联网兴起了之后,到现在20年的时间,其实处在一个受众没有增加,但是产值不断增加的时代,现代新型平台的出现,消费者成熟了,现在是一个投资文化产业黄金时代,就像八十年代做唱片一样,用新媒体和新平台的方式来做。

  之前我在贝塔斯曼,他收购了很多的电视台,现在拥有了上游CP的内容生产,就和今天土豆是上市公司,因为土豆算是民营,优酷算是民营,只不过这是从另外一条路走过来的,从体系上来讲,是市场化的运作媒体和分销平台,在取代一些传统媒体,到最后还是消费者的选择,我们怎么去配合和迎合消费者,找到新的机会。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