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并购热潮:产业链会迎来洗牌吗?
本轮汽车并购热潮与前三次不同,不再是简单的横向整合,并购标的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领域,收购方既有Tier1(汽车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还有整车商及其他相关产业巨头。日系车加价的臭毛病,让比亚迪治好了
以笔者之见,“日系三傻”并不是真的对中国智能电动车趋势动向闭目塞耳、置若罔闻,只是相比起身拔腿快跑,躺在床上装睡总归更舒服。造车成功版「许家印」,在越南
交车3年,Vinfast在越南的市占率超10%。Vinfast需要做的,不仅是直面欧美市场的需求和监管,还必须在新市场中和一众中国造车企业正面厮杀,成为特斯拉之前,Vinfast至少要先和比亚迪和或许...宣布造车23个月后,小米过得怎么样了?
虽然小米宣布造车后,行业关注度居高不下,几乎一步一个热搜,但实际量产要等到2024年上半年——彼时的电动车市场会如何,难以预测。为什么在如此巨大的未知数面前,小米仍要坚持造车?越南汽车,被中国拿捏了?
VinFast是越南首富潘日旺创立的。潘日旺曾在乌克兰创立了VinGroup,后来回到越南,VinGroup涉足房地产、零售等行业,成长为越南跨行业的巨无霸企业。电车没后驱,不是好东西
当大家在中国经济进入全新高速发展轨道的2023年,想买一台纯电动车时,不妨在付定金之前,先把这十六字真经默念几遍:电车后驱,不值吹嘘;电车前驱,容易捐躯;电车四驱,才是刚需。海马汽车站上危崖,景柱等待「白衣骑士」?
作为曾经国产车的实力干将,已在汽车行业走过35年风雨的海马,到底做错了什么?小鹏之后,海马和“掌舵人”景柱还能等来哪一个“救星”?国产车的核心技术,还是吹牛?
如今已是2023年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这一批从“温室”里成长起来的新能源车企,结束了十余年的“应试教育”,并开始直面更残酷的市场经济竞争。「天才少年」折戟新造车:代工厂停摆,员工被裁,新车何时交付成谜
天才少年李一男曾把创立自游家称之为最后一次创业,当时的他可能没有想到,最后一次创业竟然会如此艰难。贾跃亭的「临门一脚」,为什么踢了8年还没进?
成立8年跳票4次,贾跃亭的车呢?贾跃亭对FF的未来仍充满憧憬,但在为梦想窒息前,他和团队必须走出资金困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